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同意(1 / 1)
理番衙門的事情,朱允熥寫成一封書信,讓人送回去給朱元璋。
這個衙門想要成立起來,還是要得到老朱的同意,正常來說這個衙門,是屬於禮部的。
寫完了,在第二天早上。
朱允熥讓人把那些部落的部長,全部集中起來。
其實烏格齊、浩海達裕、索林等人,能在北元朝廷裡當官的,都是一部的部長。
草原上麵,有著嚴格的等級製度。
普通人除了放牧,隻能當奴隸,不可能成為朝中官員。
可以當官的,基本是貴族,部落的首領等等。
這些人全部被朱允熥聚集在一起,走進軍營的時候,他們的心裡忐忑,不知道接下來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麼。
他們怕死,那是肯定的。
誰會不怕死呢?
等到他們都來了,朱允熥把理番衙門的事情,簡單地說了說。
要把他們,全部打散。
從此以後,北元再無大汗。
各個部落,自己管自己的事情。
那些部落全部被理番衙門管理,還要讓理番衙門安排人進去幫忙監督等等。
這些內容一出,他們所有人,都是呆滯了。
誰都想不到,朱允熥還能想出如此方法。
他們本想著,既然大明不殺自己,那麼等到明軍一走,未來一切照常,現在根本不給他們機會。
大明這是準備,真正的控製他們,和以前不一樣了。
隻不過,那些部落的首領聽了,和被殺了對比,覺得好像也還行。
回去自己的部落,處理自己的事情,以前不也是這樣?
唯有額勒伯克的想法不同,他可是大汗,整個草原身份地位最高的那個人。
現在變得成為一個部長,和浩海達裕他們一樣的身份,你認為這樣合理嗎?
額勒伯克心裡不安,卻也不敢提出來。
朱允熥把他們的反應,全部看在眼裡,又道:「我不是和你們商量,而是通知你們要這樣做,當然你們也可以反對,以及退出我的理番衙門管理。」
他們所有人,全部不敢說話。
有人的心裡,肯定是想退出的,但誰敢主動提出退出呢?
若是在這裡提退出,恐怕連軍營都走不出去。
把他們殺了,再立一個聽話的、新的部長,對大明來說,是件很簡單的事情。
朱允熥又道:「你們都不說話,就是默認了,我當你們答應了。」
他們依舊沉默,給人一種,確實默認了的意思。
朱允熥又道:「從現在開始,你們草原,再無大汗,各自回去,管理好自己的部落,另外我也不會讓你們吃虧。」
聽到不會吃虧,他們瞬間感到好奇。
但大明精明得很,特別是這個皇太孫。
真的願意,給他們帶來好處,而不是想著坑他們?
朱允熥說道:「我會全麵開放,和你們通商貿易,你們需要的東西,大明會賣給你們,同樣你們的牛羊等,草原的特產,也可以賣到大明。」
聽到全麵開放貿易,他們所有人都愣了一下,隨即眼神變得狂熱起來。
他們在草原,什麼都缺少。
特別是布帛、糧食、鹽等生活必需品,全靠進口大明。
以前朱元璋為了打擊草原,不是斷了貿易,就是減少相關的供應,他們現在隻能通過走私的商人,得到這些生活必需品。
但走私的特別貴!
如果開放貿易,他們可以隨意交換。
絕對是好的。
還能賺大錢!
這是好事!
一個叫做哈剌兀的部落部長問道:「請問殿下,是真的嗎?」
朱允熥說道:「我能公開和你們說,自然是真的,你們大可以不相信,並且直接離開。」
哈剌兀說道:「相信,我們相信。」
烏格齊說道:「殿下,我們願意聽從安排。」
「我們都願意,聽從殿下的安排。」
其他部落的首領,紛紛如此開口贊同。
到了這一步,他們沒有別的辦法,不聽從就是死。
先聽從了,以後會發生什麼,以後再說。
看到他們這種反應,朱允熥微微點頭,隨即目光落在額勒伯克身上。
「這位大汗,你不同意?」
朱允熥看到額勒伯克沒有表示,他正準備,換一個願意聽從的人。
額勒伯克忙道:「同意,我也同意,請殿下隨便安排。」
朱允熥說道:「同意了,就好,你們回去後,做好準備,把以前的那一套,全部丟掉,然後到北平登記記錄。」
「理番衙門,我還沒成立。」
「但早晚會成立的,先登記好了,將來成立後,就能馬上進行貿易,直接開始通商。」
「你們也別想著,在這裡先敷衍我。」
「回去了再反了我,把之前答應的,全部推翻。」
「或者不去北平登記。」
「若是如此,後果自負。」
一句後果自負,朱允熥說得還是殺氣騰騰。
他們聽了,背脊發涼,連忙說不敢。
這樣的後果,他們承擔不起來。
哈剌兀又道:「請問殿下,通商的地方,在哪裡?」
朱允熥說道:「初步設立兩個,一個在北平,一個在山西靠近河套,我會號召大明商人北上的。」
江南地區的商人,都在朱允熥控製之中。
讓他們帶著貨物北上,他們是絕對願意的。
隻要能賺錢,那些商人什麼都敢做。
聽到有兩個,還分開設立,考慮到地域廣闊的原因,那些部長覺得可行,再一次表示願意,沒有其他問題。
朱允熥看到他們的配合,大概是出於怕死。
不過怕死是很正常的,他們不怕,朱允熥才覺得不對勁。
隨後,朱允熥讓他們離開。
應該吩咐的,都吩咐完了。
接下來對那些武將,再吩咐兩句,讓他們繼續帶兵,駐紮在草原上巡視,如果遇到有人反抗,抗拒不從,直接滅了。
再把理番衙門,宣傳出去。
告訴其他,沒有在這裡的部落。
或者一些小部落。
從此以後,大明要控製草原。
他們全部都要接受,大明理番衙門的治理,然後去北平登記。
最重要的是,宣布通商。
他們草原人,可以直接和大明進行貿易,再也不用理會那些走私的商人等。
先把消息,全部傳出去。
才能帶動他們的積極性,願意歸順大明。
給它們,看到了希望。
至於文化入侵,進行同化等操作,以後再說,先把經濟處理好,束縛著他們。
經濟手段,是前期的首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