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南非和玻利維亞(1 / 1)
1967年注定是不一樣的年份。
美利堅繼續擴大了侵越戰爭,約翰遜政府派往越南的美軍的總兵力已經超過65萬人,遠超過原有的歷史規模,放血效應明顯。
約翰遜已經意識到戰爭難以取勝,但受製於多米諾骨牌理論和國內的政治壓力,仍然選擇繼續增兵。
這導致美利堅的國際收支進一步惡化,越來越多的外資開始撤退。
阿根廷資本正在從華爾街大幅度撤退,並開始把手上的美金換成黃金儲備。
過去數年,阿根廷在美利堅資本市場獲利不錯。
科恩內閣控製的資本集團,正在逐步拋售手上的美利堅證券資產,並購買一些更加保值的資產。
好幾個資本集團還在投資美利堅議員尼克鬆,聖赫塞也不例外,盡管沒有太高的收益,但隻要美利堅不針對阿根廷,那麼阿根廷就有了經濟發展的良好的外部環境。
阿根廷繼續保持了低調原則,很少在國際上發聲,但擴大了國際交流和貿易活動的規模。
阿根廷的外交部部長和各大副總理大臣多次前往巴西,奧格蘭,秘魯,哥倫比亞,墨西哥,澳大利亞,新西蘭,星華聯邦,南非,埃及,印度等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貿易關係。
其中南非是科恩內閣的重點,過去半年部長級以上的交流達到了10多次。
布蘭卡國際航空公司專門開通了一條從布蘭卡市國際機場通往開普敦國際機場的航線,現在從波音公司購買了兩架波音707改進型波音707-320B,每周都有直達的航班。
過去一年,阿根廷與南非的經濟貿易規模已經達到12億美金,完全不遜色於阿根廷與一個歐洲大國的貿易規模,和西班牙差不多。
布蘭卡港口集團開發建設的專業煤炭港口理查茲灣港,從開工建設到成功運營,隻花了2年時間。
德班港,開普敦港,伊麗莎白港,東倫敦港,莫瑟爾灣港都能看到阿根廷人的身影,他們每年從南非運輸超過4000萬噸的煤炭和鐵礦石,並從阿根廷運輸回玉米,小麥,白糖,牛肉還有各種廉價工業品。
阿根廷還因此吸引了一批布爾人前往阿根廷定居。
阿根廷工業品的質量雖然比不上歐洲大國,但已經可以和意大利,西班牙相比,特別是最近兩年質量提高的很快。
經過培訓的工人,可以生產出更加優秀的產品,職業技術學校,初中和高中學歷的普及,培養了更有素質的工人。
阿根廷對歐洲工人的需求量正在迅速減少,更多的轉向優秀工程師這些短期無法培養出來的人材。
還有全國市場淘汰出來的一批優秀工廠,規模也越來越大,很多小廠家,質量差的廠家被迅速淘汰。
布蘭卡市的工廠也麵臨著其他臨海工廠的競爭,阿根廷全國質量體係認證的出台也促進了工廠質量的提升。
一億多人口的統一大市場,讓優秀的公司更加優秀,隻有更加具備競爭力,更強的公司才能避免破產的命運,而且一批優秀外國公司的進入也加速了競爭。
從德班港到布宜諾斯艾利斯港需要25天左右,開普敦港到布蘭卡市的克肯港區需要20天,這加速了兩國的貿易規模擴大。
大西洋南部航線的數量增長迅速增加,成為阿根廷重要的貿易通道,隨著集裝箱船的發明,越來越多的物資運輸變得頻繁。
南非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小麥出口國,每年有一半的小麥從阿根廷進口,各種玉米進口量也不少,南非本身也是重要的玉米生產國。
南非的首任總統斯瓦特去世後,時任副總統的巴爾薩澤·沃斯特接任總統職務,沃斯特是南非種族隔離製度的重要推行者之一,他進一步強化了白人政權對黑人及其他少數族裔的壓迫政策。
1961年南非脫離英聯邦實現獨立,斯瓦特政權通過種族隔離製度強化統治,但也因此,以美利堅為首的聯合國對南非的製裁逐漸收緊,1963年《關於南非的宣言》,1967年歐共體軍火禁運,都讓南非獲得工業化和軍工資源受到阻礙。
為突破孤立,南非迫切需要拓展市場,尤其是與非西方陣營國家的資源與工業品貿易。
阿根廷剛好是重化工業和軍工業比較不錯,對外輸出沒有附加政治條件的國家。
南非是全球礦產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阿根廷迅速成為南非最大的煤炭進口國,工業原料進口國。
斯瓦特總統府通過國家乾預、資源壟斷和吸引外資等手段,推動了以資源加工、製造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的工業化,讓南非成為非洲最發達的工業經濟體。
南非鋼鐵公司,南非國家電力公司,南非鐵路公司,南非礦業開采公司都與阿根廷的大型公司貿易額巨大。
科恩內閣與前總統斯瓦特以及現任總統沃斯特都保持了密切的聯係,兩國經濟互補,而且在工業上的交流越來越深入。
斯瓦特總統任內推動國家主導工業化,他的政策遺產如《礦產資源法》保護礦產出口、對出口企業提供稅收減免,為阿南貿易奠定基礎。
沃斯特接任後延續對資源出口的支持,將阿根廷列為優先出口市場。
南非從阿根廷獲得工業化技術,而且通過出口黃金換取阿根廷的一些資源,阿根廷每年可以從南非獲得不少黃金和外匯。
阿根廷和南非聯合建立了一個巨大的技術黑市,這裡可以買賣到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技術。
而且隻用黃金結算,兩國都是黃金重要出口國,用黃金結算非常合理,技術交流也更加深入。
阿根廷有不少技術難以突破的就找南非幫忙解決,而南非有不少軍事技術需要阿根廷的支持。
技術黑市的貿易規模可以達到1億美金,兩國都因此獲得巨大收益,例如南非的獨特導彈技術,對於阿根廷導彈發展躍遷好處巨大。
阿根廷的坦克技術交流給南非後,南非坦克工業迅速超過阿根廷,又反饋一部分給阿根廷,阿根廷坦克已經往第三代發展。
比起印度,墨西哥,土耳其,星華聯邦,埃及這些國家,顯然與南非的合作更有性價比。
而且兩國完全沒有任何沖突的可能性,卻有短時期聯合起來對抗美利堅和蘇聯滲透的需要。
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亞都不可能對抗美利堅,土耳其,埃及,印度也無法反抗蘇聯。
而且南非人口其實不多,隻有2000萬規模,比起阿根廷還是差了不少,但真正的壟斷巨頭已經絲毫不弱於阿根廷。
南非是英語國家中發展潛力最大的,而且是最有機會實現工業化的國家。
第二次工業革命,人口2000萬也已經足夠,南非還學習阿根廷,從印度,埃及,北非,波斯等國家地區吸收白人,推動白人生育革命,希望在未來徹底把黑人趕到其他國家去。
南非還與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等地區和國家合作,軍隊驅趕遷移國內黑人部落到北方,並扶持他們境內的白人勢力。
而且南非有徹底吞並納米比亞的野心,就跟阿根廷想吞並玻利維亞一樣,南非加納米比亞總麵積達到204萬平方公裡。
除此之外,南非還試圖和印度一樣,徹底吞並萊索托王國和斯威士蘭地區,完成南非完整體合並,但因為兩地受到英國的保護,所以難度更大。
在阿根廷南方石油公司的幫助下,南非國家標準石油公司成立,南方石油公司占股,共同開發納米比亞石油。
阿根廷國家礦業公司,雷霆礦業集團則在南非煤炭等采礦業具備開采權,與南非礦業公司合作,每年給阿根廷的鋼鐵廠運輸巨量的煤炭。
斯瓦特總統還對博茨瓦納有領土野心,因為前幾年博茨瓦納還沒有獨立的時候是南非負責托管的,那時候博茨瓦納還叫貝專納。
如今南非通過控製博茨瓦納的貿易通道,包括鐵路和公路、能源供應,並向博茨瓦納出口電力,以及金融體係,南非標準銀行在博茨瓦納設立分支機構,將博茨瓦納的經濟納入南非主導的區域體係。
南非目前推行擴張性區域政策,試圖通過政治和軍事手段控製兩大殖民地,主要是安哥拉和莫桑比克,這兩個地區目前在葡萄牙的控製下。
盡管南非比不上澳大利亞,加拿大,但這個國家的技術,還有未來發展的潛力都是那麼巨大。
南非隻要解決了種族隔離問題,確實很有希望建立一個真正的南非帝國。
……
統一民族聯盟內部對叛徒的清洗也越來越多,這些人如果是小錯誤也就算了,甚至有的殺人犯罪,進行清洗,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這群人就是國家的禍患,所以才需要及時清洗,保證國家的正常運轉。
隻有法律法規被嚴格實施,國家的秩序穩定下來,國家的未來才有希望。
聖赫塞其實並不是很害怕貪婪和腐朽,因為阿根廷這樣的地方,腐朽是難免的。
隻要認真做事,偶爾貪一些,也可以理解,隻要不過於損害國家利益,他也就沒有太追究。
但是你勾結外敵,製造暴亂,特別是勾結美利堅,那就是真正的叛國罪。
是自己找死了,不管是什麼原因。
國家安全部特屬刑事組的宗旨就是,清除壞人壞事、惡勢力必須要乾淨徹底,不留後患。
國家安全法授予了武裝警察部隊,特屬警察部隊都對叛亂者有鎮壓權力。
在任何國家,勾結外部勢力都是很嚴重的事。
強大如美利堅帝國,也怕有人勾結蘇聯。
阿根廷兩大在野黨的影響力已經逐漸邊緣化,反而是共和黨的影響力有所增加,社會黨成為在野黨第三大黨。
冷戰,就是很難有大的熱戰,這也是阿根廷崛起,可以亂搞的重要原因。
……
去年阿根廷工業化成就堪稱迅猛,特別是各種基礎工業的發展取得了長期的進步,石油,鋼鐵,能源,電力,汽車產量都增加了很多。
阿根廷已經開始投資電氣化革命,從電氣,電力,能源,電子上做了大量投資,其中第一步就是深入改革投資阿根廷電力行業。
有電才有一切,有了電才能持續投資工業化,例如發展電解鋁就需要龐大的電力,哪怕如今阿根廷全部電力投進去,也不過是百萬噸不到。
國家電力公司新合並重組了3家電力集團,包括布宜諾斯艾利斯電力,阿根廷水利水力發電公司,阿根廷電力公司組建的阿根廷國家電力公司,成為阿根廷北方最大電力公司。
國家電力公司也因此成為阿根廷第二大電力公司,剛剛超過了布蘭卡電力公司,僅次於阿根廷南方電力公司。
而阿根廷水能電力公司對邊境水電的投資規模,如果徹底完工,將躋身阿根廷第三大發電集團。
安第斯電力公司作為阿根廷最大發電公司,已經與玻利維亞電力公司聯合開發北方和西部的電力。
玻利維亞作為水能資源豐富的國家,開始跟阿根廷銀行借錢開發電能。
國營布蘭卡電力公司和國營聖羅莎電力重組,改組成聖布蘭卡電力公司,規模開始追趕阿根廷國家電力。
拉潘帕電力和奧托電力重組為奧托電力工業。
安第斯電力和聖馬丁水電公司重組為安聖電力集團,總部搬到了聖馬丁市。
拉潘帕省目前隻剩下三大電力公司。
很多省的小電力公司,小水電站改組成省一級的電力公司,規模擴大,資金和人員也增加,實力擴張。
除了電力這樣的基礎工業,電氣化機車的發展也加快了。
布布高速鐵路,布聖高速鐵路的修建速度加快,雖然遠遠沒有後世的高鐵那樣的速度,但對阿根廷來說也是一個十分難得的奇跡。
1964年新乾線的開通,不僅是日本在鐵道技術上的崛起,也讓美蘇歐各國深感震動。
阿根廷也是在那時候加速了鐵路的發展和改造,鐵路線路變得越來越科學。
國家鐵路公司在貨運的加持下,也變得越來越強大,經濟的發展推動了鐵路的復興和進步。
對於玻利維亞的經濟和教育滲透和扶持也越來越深入。
阿根廷比索比起1962年發布的玻利維亞比索更受歡迎,大規模的印第安人查揚塔起義和查科戰爭後,玻利維亞各省早已是半自治狀態。
查科戰爭以玻利維亞的慘敗而告終,這場戰爭給玻利維亞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玻利維亞付出10萬人以上的傷亡。
《布宜諾斯艾利斯條約》簽訂後,喪失23.4萬平方千米的領土。
一個國家竭盡全力抵抗侵略時,犧牲的不僅僅是一個個青年,更是青年中最有朝氣、最具責任感和榮譽感、最能改變一個國家未來的那一類。
在查科戰爭中,玻利維亞損失了一批最優秀的年輕人,也因此失去了國家的未來。
是的,玻利維亞是個沒有未來的國家,哪怕到21世紀也是如此。
失去了出海口後,玻利維亞的物流成本比普通國家高了一倍。
全國隻有不到一萬公裡的公路擁有水泥路麵,大部分都是泥土路。
如今這樣的玻利維亞年輕人並不多,因為玻利維亞總人口還不如布蘭卡市,而且土著居民分散全國,青年人才當然更少。
他們迷茫,沒有理想,沒有工作,也沒有田地,隻能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遠。
前幾年,玻利維亞16-24歲的年輕人城市失業率長期維持在6成,也就是說10個人中有6人沒有工作,很多年輕人不得不前往阿根廷找工作,大多數從事苦力。
有工作的人中大概隻有一個人能夠從事稍微體麵一些的工作,如礦工和工廠,2個人是臨時工,還有1個打零工。
農村地區輟學率達到8成以上,隻有不到一成的人能夠完成初中教育,導致他們的就業選擇被永久限製在采礦、小商販等低端領域。
青年犯罪率更是高的離譜,比查科戰爭前高了三四倍。
大部分玻利維亞人十分貧窮,抗風險能力極弱,而且還要經常被暴力和勒索,黑幫盛行。
很多人每天吃的都是土豆泥加鹽,幾乎沒有吃過什麼肉,偶爾吃玉米餅,有一半以上的兒童屬於營養不良的狀態,自來水十分缺乏,很多人不得不前往河流裡打水,洗澡。
至於電,更是沒有。
相比之下,阿根廷的年輕人失業率低於5%,這是一個巨大的區別。
這些年輕人如同一具沒有靈魂的軀體,沒有出海口,經濟無法發展,礦產無法開采,農業也不行,糧食有時候還不夠吃。
前幾年玻利維亞通貨膨脹十分嚴重,隨著阿根廷的介入終於穩定下來,物資也變得十分豐富。
聯合軍隊招募了很多普通年輕人,給了不錯的待遇,敲掉了黑幫後麵的保護傘,保護傘沒了臭魚爛蝦隻有等死的命。
很快就把南方四省的黑幫消滅掉,改善了治安環境。
阿根廷印鈔廠現在還幫忙玻利維亞印刷新版玻利維亞比索。
並開始滲透玻利維亞比索,獲取貨幣發行的權力。
阿根廷工業信貸銀行,阿根廷國民儲蓄銀行,阿根廷農業信貸銀行,西北銀行,布蘭卡銀行等十多家銀行在南方五省建立了分支機構,為玻利維亞礦業開采公司提供信貸支持,並吸收存款。
很多阿根廷國營公司也通過這些銀行的支持建立龐大的工廠,而不需要耗費國內的資金。
控製通貨膨脹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生產,增加商品供應。
阿根廷剛好是一個工業生產比較豐富的國家。
關稅同盟後,大量的玻利維亞無法生產的商品進入玻利維亞,為阿根廷創造了一個不小的市場。
盡管玻利維亞人口隻有500萬不到,卻有非常豐富的資源,而且阿根廷還反向給玻利維亞輸出了數十萬人。
隨著各種基建工程的推進,普通體力勞動者增加後,飲料的消費也增加了,特別是夏天的時候。
很多食品飲料,啤酒公司的銷售比冬天要好得多。
而且這裡的人口發展潛力其實也很大,特別是南方省份和聖克魯斯省。
聖克魯斯省地勢平坦,靠近亞馬遜盆地,多為平原和低丘,人口占玻利維亞2成左右,氣候條件比阿根廷部分的查科平原還要好的多。
這裡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較多,有明顯乾濕季,氣候可能更濕潤,在農業上更具優勢,有成為大糧倉的潛力。
塔裡哈省屬於亞熱帶高地氣候,和薩爾塔省有點類似,和新華夏的雲貴高原有些相似,整體氣候比較宜居。
這裡四季分明,晝夜溫差較大,白天溫度較為舒適,夜晚氣溫會明顯下降,降水分布比較均勻,但總量不是特別充沛,受季風影響,存在相對濕潤和相對乾燥的季節變化,但沒有像聖克魯斯省那樣明顯的乾濕季分明。
丘基薩卡省的省府是蘇克雷,蘇克雷海拔2800米,是丘基薩卡省的經濟中心,人口有15萬,到真首都拉巴斯約250公裡,因為交通問題,開車要6個小時,南接聖克魯斯省,東連巴拉圭,西通智利,是玻利維亞南部的交通樞紐,也是玻利維亞南方四省最重要的核心城市。
蘇克雷物價水平不高,與阿根廷關係密切,這裡是玻利維亞獨立民族英雄安東尼奧·蘇克雷的出生地,玻利維亞憲法宮,玻利維亞最高法院所在地,著名建築有蘇克雷大教堂。
整個省屬於溫帶和亞熱帶過渡氣候,冬季乾燥寒冷,氣溫較低,有些年份會降到零度以下,夏季溫和,氣溫較為宜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稀少。
波托西省西部高原地區屬於高原氣候,東部低地是熱帶草原氣候的部分特征,但整體以高原氣候為主,高原地區冬季嚴寒,氣溫極低,夏季涼爽,東部低地,溫度相對較高,但不如熱帶地區炎熱,整體降水較少,西部高原更為乾旱,東部低地相對濕潤一些,但也沒有大量的降水。
奧魯羅省屬於高原山地氣候,類似於新華夏的川西地區,省府奧魯羅市海拔約3732米,海拔高,全年低溫,晝夜溫差可達15-20℃,年降水量整體較少,大部分區域年降水量約300-500毫米,屬於半乾旱氣候,部分地區接近乾旱氣候。
玻利維亞各地區自治程度很高,是一個散裝的玻利維亞,玻利維亞的政治危機其實已經非常嚴重,政治局勢也非常緊張。
玻利維亞邊境發展很快,特別是大查科平原北部邊緣,氣候條件還要好於阿根廷的查科平原,屬於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
這裡的農業條件其實很不錯,目前也在進行大規模的開墾工作。
副總理大臣安東尼也多次前往拉巴斯和帕斯總統負責商討發展問題,並多次援助玻利維亞糧食。
不少沒有土地或者貧瘠的地方,更是直接發糧食,不管是大米還是麵粉,隔三差五的發。
阿根廷國家糧食公司成為玻利維亞最大的糧食進口商,為玻利維亞人民提供了大量的糧食,並組織起了新農場運動,幫助玻利維亞土地改革進一步深化。
玻利維亞土地改革加速了玻利維亞農民向阿根廷靠攏。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但是執行真理卻需要大多數人的支持。
科恩內閣已經獲得了大多數南部玻利維亞人的支持,這就是民心。
收買的民心也是民心。
阿根廷的溫水青蛙政策,分化瓦解政策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東部平原區和南部的盆地省塔裡哈省,波托西省,丘基薩卡省,奧魯羅省,聖克魯斯省五個省的經濟目前發展的不錯。
四省屬於玻利維亞的邊緣邊疆地帶,比中心區域居民更擁護玻利維亞統治,但如果是加入阿根廷,那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玻利維亞統一民族陣線作為南方四省的重要政治力量,其實就是阿根廷統一民族黨的馬甲,最近暗中策劃的最有名的一次事件是公投鬧獨立,結果被玻利維亞政府判定違憲而遭到流產,但因此產生的影響至今尚未完全消除。
科恩內閣把玻利維亞的優秀人才天才都選拔進阿根廷體係,本土留下的人就越來越弱,這是一個死循環,難以打破。
玻利維亞也不過是隻有幾百萬人口的小國,誕生的優秀人才還不如一個省多,選拔出去後,剩下的那批人受控製的就進入阿根廷國營工廠,聯合軍,不受控製的就隻能變成農民,普通苦力工,或者離開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的出路和上升通道本來就很少。
南方四省已經是實質上的經濟割據,但聖赫塞要的是整個玻利維亞。
這也是阿根廷的根本目的,如果南方四省和聖克魯斯省都加入阿根廷,那麼拉巴斯那塊地方不加入,阿根廷也賺翻了,但最好是全部加入。
這是一個偉大的目標,如果阿根廷隻要好土地,那不是和智利人巴拉圭人一個水平了。
畢竟阿根廷不是美利堅,隻要好地方不要爛地,這也是玻利維亞人願意支持聖赫塞的原因,他是真心對待玻利維亞窮苦兄弟的。
通過煤鋼共同體,秘密關稅同盟,阿根廷拆除了邊緣四省的關稅,並對四省進行駐兵保護。
四省的發展前景得到史詩級增強,很多玻利維亞年輕人早已見識過阿根廷的繁華,也夢想某一天自己的祖國能發展好。
而且阿根廷對玻利維亞輸出工廠,輸出比索,讓他們有事情可以做,有錢賺,可以上學,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煤鋼共同體的南方大區總部位於塔裡哈省的塔裡哈市,聯合軍總部軍事基地則位於波托西市,除此之外丘基薩卡省的省府則是玻利維亞的法定首都蘇克雷市。
不過玻利維亞的真正首都還是拉巴斯市,除此之外,聖克魯斯省省府聖克魯斯市是玻利維亞第一大城市,也是玻利維亞最大的經濟中心。
阿根廷開始在南方四省和聖克魯斯省修建學校造工廠,要乾啥就乾啥,誰敢反對就乾誰,說建橋就建橋,說修水庫就修水庫,沒人會提反對意見,並開始實際控製南方四省。
國家層麵,利益優先,阿根廷通過穩定投資換取對玻利維亞南部的影響力。
查科農業大開發計劃擴大到玻利維亞南方四省和聖克魯斯省,各種因為開發剩下的工程機械直接送到玻利維亞繼續開發,公路也大量修建,保證了工程建設數量,而且在當地大量招聘工人。
玻利維亞的柏油公路裡程從1960年的約1萬公裡增至1967年的3萬公裡,其中大部分新增公路由阿根廷修建並控製,三大鐵路線也讓南方五省與阿根廷的聯係更加密切。
阿根廷願意真金白銀投資玻利維亞,不像美利堅人隻想撈錢,把這些人當自己人看。
而且進入玻利維亞的公司多數是國營公司,帶著穩定玻利維亞南部的任務,而且能進入玻利維亞的私營公司大多數都是嚴格審核的。
普通或者口碑差的阿根廷公司根本不被允許進入玻利維亞,免得激化矛盾。
一個個大型國營工廠成為當地經濟中心,獨立王國,保安部隊也都是當地招募,必要時候就是一支支部隊。
這些國營工廠大多數從事礦產和化工,重工業,建築業,工人有一半以上在玻利維亞招募,算是十分辛苦的工作。
這些工地的建築工人數量都很多,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從阿根廷運過來的水泥,鋼筋,還有各種商品,通過公路一車一車的運輸過來。
一開始很多工地建設高壓電塔,從阿根廷送電過去,邊境地區的電相對寬裕,所以送電到玻利維亞也比較常見。
很多工地有了電後,就有一車車的貨車開始運輸冰箱這種電器,冰茶飲料、冰汽水和冰啤酒最受歡迎,是休息吃飯時重要的降溫神器。
他們早已取代了馬黛茶的地位,而各種品牌的香煙則是硬通貨,驅散著工作得到苦悶。
玻利維亞很多工地實在是太熱了,乾活後連底褲都是濕的,不喝冰啤酒根本沒胃口吃飯,去除身體上的疲憊。
一個個穿著馬甲戴著安全塑料帽子的工人,在工地飯堂上說說笑笑,其中有白人阿根廷族也有說著蹩腳西班牙語的印度裔阿根廷族,還有膚色棕褐色的玻利維亞人,他們一起組成班組,在工地上乾活。
一些去暑的藥物也非常受歡迎,就算如此也有不少工地工人死亡。
玻利維亞的天氣更熱,各種飲料啤酒就變得不可或缺,一座座發電站建立起來後,南部四省也越來越融入阿根廷。
比如塔裡哈市的發展,得到了幾個阿根廷城市的支援,發展速度比起拉巴斯和蘇克雷都沒有差距,成為玻利維亞南部重要經濟中心,修建了直達奧蘭市的鐵路,與聖克魯斯市的鐵路也已經完全連接起來。
塔裡哈市目前擁有不少阿根廷人在這裡工作,阿根廷教育部幫助援助建設了塔裡哈工業大學和塔裡哈大學,塔裡哈市成為玻利維亞南方的教育中心。
類似的受阿根廷影響的還有聖克魯斯工業大學,波托西工業大學,蘇克雷工業大學,基本都是由阿根廷教育部進行建設,參與管理。
善戰者攻心為上,當初帕斯向聖赫塞尋求幫助的時候,就有了這一天。
特別是這裡有鐵礦,奧蘭鋼鐵公司在這裡設立了鐵礦開采部門,雷霆礦業在這裡開采銀礦。
塔裡哈附近還有油田,阿根廷國家石油公司設立了勘探部門,新開發的凱瓜油田有玻利維亞最大的油田之一,玻利維亞國家石油公司進行了聯合開采。
東部的蒙特斯市的薩南迪塔是重要的石油開采和提煉中心,阿根廷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收購了這裡的油田。
帕斯總統的權力逐漸縮小,配合阿根廷進行了全麵的經濟改革。
玻利維亞軍隊曾經多次發動起義,但均被聯合軍隊瓦解鎮壓,最後解散了,後來這群年輕人就被拉攏了。
聯合軍還參與剿滅土匪,黑幫,幫助推進土地改革,民間口碑越來越好。
國家糧食公司在聯合軍的配合下,土地改革進一步深化。
科恩內閣通過留學計劃拉攏了最有創造力最能學習的優秀年輕人,又通過聯合軍和聖克魯斯軍隊拉攏了最具備戰鬥力的普通年輕人,南方經濟大區則拉攏了最具備商業嗅覺的年輕人,各大阿根廷公司還把工作的年輕人納入統治體係。
聯合軍隊戰鬥力和裝備已經和阿根廷二線部隊看齊,所有玻利維亞籍軍官都在布蘭卡軍事指揮學院和阿根廷國家軍事學院學習過,還有一部分高技術人才在布蘭卡炮兵學院學習。
兩大軍事學院培養了阿根廷大部分中高級軍官,如今也在培養玻利維亞軍官,並為士兵們提供學習的地方,如玻利維亞南方軍事指揮學院實際上就是布蘭卡軍事指揮學院的分校區,聖克魯斯軍事指揮學院由阿根廷國家軍事學院負責援建。
他們和阿根廷軍官一起學習,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大多數支持兩國統一思想,重現大拉普拉塔榮耀,並開始熱切的稱呼玻利維亞為北阿根廷,就如同德意誌帝國的東普魯士,是阿根廷的遺落領土。
而布蘭卡炮兵學院出來的幾乎都是技術人才,必須數學很好,當初在最慘烈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炮戰中發揮了功勛作用,不少優秀炮兵晉升上去。
布宜諾斯艾利斯炮戰,一晚上就消耗了差不多2000噸炮彈,一字排開讓國防軍見識到了防務軍強大的後勤實力,最後幾乎沒有遭遇什麼抵抗。
布蘭卡炮兵學院的前身掛著的布蘭卡高等專業學校的牌子,依靠布蘭卡理工大學招收軍校生,當時還叫布蘭卡工學院,學習數理化與工程基礎,後兩年轉入軍校進行戰術訓練與實彈操作。
當時還有另一個炮兵學校則是依托布蘭卡大學組建的,對外的牌子是布蘭卡防務高等專科學校,後來改組成立布蘭卡工程學院。
當時的防務軍擁有一支強大的秘密炮兵部隊,是可以改變阿根廷歷史進程的力量。
而且他們學習了到底是為什麼而戰鬥,聯合軍的士兵們除了膚色有所區別,在麵容上和阿根廷防務軍也越來越像,
他們內心的思維方式變了,對自我和世界的認知不一樣了,甚至連思想都開始變了,不少防務軍士兵已經參與加入玻利維亞統一民族陣線,這是阿根廷統一民族黨的秘密分支。
聯合軍隊已經有了那種文明之師的感覺,新參軍的玻利維亞士兵與聖克魯斯軍隊一起,在玻利維亞的波托西軍事學院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很多玻利維亞士兵入伍後的第一課,就是從站軍姿,踢正步開始,從穿衣服到整理內務,都全麵學習阿根廷防務軍。
阿根廷並不想打仗,幾乎可以確定有一半以上的幾率失敗,那恐怖的後勤比起阿富汗還要麻煩,而且能夠和平演變就沒有任何必要發動一場必然失敗的戰爭。
阿根廷改為2年製兵役後,陸軍士兵規模有所減少。
男性代表一個族群的政治和軍事力量,隻需要阿根廷控製了足夠多的玻利維亞男性,那麼兩國合並都是非常簡單的事情。
如今玻利維亞三支最重要的軍隊有兩支屬於阿根廷控製和影響下。
玻利維亞人的母國文化太弱勢了,他們現在完全擁抱阿根廷文化。
阿根廷開始用糧食控製玻利維亞,而且不停的調解玻利維亞內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現在很多部落的緊張氣氛緩和了下來,基本上都是化敵為友。
玻利維亞人也種植糧食,但大多數地方產量不高,現在更多的是種植各種經濟作物,如高原煙草的利潤就很高,由幾個大型煙草公司收購。
文化改革後,阿根廷文化作品像井噴一樣迸發。
特別是教育大改革後,阿根廷教材水平直線飛升,而且全社會普及,比起原先的質量提高的不是一點半點,整個社會的文化素質都在提高。
這就讓教育世俗化,普及化,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文學作品中,全國報刊迎來大發展,印刷作品規模幾乎比5年前增長了10倍以上,雖然有很多質量不行,但規模提升上來後,優秀的也很多。
阿根廷化越來越明顯,教育重視程度,家庭文化,移民文化融合,形成了更加豐富多彩的阿根廷文明。
將主體民族都占據阿根廷絕大多數,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不管是南疆還是北部,他們都被統一為阿根廷民族。
新移民在亞洲除了華裔,波斯灣裔,其他的已經嚴格卡死,印度裔,孟加拉裔除了女性移民比較放開,男性移民難度都在加大。
整個國家的宣傳風氣越來越務實。
祖國強大了,沉默的大多數阿根廷人也慢慢敢於發表自己的愛國情懷了。
他們開始勇敢的和試圖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發展的人做鬥爭。
在平定新軍部叛亂的表彰會上,不僅有士兵,還有大量的平民,警察廳,甚至新移民,聖赫塞盛贊他們的勇敢,並給予他們表彰,有一部分年輕人還獲得了提名進入大學,文官的考試資格,得到了培養。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叛國者了,一定要出重拳。」
各大情報機構迅速逮捕了一批叛亂的組織者。
以前阿根廷一個混亂的國家,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混亂,還是思想和文化上的混亂。
有很多移民者又離開了阿根廷,但更多的人又來到了阿根廷。
現在出現了一位偉大的領袖,越來越多的人團結在他身邊。
這個人正是聖赫塞·科恩,阿根廷有史以來最強大的內閣總理大臣。
一個國家的強大,從來不取決於它能不能留住所有人,而在於它本身是不是一片能夠源源不斷產生希望和機遇的熱土。
在這裡,可以成就自己的人生。
一個國家的崛起,靠的是自身的努力,而不是依賴外來人口。
科恩內閣早已改變思路,發展真正的阿根廷民族,就是靠著職業教育。
阿根廷三年製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規模越來越多,全國已經超過了600所,大量的職業學校由培養學校改造而來,一開始很多是新移民參加的,後來隨著義務教育學生增加,大量的學生是無法上普通高中的,職業學校就遍地開花了。
新移民,特別是是低技能勞動者麵臨語言和技能壁壘,職業學校作為融合工具,既提供職業技能,也承擔文化適應功能。
平均每個職業學校一屆學生500人到1000人,每年可以為阿根廷工廠培訓25—30萬具備基本技能的工人。
這些年輕工人直接填補了製造業、建築業、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崗位缺口,降低了企業用工荒風險,同時提升了產業整體生產效率。
教育部甚至開發了大量的口號宣傳參與職業學校的好處,保證社會上不會有大量的閒散人員,這些學校對接工廠,保證這些人隻要認真學習,就不會缺乏工作。
通過職業教育到就業保障的強關聯,快速減少了社會無業青年群體規模,降低了犯罪率與社會福利負擔,通過人力資本投資推動經濟增長。
所有阿根廷職業學校隻學習西班牙語課程,教授數學,歷史,科學,工程技術,還有專業知識。
這些職業學校還承擔著改造阿根廷民族的作用,大量使用軍事化管理模式,還灌輸阿根廷大一統思想,提升整體民族認同,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阿根廷的農村也正在發展出屬於阿根廷人的農耕文明,形成以家庭農場和大型農業企業並存的混合模式。
融合了歐洲移民的傳統農耕方式與本土高喬人的農耕遊牧文化,梯田的垂直灌溉係統和大平原的機械化,都變得越來越完善。
甚至連水稻種植都開始本土化了,因為越來越多的人吃大米,全國水稻產量更是達到了1000萬噸,成為全球主要的大米生產國。
而種植水稻比小麥要辛苦多了,特別是機械化不夠普及的地方,但因為查科平原水熱同期,新水稻比小麥高產,水稻種植麵積持續擴張。
目前主要集中於阿根廷東北部地區,拉潘帕省和其他南方省份的水稻種植受製於水源問題降低很多。
整合阿根廷一國的資源集中起來,推進重工業化,其它輕工業則處於放養,給予一定的政策。
阿根廷農民對土地的依賴和尊重,形成了獨特的土地即身份觀念。
農村與城市的經濟聯係變得更加緊密。
城市有職業技術學校,農村就有農業技術學校,這些農業技術學校依托全國50多個農業大學和農學院建立起來,不僅培養各種農業技術,也宣傳各種阿根廷民族思想。
農業學校和各地教堂合作,將高喬人的騎馬、放牧、烤肉習俗從邊緣文化提升為國家象征,如阿根廷族高喬文化遺產日,並將高喬服飾納入職業學校禮儀課,同時推廣本土作物崇拜,建立小麥和玉米的豐收儀式,將農業生產與民族精神綁定,增加國家文化認同。
移民局的人篩選合適留下來的人口,並把他們生的小孩變成真正的阿根廷人,大量新移民文化融入阿根廷民族文化。
如今阿根廷人的生育率,已經不太需要那麼多新移民了,更需要的是優質移民。
現在的阿根廷可真的算得上是人丁興旺,人才輩出,隻有自己培養的人才才是走向繁榮的正道。
阿根廷正在被建設成這樣的希望之地,建立了一個可靠的,能持續運轉的優秀製度。
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為這個國家的崛起而奮鬥,他們為工業化解決實際問題,把握時代發展脈搏,並且創造了巨大價值。
阿根廷如飢似渴得到吸收各種人才,讓華裔科學家深度參與阿根廷的軍工科研項目,並讓他們成為總工程師,這為阿根廷軍工行業迎來了全新的改變。
讓印度裔和歐洲裔的工程師參與到國家建設,並培養越來越多的本土人才。
讓越來越多的阿根廷年輕人在學校裡學習最新的理工科知識。
民間出現了各種宣傳聖赫塞的文學,英雄史詩出現。
新首都聖馬丁市,一大批國營公司已經開始入駐。
北部生物科技園,占地20平方公裡,已吸引12家跨國藥企設立區域研發中心,全阿根廷的重要醫藥公司均宣布成立子公司入駐。
西部航天產業園,規劃麵積28.6平方公裡,全阿根廷的大型軍工防務公司都參與其中。
東部電子科技產業園,占地60平方公裡,規劃20個工業區,可以滿足數百家大型工廠入駐。
南部產業配套區,規劃建設國際人才社區,提供教育、醫療等配套服務。
都城的核心區建設處處充滿了阿根廷文化,主要設計師都來自於阿根廷本土,並與國際著名設計師事務所合作。
所有的高樓,大廈,都嚴格按照規劃建設。
這座光是建設就花費超過10億美金,發行了第3次國家建設債券。
前後有3000家公司參與其中,把新聖馬丁市建設成一座工業科技城市,擔負著阿根廷科技變革的任務。
聖馬丁市的阿根廷民族英靈殿與阿根廷民族博物館,阿根廷民族英雄紀念碑,阿根廷國家歷史博物館,聖馬丁紀念堂,羅薩斯紀念館,烏爾基薩紀念館,貝爾格拉諾紀念館,玻利瓦爾紀念館,米特雷紀念館,一起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廣場,占地超過66萬平方米的阿根廷國家廣場。
何塞·阿爾道,胡安·巴爾卡塞,弗朗西斯科·卡瓦洛蒂,貝爾納迪諾·裡瓦達維亞等眾多阿根廷優秀領導者也被列入民族英雄博物館。
並準備將一些阿根廷國內城市更名,紀念這些在阿根廷國家統一過程中具有重要貢獻的人物。
新阿根廷國家廣場成為重要的建築物,規模遠遠超過五月廣場,麵積是五月廣場的20倍之多,構成聖馬丁市城區中軸線。
廣場的規劃深蘊儀式感——以中間的七月九日大道為中軸線,向南北延伸出開闊的景觀帶,兩側對稱分布著阿根廷最具象征意義的建築群。
新國會建築駐地,巨大的阿根廷國旗,與阿根廷統一民族聯盟旗幟一起在這裡升起。
左邊是血色的聯盟旗幟,右邊則是藍白色國旗。
新內閣總理大臣官邸,新內閣官邸,新統一民族黨總部駐地,總統府官邸,愛國統一民族陣線官邸,全國軍事委員會駐地,新國防大廈駐地等大型建築相比。
貝爾維爾核心城區是原先舊聖馬丁市區的南邊緣,現在成為新聖馬丁的核心城區北部,也是主要建設地區。
南部的查鬆區的綠化建設工作也做的很好,成為主要的近郊區,成為聖馬丁市的高端居住與休閒區。
南部的拉卡洛塔區建立了一個新的超級大水庫,被命名為羅薩斯湖,麵積比聖馬丁湖更大,達到了68平方公裡。
大型湖泊改變了聖馬丁市的微氣候,也為城市居民提供了足夠的淡水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