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捷報傳鹹陽!(1 / 1)

加入書籤

她的確做得出犧牲她自己,來為高句麗謀福利的事。

但也正因她對高句麗的熱愛,所以她才不會為了一己之私,而試圖去捋虎須。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高句麗一直能苟延殘喘,不過是誰都沒拿正眼看它而已。

不是不想吞掉,而是因它如雞肋,暫時還顧不上。

可若是有皇子,還是監國公子死在了高句麗人手裡,那就等著始皇帝的雷霆一怒吧!

不過,就算知道對方的確委屈,趙義也沒打算向她道歉。

高句麗這等小國,反復無常,素來蹬鼻子上臉,不能太慣著!

「這都是你的一麵之詞,等高句麗的使者團到了,你去與他們解釋吧。」趙義態度冷淡地說道。

但那話語中的殺氣,卻讓玉漱公主有些心慌了。

她不了解麵前這個男人,但也看出這個男人是真的囂張!

她不怕自己被殺,可若是因此連累了高句麗,她便是死了,也無法贖罪!

但不等玉漱公主再次解釋,就有人將她帶了下去。

趙義沒時間與和親公主糾纏,他看了看手下文吏遞上來的寫好了的捷報,點頭道:「就是它了,速速送往鹹陽!」

「是!」

隨著趙義的一聲令下,被寫好了的捷報,由騎士帶著,速速回轉鹹陽!

騎士、飛鴿傳書,接應著,帶著捷報,朝著鹹陽進發!

而此時的鹹陽,卻暗流湧動。

秦始皇正在與李斯對弈,李斯表麵看起來很穩,心裡卻是有些不安。

建國公子趙義離開鹹陽後,陸續有公子來與他勾搭。

李斯都是虛與委蛇,這些事,陛下不可能不知道。

但都是老狐狸,他的姿態,其實就已是表明態度了。

誰都虛與委蛇,那就是不投向任何一方。

不抬頭去看,李斯就知道,此刻的始皇帝,必然是神情淡淡,卻運籌帷幄,心中自有乾坤!

這一點,十九殿下真是與陛下十分相似!

這也是李斯最終選擇倒向十九殿下的原因,縱然學說的發揚光大很重要,但若是得罪了十九殿下,李家都要在他這裡絕種!

這次被叫進宮,李斯心裡有些忐忑,直到下完了這盤棋,他離宮回家,才算是放下心來。

這就是帝王之威,哪怕什麼都不做,與之相處,都會耗費心神,不敢有絲毫疏忽、怠慢。

「老爺,公子明派人送了禮物過來……」才喝了一口茶,管事就進來,向李斯稟報。

李斯無語,這位公子明,排行十五,是十五殿下,在十幾位皇子中,一直很是中庸。

連十五殿下都開始行動了,這是要乾什麼?

他可不覺得十九殿下北上打匈奴,就一定會敗!

十九殿下有著近似大宗師巔峰的實力,又心思縝密,怎麼可能去打無準備之仗?

既然做出這樣的決定,就必然是有把握的!

這些蠢貨,真以為自己也有機會得到那個位子嗎?

可惜,哪怕心裡有些看不上這些平庸的皇子,李斯還是讓人客氣地婉拒了禮物。

人來了,與他下下棋、請教學問,這都可以。

但送禮,還是重禮,他是不會收的!

這樣一想,之前公子高雖然在他這裡也浪費了時間,但比起公子明來,還是強了許多。

起碼公子高還知道,想要拉攏大臣,需要放下臉麵,而不是隻送送禮就可以了。

「也不知九原郡如今是何情況。」李斯壓根沒將這些公子放在眼裡,吩咐完,就拋於腦後,隻想著邊關的情況。

「讓人繼續盯著陰陽家。」想到待在趙義身邊的大司命、少司命,李斯一直沒對陰陽家放鬆警惕,再次吩咐人暗中盯著。

有這樣行為的,並非他一家。

就是在這種暗流湧動的時候,來自邊關的捷報被傳回了鹹陽!

章台宮,禦書房內,傳出爽朗笑聲。

始皇帝看著捷報上的內容,心情愉悅:「吾兒果然了得!」

捷報傳過來時,好幾位大臣正在禦書房裡,恰好聽到了這一句。

這幾人心中驚疑,雖說陛下對十九殿下的誇贊,已不能讓他們感到驚訝了。

但能在此刻讓陛下如此開懷,傳回來的內容,應是捷報吧?

難道十九殿下竟然真的在打仗方麵也這樣了得?

是了,不凡之人,那自然是處處不凡!

對十九殿下能做出什麼都不覺得驚訝了的大臣們,在看到這份捷報後,卻仍是露出驚訝之色。

「這是大捷啊!十九殿下果然勇猛無比,用兵如神!」

最先開口的人,拍馬屁的話,如滔滔江水一般,根本就不帶斷的!

其他人看得慢一些,聽到他不斷說著這樣的話,都朝他瞪去。

你將好話都說了,還讓我們說什麼!

馬屁精!

但他們這個念頭才下去,嘴就已經是很有自我意識地叭叭叭地跟著稱贊起來。

一籮筐的好話用來稱贊十九殿下,當然了,主要還是通過稱贊十九殿下,來稱贊他們更加英明神武的陛下!

始皇帝的臉上都帶上了似有似無的笑意,顯然對十九殿下的這一仗很滿意。

當捷報傳出章台宮,在鹹陽的諸大臣以及諸子百家之間傳開後,原本騷動起來的各皇子,都猶如被冷水澆身一般,打了個冷戰。

趙義竟這樣厲害!第一場大捷竟就這樣傳回來了?

若是任由趙義繼續打下去,怕不是要接二連三的收到大捷,如此赫赫戰功,到時候還有他們什麼事?

這些之前蹦躂著的皇子,有的人已是重新老實下來。

而有的人,則是感到不安。

趙義是何等殘酷,他們已是旁觀過了,那時隻是覺得可怕,可若是這樣的殘酷落在他們身上,那就不是感到可怕,而是感到恐懼了!

「現在該怎麼辦?難道就要眼瞅著趙義接連大捷,班師回朝嗎?」公子高心中不安,與謀士說道。

他身邊謀士有點無語,卻還是勸說道:「公子,您倒不必多慮,待趙義班師回朝時,未必還會記得此事。」

就公子明這樣的蹦躂,估計連被人看在眼裡都未必,就不要自尋煩惱了。

倒是他,跟著這樣一個毫無成算、將爭奪太子之位當做兒戲的主子,是不是也該找機會另尋高就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