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你這綁法不對!(1 / 1)

加入書籤

話才說出口,劉銘就後悔了。

在大宋混了也有一段時間了,但常常接觸的是軍中的那群臭丘八,在戰場的強壓刺激下,開一些無傷大雅的玩笑反而可以沖淡戰場上緊張的氣氛。

但這兒不是戰場,眼前這個小郎君也不是軍中的臭丘八,文文弱弱的,一看就知道是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乖乖崽。

好好地坐在馬車裡,但路上突然出了車禍,本來心中就不好受,剛得到開封市民的熱心幫助,轉頭冷嘲熱諷就撲麵而來。

這是什麼意思?

臭外地的,跑咱們開封要飯來了!

果然,「哇」的一聲,那小郎君就哭了出來。

周圍人的目光如噴火似地灼燒在劉銘身上,饒是以劉銘的臉皮厚度,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短短一句話就讓開封市民的風評斷崖式下跌。

還好今日帶上了硬襆頭,遮住了他的主要特征,暫時還沒人直呼他的大名,不然...

以前他是在澶州浴血奮戰,維護國家利益的大功臣,現在他是居功自傲、恃強淩弱的混賬衙內。

名聲臭了,等著被禦史台彈劾吧。

於公於私,劉銘再不能坐坐在馬背上看戲,麻溜地翻了下來。

從懷中掏出手帕,擦拭著晏殊臉上的鼻涕和眼淚,笑著安慰道:「小郎君,某不是故意的...」

眼神中滿是歉意和關心,但晏殊在哭喊之餘瞟了劉銘一眼,三分薄涼,三分譏笑還有四分的漫不經心。

哭得厲害了。

周圍人越來越多,晏殊的哭喊聲漸漸小了,他已經十四歲了,是撫州神童,來參加特科殿試的,自古可沒聽過靠哭鼻子就能考過殿試的進士!

哭聲漸漸轉化為小聲抽泣,但心中的委屈卻沒有少上半分,反而愈發濃厚。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這郎君長得俊俏,馬也好看,不知是哪家的衙內,竟做出這種事來...唉~」

聽著周圍人的竊竊私語,劉銘也有些急了,先站起身來,幫晏殊遮蔽了大多數好奇的、幸災樂禍的目光。

小孩要臉。

同時四處張望著,想找些什麼吸引圍觀百姓的目光,先糊弄過去。

最後的目光落在了地上那匹口中哀鳴聲越來越小的馬身上,旁邊的馬夫已經無力地跪坐在地上,眼神中滿是對未來的迷茫。

「這馬綁得不對!」劉銘突然喊道,手指地上側翻的馬車,圍觀群眾齊刷刷地望了過去。

前世的劉銘和馬扯不上半毛錢的關係,但這一世!

澶州知州何承矩贈他寶馬,相當於送了一輛蘭博基尼送給了他,還是全市獨一無二的那種。

事後也沒有回收,這輛蘭博基尼...寶馬珍珠跟著他在澶州城下征戰不休,助他拿下了不少的人頭,感情就漸漸培養出來了。

既然有感情,那對自己愛馬的養護劉銘也不會掉以輕心,每日的精飼料沒少了它半分,偶爾還在係統商店裡麵買幾根胡蘿卜給珍珠當零食。

各種書籍也看了不少,比如《母馬的產後護理》、《好馬是怎樣養成的》、《成為千裡駒的100種方法》...

期間劉銘就偶然看到一篇《古代老司機如何開車》,左顧右盼,悄悄地拉上窗簾打算一觀大作,結果發現那是本和馬車綁係方法有關的書。

唉~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但幸運的是劉銘不死心把那篇論文從頭到尾完整地看了一遍,還是有點收獲的,知道現在大宋的馬車采取的是胸帶式係駕法,此法對馬的氣管有壓迫。

馬兒跑得越快,氣管受到頸帶的壓迫就越嚴重,使不上勁來,速度就更慢。

所以馬兒跑得越快,速度越慢!

(天才!難怪他手下有沈磊、邴浩這樣的臥龍鳳雛,優秀的人往往是相互吸引的。)

原本劉銘心中記得此事的,但後來忙著和遼人開片給忘了!

現在想起來...也不算太遲!

「有戲!」看著周圍圍觀百姓驚愕的目光,劉銘心中一喜,趁熱打鐵說道:

「這係法不對,一條帶子束在馬胸前,壓迫了馬的呼吸,槅直接安在馬的脊背上,跑得越久磨得越狠,把肩背都磨破了,這才使馬兒受驚,把腿給摔斷了!」

「小兒狂言!」最先做出反應的地上的馬夫,他的神情相當憤慨:「小人趕車多年,對馬比自己兒子都要盡心許多,怎麼會不知道綁法?而且自古以來,哪家的馬車都是這麼綁的...」

馬夫的聲音越說越小,說得他自己都覺得底氣不足了,手摸上馬肩背上的傷口,傷在馬身,痛在他心。

如果他真知道綁馬的話,怎麼會把馬兒乾成消耗品?

周圍人的目光很快就從劉銘和晏殊身上轉移到地上躺著的馬兒上,肩背那一塊的皮毛早被磨沒了,血肉模糊。

「果真如這小郎君所言,這馬的肩背擦著了,難不成真和綁係之法有關係?」人群中傳來竊竊私語。

「應該是吧?我家也有一輛馬車,拉車的馬每過那麼久肩背那兒就傷了。」有百姓回道。

「哦?」這話引起了身旁人的興趣,「那郎君你家是如何解決這件事的?」

「簡單!」那人一點都不吝嗇:「等拉車的那匹馬傷了後,換一匹就好了。」

「切~」圍在那人身邊的百姓一下作鳥獸狀散去,還以為他的狗嘴裡麵能吐出什麼象牙呢!

晏殊也停止了抽泣之聲,被劉銘吸引去了注意力。

今日的車禍原來是馬車的綁法不對,讓馬兒受了驚,這叫事出有因。

不是他倒黴,和開封犯沖。

雖然遇到這種小概率事件,自己確實挺倒黴的,但至少可以稍微推卸一下責任,心裡好受了許多,而且...

那個講話的人...他能一眼發現問題,是不是也有解決辦法?

若有的話,四舍五入一下,他晏殊也算是參與到一件改變萬萬人生活的事件中去了。

禍事反倒成了好事!

「小郎君,每家的馬車都是這麼綁的,難不成你還有別的法子?」

有不認識劉銘的,出言質問道。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