第805章 北伐中原(13)(1 / 1)
韓德的武功其實不差。
他身體壯實、皮粗肉厚,招數勢大力沉。
但技巧不足,是「一力降十會」的類型。
而趙雲的武功,是典型的「唯快不破」。
趙雲的快槍,牢牢克製住韓德的板斧。
他左支右擋,且戰且退,身中數槍,慢慢地把趙雲引入了伏擊圈。
眼看就要功成身退,韓德一個疏忽,被趙雲抓住破綻,快槍命中心窩。
趙雲順勢把韓德挑下馬來,眼見得活不成了!
趙雲年過花甲,自覺武功不復當年,能陣斬韓德,非常高興!
他抬眼一看,發現自己已經孤軍深入敵軍陣地,鄧芝的後隊並沒有跟上來,感覺形勢有些不妙。
他立即撥轉馬頭,收軍退回營寨。
剛行進了不到一裡,四麵喊聲大震,左有潘遂,右有薛則,兩路伏兵一齊殺到。
鄧芝遠遠望見,知道趙雲中了魏軍的埋伏之計。
他並不是沖鋒陷陣的猛將,加上兵力不足,無法殺開一條血路前往解救趙雲。
鄧芝堅信,趙雲能夠全身而退,他決定領軍退回,堅守大營。
趙雲的兩千軍隊,被魏軍困在核心,東沖西突,無論從哪條路撤退,前麵都會有越來越多的魏兵攔截。
一路突圍,趙雲手下的兩千人馬,傷亡不斷增加,折損了四成,隻有千餘人跟隨他,已經到了崩潰邊緣。
這兩千士卒是趙雲這幾年訓練的成果,是精銳中的精銳。
趙雲望見山坡之上,有敵將執彩旗指揮三軍前後攔截。
趙雲料想無法突圍,索性引兵殺上山,實行斬首計劃。
但程武早有準備,半山腰,擂木炮石打下來,蜀軍不能上山。
眼看天色黑下來,點火把行軍,相當於活靶子。
趙雲領軍突圍,一直被攔追堵截,人困馬乏,他趁著天黑,在一個山穀內,下馬提槍,親自把守穀口,讓手下的士卒和馬匹少歇,吃些乾糧補充體力,等到月亮出來再戰。
趙雲才坐下休息不到一個時辰,月光漸漸明亮。
他料想敵軍將至,讓士卒做好作戰準備。
果然,魏軍早就做好了夜戰的準備。
悄悄前行而來的魏軍士卒,四下火把齊舉,火光沖天,如同白晝。
同時鼓聲大震,魏兵追兵未到,四周的箭矢先射了過來。
好在趙雲早有準備,士卒訓練有素,用盾牌擋住了箭矢,並沒有造成大的傷亡。
但三麵魏軍慢慢合圍的火光,已經說明趙雲軍的處境艱難。
程武要瓦解蜀軍的士氣,吩咐士卒們,在慢慢合圍的同時大聲喊叫:
「趙雲,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早點投降,方可保全將士性命!」
趙雲的士卒訓練有素,自然不會被魏軍的幾句喊話就亂了陣腳。
趙雲可不想被敵軍堵在這個山穀之內,看將士們已經恢復了疲勞,戰意正濃,就整軍沖殺,想要殺開一條血路。
魏軍士卒雖然慢慢合圍,但也堵不住驍勇善戰的趙雲。
趙雲領軍征戰了幾個時辰,勉強殺出了包圍圈。
但大量魏軍尾隨而來,早晚圈住劣勢兵力的蜀軍。
天已經蒙蒙亮,丟棄火把的魏軍,從四麵漸漸逼近,並用弓弩射住了空擋處的小路,趙雲的人馬無法突圍。
雖然經過一天一夜的沖殺,因為與步卒同行,趙雲的馬匹體力尚可,趙雲和騎兵衛士還有再戰之力。但手下步卒已經非常疲乏,不由仰天嘆道:
「我不服老,急於建功,輕敵冒進,難道要葬身於此地?」
趙雲從汝南開始跟隨劉備,屢敗屢戰,逃命的本事也是一流。
當年在長阪坡,他在曹軍的重重包圍之中,殺了個七進七出,救出了劉禪。
現在雖然勇武不復當年,但還有數十騎護衛,趙雲要殺出包圍圈,還是有把握的。
趙雲的騎戰水平很高,他這幾年訓練了數千士卒,按諸葛丞相的授意,都是照騎兵的標準訓練的。
因為西川缺乏戰馬,現在都當做步兵使用,折損一人,他都非常心疼。
現在他要帶著騎兵衛士突圍,手下這些沒有馬匹的未來騎兵,隻能分散突圍,能回去的十不存一。
他這一走,意味著放棄了這些士卒!
趙雲的心在滴血,遲遲不能下達突圍的命令。
忽然,東北方向喊聲大起,魏兵陣勢大亂,士卒紛紛亂竄。
一支騎兵殺到,為首的大將,手持丈八點鋼矛,大開大合,所向披靡。
趙雲仔細一看,是丞相諸葛亮帳下右護衛使,虎翼將軍張苞,在他的馬項下掛著一顆人頭,顯然是斬殺了敵人主將。
張苞見了趙雲,連忙行禮,並說道:
「聽聞曹真派兵與我軍決戰,諸葛丞相恐老將軍有失,特遣我和關興各率一千騎兵先來接應,後麵還有馬謖參軍的步卒。我和關興見了鄧芝將軍,聽說老將軍被困,我們兵分兩路,前來救助老將軍,我引騎兵殺透重圍,正遇魏將薛則攔路,被我斬殺,卻是趕在關興之前,接應到了老將軍。」
趙雲大喜,有了張苞的騎兵,沖擊力大大增加,兩合兵一出,往大營方向,殺開一條血路,要和鄧芝匯合。
才沖殺了不到一箭之地,遠遠看到前麵攔路的魏兵,紛紛棄戈潰逃。
一支騎兵從魏軍中殺出,為首大將,右手提偃月青龍刀,左手挽一個血淋淋的人頭。
趙雲一看,是左護衛使龍驤將軍關興引兵趕到。
關興對著趙雲行了一禮,說道:
「奉丞相之命,特引一千鐵騎兵前來接應,剛好碰到魏將潘遂,被我一刀斬殺,梟首在此。」
趙雲高興的說道:
「兩位二將軍已建奇功,敵軍已經膽寒,我們何不乘勝追擊,徹底擊潰魏軍!」
張苞、關興深以為然,各引本部騎兵追殺四散的潰兵。
趙雲的士卒疲憊不堪,但趙雲可不想現在就休息,對左右將校說道:「張苞、關興是我的子侄輩,爭先建功;我是國家上將,朝廷老臣,不能被晚輩比下去了,諸位助我殺敵!」
趙雲一馬當先,引疲憊之軍,殺向魏軍。
當夜三路兵馬夾攻,大破魏軍一陣。
天明以後,鄧芝也引兵接應,殺得魏軍大敗,四散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