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徐明慧(1 / 1)

加入書籤

自從陛下登基,這天下人的日子眼看著是越來越好過了。

正值清晨,城東一所幽靜的小院裡,院門吱呀一聲開了,從裡麵走出來兩個急匆匆的人影。

「快快快!要遲到了!趕緊的,別磨蹭!你都這麼大的人了,怎麼還這麼磨嘰?」

大的身影不斷催促,小一點兒的人影這會兒無奈的倒騰著小短腿,試圖為自己分辯。

「可是娘親,明明是你起晚了。我起來的時辰還早著呢……」

「啊啊啊啊!現在都是什麼時候了還說這種話。待會兒去晚了,咱們兩個都得挨罰!還有,你個學生,是怎麼跟師長說話的?」

「……我還沒見過早起遲到的師長……」

「你說什麼?」

「我什麼都沒說!我們快走吧娘親,待會兒真的要遲到了。」

「行吧……」

二人急匆匆離去,從身後的小院子裡蹦出來一個老年婦人,手裡還拿著兩張餅,然而那兩個不省心的孩子早已經跑的沒影兒了,隻能無奈的嘆了口氣。

「這兩個孩子,風風火火的。姝然都是當學官的人了……算了,至少比以往有長進些。」

說話的老婦人正是徐明慧。

多年過去,她也已經成了一個老婦人,臉上多了許多皺紋,身形也消瘦了許多,但此時此刻,在她臉上洋溢著的,是生活平靜的恬淡。

是啊,這麼多年過去,那些深刻在生命深處的苦難,似乎也隨著時間漸漸消散了。

如今四海升平,姐姐的孩子也當了皇帝。陛下仁慈聖明,文武兼備。不僅將大景的版圖擴大了三倍有餘,而且還大力改善民生,如今百姓們的日子眼見著是越來越好了。姝然也生了個閨女,因為種種原因與丈夫和平分手,如今,祖孫三代住在這小院裡,倒也過得悠閒自在。

將那兩張熱騰騰的雞蛋餅放回灶房。徐明慧整理了自己一番,最終挎著一個早已收拾妥當的竹籃朝著城外方向走去。花三個銅錢坐公共馬車來到慈仁寺,徐明慧緩緩下了馬車,朝著寺廟走去。

今日不是休沐,慈仁寺的人沒有往常那麼多,但也算人聲鼎沸。畢竟這可是當朝皇帝親自創辦的寺廟,大夥兒捐的香油錢,除了給寺廟僧人必備的生活支出以及寺廟維護之外,其餘的盡數捐給那些需要幫忙的百姓。每一筆支出都用俊秀的字寫了,大大方方的展示在慈仁寺門前豎著的大塊廣告欄上。因此大夥兒對慈仁寺的感觀那是越來越好了。

按照慣例給了香油錢,徐明慧虔誠的祈願了一番,然後安靜的走向後山。她之所以這麼多年每月都來慈仁寺,就是因為這後山有一座專門供應大將軍的廟。

來到那座廟前,即便位於後山,需要多走很長一段路,但這裡依舊川流不息,貢品層迭。

徐明慧將竹籃中的清果糕點以及親手抄寫的佛經擺在那座巨大的碑前,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

「姐姐,我又來看你了。這些年百姓生活和樂,日子過得蒸蒸日上,你泉下有知,定會為陛下感到欣喜。她真的是個很好的人,很好很好的皇帝。街坊鄰居們一提起陛下臉上的笑就控製不住,我知道,那是因為大夥兒發自內心的尊敬她,愛戴她。你生了一個好女兒啊,姐姐……」

將積攢了小半個月的話,絮絮叨叨的倒了個乾淨,徐明慧才從地上起身,略顯惆悵的看了一眼那雕刻著應大將軍平生功績的石碑,準備回去,隻是在轉身的一瞬間,眼角似乎看見一個熟悉的人影。

不,準確的來說,是看到了一塊兒熟悉的紋樣。

那似乎是朝顏花的樣子。

本來這些年,朝顏書院越來越火,分校遍及各地,民間也興起了用朝顏花做裝飾的風潮。但徐明慧雖已年老,可那雙眼睛依舊銳利。雖說民間也都用了很多朝顏花的圖樣,但隨著越傳越廣,紋樣也逐漸有了變化,大家更多的是憑借自己的喜好來描摹。

剛剛一閃而過的人影衣擺處繡著一朵極不起眼的朝顏花,本來不容易被人看見,但因為那人走的太急了,衣擺翻飛之間才讓剛好轉身的徐明慧看了個正著。那樣式,卻是徐明慧許多年前見過的最為正統的朝顏花。

徐明慧來了興趣,跟在那人身後。也不知是不是因為此地來來往往的人太多了,而她又是其中極不起眼的一個老婦人,前方急匆匆行走的人並沒有注意到身後還有著密切關注自己的身影。以至於徐明慧很輕易就跟著對方來到後山一處較為隱秘的竹林旁。

那被她尾隨著的身影雖然極力壓製,但眼中依然不可控製的泄露出一絲激動,朝著竹林中等待的人重重跪下。

「主人!」

那是一個身穿淡藍色衣袍,身形極其高挑的人,身旁還跟著一些似乎是隨從的人。也不知他們究竟說了些什麼,跪著的人突然情緒有些激動的喊了幾句,等傳到徐明慧耳中時,隻能聽見寥寥幾句。

「……朝顏花……是您的心血啊!35年了,不是……真要毀於一旦……」

徐明慧心中一凜,她突然想起許多年前在朝顏書院見到的那位副院長,那時候那位副院長似笑非笑的說自己隻是暫時管著朝顏書院,隻不過沒人相信。可如今不小心聽到的這樁秘聞……

那被稱為主人的人到底是誰?朝顏書院會不會對大景有害?重要的是會不會對陛下有所損傷?

想到這裡徐明慧忍不住往前探了探身子,隻不過就像畫本子裡描摹了許多次的畫麵一樣,往前一步的腳不小心踩到了一根枯枝,瞬間引起了竹林中那些人的注意。

被稱為主人的人恰在此時抬頭朝著這邊微微一笑,那熟悉的眉眼讓徐明慧猛然瞪大了眼睛。

「!」

「別緊張,是我的一位長輩。」

竹林中的人拍了拍身旁猛然警覺起來的侍衛,乾脆走過來給徐明慧打招呼。

「明慧姨,你今日也來看望母親嗎?」

那熟悉的眉眼,多年身居高位養起來的氣勢,盡管身份天差地別,也還是願意叫自己一聲阿姨的人,竟是這樣熟悉。

徐明慧有些失魂落魄,就在這一瞬間,許多以前想不通的東西在這一刻猛然貫通。她一直都不是個聰明的人,但在這一刻卻仿佛神明附體,腦海中閃過許多大膽到讓她自己都害怕的念頭。這些念頭是如此可怕,以至於青天白日的,在應姐姐的衣冠塚前,她竟然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這些年每一次見到對方的景象在腦海中迅速閃現,這些畫麵出現的太快也太多,在腦海中那些念頭雜七雜八的混合在一起,憋的她腦子都快要炸掉的時候,徐明慧鬼使神差的對麵前這個熟悉陌生的人影問出了一句話。

「陛下,您是否生而知之?」

對麵那身形高挑,威嚴大方的人愣了一下,隨即露出一個堪稱溫和的笑容。

「明慧姨,你說笑了,這世上怎麼會有生而知之人?別聽寺裡那些和尚胡說,他們為了多賺點兒香油錢搞業績,什麼好聽話都能說出來。說起來今天也是巧了,姝然和茗山怎麼沒一起來?哦,對了,瞧我這腦子,如今也是年紀大了,今日不是休沐日,她們自然去學堂了……」

在對方溫柔的注視下,徐明慧打了個哆嗦,從那種奇怪的狀態中回過神來,暗笑自己想多了。是啊,當今陛下幾乎可以說是她親眼看著長大的。而且生而知之這種事一向都是話本子裡編出來騙人的,她剛剛可真是魔怔了。

「陛下勿怪,我這幾日頭腦昏沉,都有些不清醒了。還真以為畫本子裡說的生而知之是真的,誰讓咱們現在的日子過得這麼好,陛下年輕有為,實在是大景之福啊!」

景明帝溫和一笑,順手拉過站在自己身後的小小少女。

「明慧姨還沒見過鳴世吧?剛好,鳴世,給這位姨姥姥打個招呼。」

那同樣衣著簡樸卻掩蓋不住渾身氣勢的小小少女,非常有禮貌的給徐明慧打了個招呼。眾人又說了一番話,徐明慧才以要回家做飯為由,先行告辭了。

遠遠看著她的身影,景明的目光溫和悠遠,裡麵似乎裝著一段讓人無法企及的悠長歲月。

旁邊的小小少女有些好奇的拉了拉她的衣袖,吸引景明帝的注意。

「母皇,您跟那位姨姥姥很熟嗎?她說的生而知之,可是佛經上說的那種有宿慧之人?母皇您是嗎?」

「小家夥,人不大,懂得還不少。我可沒有宿慧,也不曾生而知之,你姨姥姥年紀大了,估計是恍惚了吧。行了,回宮吧,你皇爺爺還等著你給他帶的栗子糕呢,念叨這麼長時間,要是沒能吃到熱乎的,估計又要鬧了……」

景明帝,也就是九闕,微微一笑,拉著少女往前方走去,步履堅定,從未有一絲遲疑,就像以往許多個時刻一樣。

——————正文完。

這本書到這裡就要完結了,(其實上一章就該標注正文完結的,但蠢作者完全忘記了……現在也改不了了啊啊)

還會有個番外,裡麵會有從這本書一開始構思起就埋下的伏筆,就是不知道大家夥兒能不能接受啊啊啊啊——

不過中間作者已經提醒過大家幾次,友友們你們一定能接受的對不對,對不對嗚嗚……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