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6章    自斷後路(1 / 1)

加入書籤

小聖賢莊這邊,得知有一群儒家弟子留書退出了儒家,都很驚愕。

「如果隻是為了去做官,何必退出儒家?」有人著實不解。

雖然小聖賢莊的人並未向帝國投誠,但至少從表麵上來看,也並未反對帝國的統治。

儒家弟子眾多,遍布各地,有不少儒家弟子也是出仕做官的。

不光是地方官員裡有儒家的人,朝堂上也有儒家的人。

就連那些公子公主,也有不少人是被出身儒家的官員教育過,有著師生關係。

就算這些儒家人並不是會武功的儒家弟子,但也出身儒家,與儒家脫不開關係。

這大概也是帝國一直以來對儒家沒有下死手的原因之一。

一方麵,是儒家並未如墨家那樣,公開與帝國為敵。

另一方麵,就是儒生太多了,整個大秦識字的人所占的比例就不高,其中有很多人都是與儒家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如果沒有一個十分有力的證據可以讓帝國出兵對付儒家,隻憑著儒家私底下的小動作,不足以讓儒家徹底被滅。

若隻是被打壓一半,依舊留下了儒家,還撕破了臉皮,對帝國來說也是一個損失。

或許帝國並不缺少能夠將儒家徹底滅了的力量,但整個大秦帝國正在飛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多了。

就算隻是為了人才,帝國也會對儒家稍稍網開一麵。

而隨著靈氣復蘇,就算格局有所變化,但是,武者方麵,帝國裡的個人高手已是遠遠強過了諸子百家的個人實力,可是,在識字方麵,在純文臣的需求方麵,依舊是有著很大的需求。

如果有儒家弟子想要出仕,隻要真有才華,隻要個人沒有做過反抗帝國的事,都是有機會的。

就算不能從高官做起,從普通地方小官做起,也是完全可行的。

就算在地方做官,無法直接做縣令這樣的地方主官,隻能從副手做起,也並非不可行。

隻要不是為吏,而是為官,官職再小,也能逐漸升上去。

再說,很多出仕的儒家弟子,可能為的也不是升官發財,而是想要治理一方,更圖名聲。

有著這些先例,若隻是想做官,何必非要退出儒家?

退出儒家,除非是加入其他大學派,或是自己才能極其出眾,自立門派,否則的話,想要做官,隻會比過去更難,難上百倍!

要知道,這時候很多人做官,都是要靠舉薦的,對出身也有著要求。

儒家弟子,在出身上,可能沒辦法一下子成為高層,但有著這一層出身,在儒家人當官的地方,卻比較好使。

高官的任命,需要朝廷做主。

但一些地方小官的任命,由當地主官來做主就可以。

這也是儒家弟子想要出仕不算很難的原因,朝中有人,好做官。

離開了儒家,除非是立刻投靠到了如今更有勢力的一方,否則的話,那不是自斷後路嗎?

難道,離開的那十幾人,都是另投他家了?

莫非是投靠了法家?

一想到法家如今的代表人物李斯,小聖賢莊這邊的儒生,一個個的,臉色便都不好看了起來。

李斯的出身,但凡是儒生,就少有不知的。

那可是曾經跟著荀子學習的人,曾經也是儒家的人!

結果,退出了儒家不說,如今還針對儒家!

這樣一個睚眥必報的小人,偏偏被暴秦的君主所寵信,成了朝堂兩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臣!

除了暴秦的君主以及暴秦的太子,現在就屬李斯在暴秦的朝堂上說了算!

說不定,那十幾個人退出了儒家,還真是去投奔李斯去了。

這種可能,讓知道這消息的儒生,都忍不住臉色陰沉。

「隻為了榮華富貴就背叛了儒家,這樣的人,也的確不配做儒家弟子!」

「不過是一群趨炎附勢之輩!」

「羞於與之為伍!」

這樣的話說完,這群人突然同時沉默了下來。

隻因這樣的話,說起來別扭,聽著也很耳熟。

同樣的話,他們似乎早就聽說過不止一次了?

隻不過,在以前聽到的時候,是別的學派的人大規模退出,去投奔暴秦。

現如今,是儒家的人有十幾人一起退出了儒家,似是去投奔暴秦了。

投奔暴秦也就罷了,在暴秦地方跟朝廷做官的儒生也不少。

偏偏還要退出儒家,這就是一種表態啊!

無論這群人以後是不是有了功勞,那都不屬於儒家了。

用退出儒家來換取榮華富貴也就罷了,就怕這群人退出儒家,是為了別的。

若隻是為了榮華富貴,但凡是朱子百家的人,都會因此而嘲笑對方。

就算對方有了什麼功績,也不值一提。

可如果這十幾人退出儒家,是為了更大的企圖,是為了修仙,那麼,這樣的消息傳開了,其他人聽了,是會從心裡到外地看不起那些人,還是會……贊同那些人的選擇呢?

對於諸子百家的人來說,榮華富貴,可能不是最吸引他們的東西。

但是,提高自身實力的機緣,這卻是人人趨之若鶩的。

隻要有了實力,還怕沒有前途?

還怕沒有未來?

能提高「實力」的機緣,這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更不用說,還有單純就是想要看到更真實世界的那類人。

這類人,在以前,是追逐強大自己的武功,是追逐武學的巔峰,是追逐各種學識帶給自己的悟性上的巔峰。

而現在,當靈氣復蘇了,當修仙出現了,這類人想要追逐的真相,那可就太多了,太宏大了。

他們想要看到的真實的世界,可能無比大,需要更多的壽命才能達成。

他們想要看到的真相,可能普通人無法接觸到,需要更強大的實力才成。

而這一切,唯有去修仙,才能達成目的。

而這個世界能夠實現修仙這個目標的,就隻有一個天宗。

不去天宗,就算是天縱奇才,也無法自行修仙。

那能怎麼辦?

這類人,除了想盡辦法進入天宗,再無旁的辦法。

而天宗雖暫時不對外收弟子了,可是,天宗與帝國之間有聯係啊!

那麼,投靠帝國,向帝國表達自己的誠意,這就是一種投誠的方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