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交予天定如何?(1 / 1)

加入書籤

耶律課所求是一個「權」字,而在劉銘口中就成了「索要」。

雖然意思都差不多,但後者的諷刺意味更大。

而接來下劉銘就要證明他有諷刺人的實力了!

劉大使如支離弦般的箭一樣沖到了耶律課身旁一親衛邊上,口中沒有多言,對於「叛賊」他又何須多言?

那甲士也是軍中精銳,反應迅速,麵對突如其來的危險,他很快就反應過來,腳步後撤,身體前傾,欲圖擋住劉銘...

但怎麼可能擋得住!

劉銘借著慣性將他撲倒,然後砂鍋大小的拳頭如雨點般落下,砸在這叛賊臉上!

一拳下去臉上就已經烏青一片,兩拳下去,口鼻處就已經有鮮血流出,三拳,四拳...

看架勢,劉銘是打算在耶律課眼前把他的貼心手下活活錘死。

這拳也是打給那些作壁上觀的遼國君臣們看的。

既然你們不乾事,那大宋幫你們乾!

誅殺逆賊!

要是真讓劉銘辦到了,遼軍君臣們也沒話說,隻能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

那甲士死了了白死,真論起來,劉銘誅殺逆賊,也是變相地保護了蕭太後,有救駕之功。

宋遼第一屆和平大使頒給了王繼忠,這第二屆和平大使怎麼也得頒給他...

大遼的感謝從不輕易說出口,所以他就不能死!

很快在耶律課的吩咐下,就有數個甲士過去幫幫場子。

也不敢明著對大宋使臣動手,大宋十萬大軍可在澶州城外等著一個好結果呢。

而宋使被遼人圍毆顯然不是一個好結果。

隻能壓上去,一點一點地把劉銘擠到營帳邊上,不好對他動手。

而劉銘手上沒有什麼攻擊性武器,遼兵身上卻穿著甲胄,他的突然發作頓時成了小兒玩鬧,先前的豪言壯語也就成了說出來的笑話,沒有一點威懾力...嗎?

不知何時,劉銘的手上就多了一個骨朵,小巧玲瓏的圓頭在他手上有了莫大的殺傷力。

「耶律課你膽敢破壞兩國盟約,已經不是一般的逆賊了,必須得出重拳!」劉銘惡狠狠地說道,骨朵攥得緊緊的。

四處揮動,沒人敢硬接劉銘一下,以劉銘為圓心,以手臂為半徑的一塊空地就被他給清理了出來。

「劉大使,您冷靜一下...」韓德讓不再做壁上觀開口勸道,總不能讓劉銘在他們麵前把大遼兒郎給錘死了吧?

「冷靜,我如何能冷靜?」劉銘可管不了那麼多,一骨朵砸下,砸破了一旁的茶桌,順帶當了一回「桌麵清理大師」,桌上的茶杯、碟子什麼全部掉在地上,摔得四分五裂...

動靜有些大了!

突然,營帳的門被撞開,另一支裝備更精良、氣勢更旺盛的軍隊殺了進來,但進來之後,帶頭的將領卻是有些傻眼了。

營帳內現在是個什麼情況?

劉銘猜得沒錯,這一切是耶律奴瓜提前做的預謀,在耶律課發動「政變」的時候,另一批甲士就在營帳外候著,就等裡麵弄出一些特定的動靜之後,就裝模作樣地沖進帳中護衛太後。

一切都朝著計劃進行,但出了劉銘這個「變數」!

現在該怎麼辦?

危機之時,還是耶律課反應最快,大吼道:「控製住劉大使!」

得了吩咐的遼軍齊刷刷地向劉銘奔去,一瞬間,他們就完成了官兵到叛兵的身份轉變。

再然後...

地上就躺了十幾個捂著手哀嚎的遼兵,剩下人再不敢靠近,持有刀、持槍,甚至有人拿出了弓箭對著劉銘,仿佛劉銘下一刻再有異動,就要把他射成刺蝟。

現場氣氛更加緊張了,事情轉變得太快,短時間內,就連韓德讓都不知道該怎麼樣才能讓耶律課下台。

劉銘出什麼閃失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宋副使不能出散失!

他的身份太敏感了!

氣氛烘托得差不多了,劉銘淡然一笑,看向了耶律課:「課都指揮使...您心為大遼,行為偏激了些,我不挑你的理。」

政治作秀嘛,搞得誰不會似的,似乎觸摸到事實真相的劉銘暴起發難就是想通過事態的發展驗證他的猜想。

另一股勢力的介入總得有啥提醒...比如說摔杯為號!

果然劉銘才下餌就把魚釣上來了,他猜對了,這就是一場政治作秀,遼人不敢真的對大宋動手,既然如此...

就不要怪他給遼人埋雷了!

朝著韓德讓看了一眼,對他淡然一笑,目光落在遼國皇帝耶律隆緒的身上對他看了一會兒,最後再看向耶律課:

「大宋隻問一句話:大遼天子可知此事?」

「課一力為之,看不慣爾等的跋扈,與天子有何乾係?」耶律課冷冷地說道,手放在刀柄上,看著壓迫感十足。

耶律隆緒是真不知道此事,但就算知道了,也絕不能說他知道!

天子是國家意誌的代表,天子決定的事就是大遼決定的事,可比耶律課的「一時沖動」要嚴重的多。

劉銘等的就是他這句話:「既然這...逼宮...政變...造反!」劉銘說的罪名一個比一個嚴重。

「是由課都指揮使您一個人決定的,那您提出的理由,大宋不能接受!」

耶律課麵色陰沉如水,營帳內的將士也配合著大吼一聲:「殺!」

這麼久了,動靜這麼大,還沒有政府軍過來「平叛」,就算是傻子,也該琢磨出幾分不對勁了。

「課都指揮使,您威脅我,威脅我們這些宋使沒用!」

「您代表不了大遼,就算宋使按照您的意誌在盟書上簽字那也做不了數,既然如此...」

「此事不由天子定也,那我們就交予天定如何?」

劉銘經過一係列鋪墊也是終於說出了自己的謀劃。

遼國...政治生態有些特殊。

皇帝耶律隆緒三十四歲,就連皇位都坐了二十年,但他真的坐穩了皇位嗎?

皇權一直牢牢地握在蕭太後手上!

任何大事都隻經過了他的耳朵卻沒經過他的大腦。

像今天這種關係到兩國關係的大事,他作為遼國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竟然毫不知情!

沒地位,沒權力啊!

而這和皇帝的身份不符!

嗬,有些事不上秤沒有四兩,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

劉銘鋪墊了這麼久,那句「此事不由天子定也!」就是說給耶律隆緒聽的。

前一個遼軍元帥是他弟弟的親信,現在的遼軍元帥又不把他當回事...

蕭太後五十好幾的人了,以皇帝的平均壽命來估計,已是半截脖子埋黃土,沒幾天可活得了。

不出意外的話,蕭太後死後,耶律隆緒就會掌握遼國的最高權力,而到那時!

這些不尊重天子的逆臣,他會怎麼處理呢?

劉銘此舉是想在遼國皇帝心中埋根刺,至於那根刺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交予天定也!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