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江水開道,人前顯聖(1 / 1)
「江離,這避水珠如何使用,可讓江水讓出道路?」
「掌教,您隻需將靈氣灌入避水珠,激發寶珠活力,則江水自會一分為二,為您讓出一條通道。」
回岸上向鄭太傅和黃知縣復命前,林易還有一出戲要演。
......
郢城江邊。
曹達華不耐煩地來回踱步,時而望向江邊。
「秦兄,你說林兄弟怎麼去了這麼久還沒回來,莫不是出什麼事了吧?」
「柳姑娘,你說這江裡若真有落水鬼,林兄弟應該打的過吧?」
「繡兒姑娘,林兄弟水性怎麼樣?在水中和敵人交手沒問題吧?」
鄭太傅撫著胡子,瞧著曹達華焦急的模樣,指著江麵提醒道:「曹捕頭,你瞧那是誰?」
曹達華連忙順著鄭太傅的指向看向江麵,一人影立於湍急江麵,衣袂在勁風中獵獵翻卷!
這出場堪比年輕時的自己,不是林易還能有誰?
雖然肯定聽不見自己的聲音,但曹達華還是立即興奮地擺起了手,口中大呼:「林兄弟!」
林易手持避水珠,將靈氣灌入,避水珠內流轉淡青色的光暈。
霎時間,避水珠迸發出刺目的光芒,清越龍吟之聲自珠內震顫而出!
江水似被無形巨刃劈開,以林易為中心向兩側轟然退散!
原本被驅趕走的百姓們不知何時突然又折返回來,將江邊圍得水泄不通,岸上密密麻麻地擠滿了人。
林易排出的這陣仗,令江邊圍觀的百姓們驚呼天神下凡。
......
江水浪濤翻卷,在林易身旁兩側凝成了兩道晶瑩剔透的水牆。
陽光穿透翻湧的水幕,在避水珠表麵折射出七彩光暈,將林易周身映照得宛若神明。
水牆中遊魚懸停,氣泡升騰,連最細小的砂礫都清晰可見。
林易踏前一步,腳下江底青石泛起漣漪般的靈光,分開的水道隨著林易的前行不斷向江心延伸,仿佛整條大江都在為林易讓道。
曹達華回頭望去,隻見江邊人頭攢動,驚訝聲和議論聲此起彼伏。
「那是我兄弟,那是我兄弟!」
......
林易在眾人的注視下返回岸邊。
隨著林易登岸,江水慢慢回攏,很快就恢復了原本的模樣。
鄭太傅迎上前去,問道:「林易,如何了?」
林易回道:「幸不辱命!」
黃知縣立即追問道:「那落水鬼呢,可製服了?」
林易微笑著點了點頭。
這消息被靠近的百姓們聽到,立即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岸上的人們便都知道了林術士降服落水鬼的故事。
接著,林易便按照自己提前想好的故事,將張帆溺亡在江水裡的事編纂描述了一番。
「回太傅,落水鬼已被我消滅,這江裡的隱患現在已經消除,張帆的魂魄也已脫困,雖然他已身死,但並不願意立即投胎,他告訴我,願做這江裡的河神,庇佑郢城的百姓,累積功德後再投胎轉世!」
這話要放在平時,壓根沒有人會信。
為何?
你林易什麼人吶?
莫說是一個霧隱門的術士,就算是郢城的知縣大人發布公文,怕也是懷疑的人數遠遠大於相信的。
但現在的情形可不同。
林易剛剛在人前顯聖,那江水能夠一分為二為林易讓道,此刻林易的形象在大家心目中就如同神明,神明說的話,大家自然是信的。
或者說,不敢不信!
林易做這麼一出戲,為的就是做好故事的鋪墊,他說什麼,大家就要信什麼。
原本是一樁哀事,此刻到了林易的嘴裡,倒成了一樁喜喪!
張帆雖身死,但做了河神,且可累積功德後再前往投胎,那必定是個好歸宿。
更令百姓們開心的是,他們這下知道江裡的河神是誰了。
張帆,那可是個老實人。
有他做河神,百姓們安心多了,郢城風調雨順,看來不在話下!
......
「張帆真的死後做了這江裡的河神?」
「那還能有假,那位高人不是說了嘛,不僅這江裡的水鬼被他製服了,張帆也做了這江裡的河神。」
「若是真的那就好了,張師傅人善,有他保佑咱們郢城,肯定年年豐收、風調雨順。」
「那自然是真的,這話可是從高人口中說出來的,你剛才也瞧見了,連江水都一分為二為他讓路,他可不是一般人!」
「話說,你們知道那位高人是誰嗎?之前怎麼沒見過呀?」
「我剛聽說,說是隔壁豫州壽霖城的人,聽說還是霧隱門的。」
「怪不得,這霧隱門神秘莫測,不少高人就出自那裡,現下真是開了眼了。」
「可不是,我一直以為霧隱門就是個撈陰門的行當,誰知道裡麵的門人竟然這麼厲害!」
「你知道啥,你以為霧隱門是想進就能進的啊?」
在百姓們你一句我一言的議論中,一隊官兵趕出一條道,眾人隨著黃知縣先回衙門,那張帆的屍身則被送到仵作行驗屍,沒什麼問題的話,很快就會下葬。
張帆的徒弟們雖心有疑惑,但見識了林易人前顯聖的手段,加上落水鬼已被製服,自個兒的師父可能真的做了河神,便也沒有那麼悲傷了。
後來郢城的百姓便將張帆作為河神的形象供奉香火,而郢城也的確風調雨順了三年。
......
到了衙門不久,仵作驗屍的結果便送了來。
的確是溺亡,除此之外,沒有什麼發現。
考慮到張帆生前作為撈屍人的功德,以及林易口中所說的河神身份,黃知縣便下令將張帆厚葬於城西,每年祭拜河神的時候,也要前往祭奠。
至此,撈屍人張帆化身河神之事已了。
不過黃知縣現在倒是有一樁心事一直壓在心頭,他將鄭太傅等人帶回衙門,其實有著自己的打算。
「鄭太傅,真沒想到您手下還有像林兄弟這樣的高人。」
「黃老弟謬贊了,林易的確有些過人之處,就連今兒這表現,老朽之前也未曾見過。」
說完,鄭太傅轉向林易,笑著問道:「林小兄弟,你還有多少手段是我鄭某人不知道的呀?」
林易連忙接住鄭太傅拋來的問題:「連壓箱底的本事,今兒都抬出來啦!」
這番回復,倒是讓現場的眾人發出一陣輕笑。
見氣氛差不多了,黃知縣這才開口,向鄭太傅說道:「太傅,實不相瞞,今兒黃某有事相求!」
說完,竟從椅子上站起,快步來到鄭太傅麵前跪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