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清軍計劃(1 / 1)
與此同時,清軍大營內。
在進攻失利後,博洛當即將軍中的所有將佐都召集起來,召開一場臨時軍事會議,準備商討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等張天福與和托以及一眾滿蒙漢將佐到達之時,大帳外的杆子上已經懸掛著幾顆猙獰的人頭,鮮血還順著斷頭的傷口不斷向下滴著。
和張天福一起過來的部將下意識抬頭打量了一番,就驚恐地認出了其中一人居然是與他相識的綠營參將,死去參將的雙眼並未合上,還在不甘地盯著吳江城的方向。
張天福察覺到身後部將的小動作,他偏頭看了一眼,見後者盯著那幾顆頭顱,壓低聲音警告道:「不要亂看。」
隨後,他跟著和托一起走進了大帳,大帳內的氛圍有些壓抑,博洛麵無表情地坐在主位上,滿蒙將佐皆沉默不語,那些綠營將領則麵色發白,聽見有人進來先是下意識看了一眼,然後連忙低下頭來。
「貝勒爺。」
兩人齊聲向博洛行禮問候,隨後分坐兩側,待他們坐下後,博洛才緩緩開口,沉聲道:
「今日之戰,南蠻抵抗之頑強,想必爾等皆有目共睹,我大軍雖有精兵三萬,可今日一役就足足死傷近三千之眾,這還隻是試探攻城,若是大舉強攻,會有多少大清勇士死於城下?」
聽見今日有近三千人陣亡,底下的將佐們都竊竊私語起來,帳內的綠營將領們都麵露悲戚,今天上陣的可都是他們,死傷的也都是漢人,甚至還有人因為監管不力,被博洛下令退出去斬了。
他們雖然對那些綠營兵不會有身為族人的憐憫之心,但也難免不會產生兔死狐悲的情緒。
今天死的是那幾個倒黴蛋和他們的部下,等明天或是後天,不就輪到他們了嗎?
「貝勒爺,明軍三麵固守,而東麵緊鄰運河,想必不會留有重兵把守,為何不乘船自水路攻城呢?」
總兵張天福突然開口詢問道,他駐紮於城西,並不清楚運河那邊的情況。
見有人開口,博洛表情稍稍緩和許多,身旁的侍衛代為回答道:
「張總兵有所不知,南蠻於運河兩岸設置鐵鏈阻截,舟船不得通過,況且我大軍自北而來,不習水性,乘船攻城反而自落下風。」
張天福聽言,直接反駁道:「非也,明軍也知曉我軍弱於水性,又自恃設置鐵鏈阻礙,舟船無法通過,定會鬆懈疏於戒備。」
「還請貝勒爺命人查探運河情況,若是那道鐵鏈能以小舟通行,可挑選小股精兵乘船混入城內,待我軍白日攻城之時襲擊城門,裡應外合,一舉攻克!」
張天福說完,再看博洛的臉色,已經隱隱帶上了幾分滿意的笑容,他動作小幅度地點了點頭,道:「那就先依張總兵之言,查探運河情況。」
見博洛采納一個漢人的意見,在座的滿蒙將佐就有些坐不住了,他們怎麼能看一個漢人騎在自己頭上。
一個滿人將佐當即跳出來,質疑道:「張總兵,若是小舟無法通過鐵鏈呢?」
張天福不假思索,回答道:「若是無法通過,可強行將其炸開,我軍三麵攻城,牽製明軍兵力,另派精兵乘船突入渡河,殺進城內。」
「可是我軍對城中地形一無所知,貿然孤軍深入,豈不是白白送死?」有人反駁道。
「這點就無需擔心了。」博洛這時開口說道,他的聲音一響起,便讓滿蒙將佐們安靜了下來。
「我軍搜捕回來的南蠻裡不乏對吳江熟悉之人,可以從中選出向導帶路,一同入城。」
博洛說完,眾人也就沒了別的意見,這場臨時會議結束後,他便派人借著夜色掩護前去查探運河情況。
同時,又命人在抓捕回來的漢人炮灰裡尋找熟悉吳江城中地形的人,用其家人安危威脅,金銀珠寶收買。
一番恩威並施之下,果然有人願意成為清軍向導。
斥候那邊也取得了進展,他們再回來的時候就帶給博洛一個好消息——橫跨運河兩岸的鐵鏈沉入水中的最深處的部分能夠容許承載十幾人的小漁舟穿行。
聽了斥候的匯報,博洛心底頓時活絡起來,他命人將張天福召到身前,簡單說明了斥候的匯報,隨後問道:
「張總兵,你認為何時行動為好?」
張天福知道這是他立功的好機會,不敢輕慢,仔細思索一番後,說道:「回貝勒爺,可明日再展開佯攻,趁勢派人前往城東河對岸觀察守軍情況,如若城東守軍果然不多,那邊明晚組織精兵潛入城內。」
「待精兵潛入城內後,可分兵突襲吳江縣衙與南城門,末將認為偽明經略定會暫住在縣衙內,若能將其擒獲,我軍已然獲勝大半了!」
啪啪啪——
「不錯,不錯!」
博洛滿意地為張天福鼓起了掌,笑著稱贊起來,隨後也沒有在意後者漢人的身份,拍了拍他的肩膀,許諾道:「等吳江攻克,擒獲偽明經略,我定會如實向朝廷匯報你的大功。」
張天福聽言大喜,但還是連忙說道:「能夠拿下吳江,全賴貝勒爺統籌全局,英明神武,末將怎敢竊功。」
博洛聽言不由得哈哈大笑,又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們這幫漢人就喜歡說這些奉承話,你放心,本貝勒還不屑於和你搶這小小的戰功,該屬於你的總歸會屬於你!」
張天福這下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了,隻能憨笑著應下。
翌日,清軍再度向吳江縣城發起進攻,這一次仍然是以綠營兵打頭陣,不過守軍能夠明顯感受到,清軍的攻城力度似乎沒有昨天那麼凶猛。
蘇言親自坐鎮城南,也很快發現了這一點,他眉頭微蹙,對此有些不解,還未等他找到合適的理由,從城東那邊就有人前來匯報。
「啟稟經略,運河東岸有韃子遊騎出沒,似乎是在觀察城東守備情況。」
聽了士兵的匯報,蘇言心底又忍不住多想起來,因為城東緊鄰著運河,河道又被鐵鏈阻截,清軍無法通過水道攻城。
所以,他並沒有在城東部署戰兵,而是命吳江典吏率領響應征召的壯丁駐守,時刻注意運河情況。
清軍突然開始觀察城東情況,是否代表著他們準備對城東動手了呢?
河道雖然被鐵鏈阻截,但這並不能完全阻斷清軍從運河進攻的可能,畢竟如果清軍使用火藥強行炸開鐵鏈,便可以長驅直入。
而提前埋下的暗樁也隻能擋住吃水較深的中大型船隻,小舟想要通行的話沒有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