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馬島會師(1 / 1)
馬養島是朝鮮鹹鏡南道新浦市前海島嶼,麵積為0.75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6.5千米,最高點為178.8米,沿海一帶寒流與暖流交匯,是著名的漁場。
而此時的島上仍然樹木茂盛,雖然此島麵積和一個縣城差不多,但島上實際人口也才不到五百人,僅設有一個鎮和幾個小漁村。
鄭之豹本來想要率領水師到鹹興府與義軍大部隊匯合的,碰巧遇到了這個島,看著麵積不大,便將其占了下來。
不得不說這個島確實適合作為基地,地形非常不利於登島作戰,但內部土地非我卻適合耕種,島民的生活還是很愜意的。
後世的朝鮮政府在此秘密設置了軍事基地,其中駐守了大批的海軍,是為朝鮮最大的潛艇基地。
鄭之豹的一千水師部隊便在此搭建起了簡易的基地,作為海盜的他也看得出來這座島的重要性,是東北船隊駛向日本海的必經之路。
島上居民很好奇這些登島的人是乾什麼的,當地官府也有對其進行交涉,他們這才發現這群人與自己語言不通。
鄭之豹也有意識地遠離當地居民,並且下令不得騷擾百姓,於是便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也可以稱作井水不犯河水。
鄭之豹也派出了許多船出去搜尋易清山等人的蹤跡,最開始是一無所獲,不過終於是在昨日收到了消息。
他急忙派出船隊接義軍大軍上島,易清山也沒有客氣,將港口的物資通通打包帶走,並隨船隊出發,在馬養島勝利會師。
等易清山等人下船,剛好見到鄭之豹撫著長須,顯然是恭候多時了。
易清山喜笑顏開,這座島剛好可以作為義軍的一個據點,可以隨時提供補給,並且不怕朝鮮軍隊突然發動襲擊了。
鄭之豹拱手道:「大將軍終於平安歸來了,老夫等得是焦急萬分啊!」
易清山擺擺手:「哈哈哈哈,咱不說這個,快說說我不在的時候你們都做了什麼?」
鄭之豹與易清山邊說邊走,將這些日子發生的遭遇通通說了出來,並且著重強調了這座島的重要性。
易清山點點頭表示認同。
很快兩人來到了一座營寨前。
「這是老夫命人臨時建造的營寨,此時看起來略顯簡陋,不過以後會日漸完善的。」鄭之豹說道。
易清山笑道:「老先生辛苦了,正好島上有許多荒地,不如命人將其開墾出來,也好解決糧草問題。」
鄭之豹連連稱是。
島上樹木叢生。
義軍們便將其通通砍伐,轉變成了一棟棟的房屋,至於野草則是焚燒了當做肥料。耕田的雛形便這麼出來了。
馬養島經過數萬義軍半個月的辛勤開發,此時已經初具規模,儼然是一座超大型村莊的模樣。屋舍儼然,阡陌交通。
朝鮮軍隊卻悄然而至。
「什麼,他們還敢來?」易清山一拍桌案道。
易清山急忙沖出營帳,登上了瞭望塔往海上看去。果不其然,數百艘大小戰艦橫鋪在海麵上,很明顯是朝鮮水師!
朝鮮陸軍雖然不堪一擊,不過朝鮮水師還未交過手,實力如何卻是不知,看眼前規模,義軍水師怕是打不過。
時間拉回到萬歷四年,此時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為了滿足自己對土地的欲望,決定先占領朝鮮再占領大明。
日朝戰爭一觸即發,史稱壬辰倭亂。
日軍如餓狼般撲向了朝鮮。首當其沖的就是慶州府,慶州府的幾千郡兵就如土雞瓦狗般被輕鬆擊敗。
此時日軍將領各自不服,相互攀比,竟然比誰斬殺的敵人數量多,今天你殺了很多人,明天我要殺得更多。
就在這岌岌可危之際,朝鮮朝廷派出了名將李舜臣,李舜臣與元均、李億祺等四次出海打擊日軍,取得了以閒山島大捷為代表的一係列勝利。
萬歷二十五年因朝鮮宣祖中日本反間計而被革職逮捕,不久獲釋,成為普通士兵。同年秋,因朝鮮水師被日軍擊潰而官復原職,重建水師,取得了鳴梁海戰的勝利。
根據史料記載,朝鮮水師規模龐大,足足擁有16萬人,還有20萬人的民兵隊伍。
就從眼前的規模來看,沒個幾萬人怕是沒人信,看來朝鮮王國這次是傾舉國之力來消滅他們了,一場惡戰估計是免不了了。
義軍士兵趕緊將神威無敵大將軍跑推到高地,構建起一道簡易的岸防炮,這是義軍早就訓練過的項目。
因為先前從港口那裡搜刮到了許多火藥,所以火藥是管夠的,就連有槍的士兵也丹藥充足,隨時準備迎接戰鬥。
義軍士兵們紛紛擁入武庫,領取裝備。
易清山下令不要上船,全軍退守島內,義軍水師成立才一個多月,能熟練駕駛船隻就已經不錯了,更不說海戰了。
馬匹也通通關進馬棚裡,眼下這種情況是得打很久了,到時候糧食不夠吃可以殺馬取肉,還可以繼續堅持許久。
當然必要的騎兵隊伍還是保留著的,他們作為預備隊,到時候可以在敵人登島後突然殺出,當做奇兵使用。
就在此時,一條小船緩緩靠岸。
鄭之豹擔心有詐,吩咐炮手趕緊開炮。
易清山卻趕緊叫停,「不過是一條小船而已,先看看是什麼情況再說吧。」
於是那艘小船上的人就在眾目睽睽之下登上了島,朝著防禦線這邊走來,眾人都聚精會神地看著朝鮮人想耍什麼把戲。
易清山自然也是很緊張,生怕此人是什麼誘餌,緊盯著那個人影。
來人是一名中年男子,卻長得十分英俊,奇怪的是他沒有胡子,易清山心想這人不會是太監吧。
那名男子一過來就被義軍士兵給摁住了。
他疼得厲害,急忙說道:「輕點輕點,本官是來傳達我們大王的旨意的,快帶我去見你們的首領!」
易清山走到那男子跟前,說道:「我便是這裡的首領,你剛才說你是傳達你們大王的旨意?是什麼意思。」
易清山頓了頓又說道:「你們先將他放開。」
男子被放開了,拍了拍身上的灰,用尖尖的聲音說道:「我們大王知道你們是清國來的反賊,命你們回清國,不要在朝鮮禍害百姓了。」
見此人一身宦官的錦袍,又說得一口標準的太監口音,印證了心中想法,看來這人還真是一名太監。
易清山笑道:「公公請回去告訴你們大王,我們都是反抗韃子統治的底層百姓,我們早就跟你們派過使者,結果你們卻不回復,此次進軍朝鮮也是為了討個公道!」
公公想了想,回道:「我王其實亦是暗自想反抗那滿清,隻是迫於形勢……將軍不如附耳過來。」
易清山將一隻手握在刀柄上,防止這家夥突然襲擊,這才將耳朵貼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