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一條神奇的天路(1 / 1)

加入書籤

大宋景德三年九月十三日,這一個半月以來,開封的日子過得還算平靜。

寇相公在朝堂上對王欽若發難,可惜準備不足,以失敗結尾,又重新開始積蓄力量。

「申宗古事件」使王欽若認識到了「如日中天」的寇準並非金身不敗,扳倒他的的可能有,而且很大,但不是現在。

趙恆忙著和愛妃在宮裡麵造小人呢,沒空答理朝堂上的紛紛擾擾。

見著寇準老實,沒給他添什麼亂子,甚至還和顏悅色地誇獎了他兩句。

「牛夫人」又要變成當初的「小甜甜」了。

朝堂大佬們忙著流放自己的政治對手,劉銘在龍衛也沒有閒著,趙恆可給他撥了足足三百萬金的研究經費,不弄點什麼出來,怎麼找趙恆要更多的研究經費?

大宋未來的生機,在軍隊裡麵醞釀出來。

於是在經過兩個多月緊張刺激的研究之後,一塊硬邦邦的「石頭」便擺在劉銘麵前。

衛明眼中充滿了疲憊,他同時負擔著「製作神臂弩」和「研製水泥」的工作,神臂弩那還稍微好點,隻要教工人製作就行了,不必讓他們弄懂原理,還有袍澤幫他分擔一二。

但水泥的製作有點麻煩,每天忙得像個陀螺一樣。

說道:「劉廂主,您說的那東西我們做出來了,用水和出來,並且幾種粉末混合起來看起來就像一大團泥巴,我們暫且將它命名為『水泥。』」

「此物凝固之後,硬如石塊,還可以叫它『水石』。」

衛明說罷,掏出一塊成品放在劉銘的桌案上。

劉銘接過看了看,說道:「還是叫『水泥』吧,說著順口些。」

「樣子確實不錯,能否大規模生產?」

衛明答道:「混合數據什麼的都記錄了下來,若是要生產也簡單,多建幾個窯子就是了。」

這時,有將士對劉銘的行為表示不解:「劉廂主,咱們為何要做這水泥出來?軟趴趴的東西在太陽下晾曬幾天後,就變得如石塊一樣硬...但石塊不很常見嗎?」

在他看來,這所謂的「水泥」就是費老大功夫做出來的一塊石頭,這石頭開封城外多得是的,要是缺了,撿幾塊就是,弄個「水泥」出來...

這不純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這廝一臉的不以為然。

劉銘最先弄出來的神臂弩就是用做軍工的,這「水泥」做出來,部分將士想當然地將它視作軍工用途,但思來想去...「水泥」好像和軍工...

他們唯一能想到的用途就是做成水泥塊配合著拋石車往敵人城牆上丟。

將士們對水泥的質疑很正常,每當新鮮事物出來時,質疑總是如影隨形。

劉銘正欲解釋,但在大宋,還是有慧眼識物的人的,有服過徭役的將士洪澤先一步說道:「石頭開封城外多得是,但你可見過連成一片,一眼望不到邊的石頭?沒那麼大塊!」

他是做出「水泥」的最大功臣。

「而水泥就可以做到這一點...可以用來修路,這是絕佳的的材料!」

「現在的官路...製作復雜,路上需碾壓,而且還得多次碾壓。」

「說得好聽,官路本質上不還是土路?壓得再緊,也是土做的。」

「一但下雨...多沖得幾次,街道都成了泥潭,有什麼辦法?隻能再去修!」

「但咱們弄出來的水泥就很是出色。」洪澤笑道,激動地揮舞著雙臂,「硬如石塊...想想,用石頭做的路麵得有多堅實?堪稱是天衣無縫!

「除了禦街道,不計人力物力損耗做出來的青磚路,這便是最好的路。」

說到這裡,洪澤雙眼放光,用腳踏了踏地麵,他仿佛已經踏上了用水泥製成的道路。

土路避不開「徭役」兩個字,乾過三個月徭役的洪澤知道那是怎樣的苦日子。

大宋的老百姓無需服兵役,「澶淵之盟」簽訂後,在戰場上戰死的概率小了許多,這是好處,但可不意味著老百姓能閒下來了,雖有廂軍承擔部分徭役,但老百姓要承擔的可不會少上多少!

得自帶乾糧去為朝廷做事,碰上黑心官員...鞭子不是抽在他身上,他可不會手軟!

辛苦乾上兩個月,半枚銅子的工錢都不會落在自己手上。

但若是日後大宋的道路被水泥填滿...該維護肯定還是要維護的,但石頭風化需多久?

管他大雨如何沖刷,水泥路自巋然不動!

洪澤覺得自己正在參與到一項偉大的、能改變大宋的歷史進程的項目中去,他有大功於宋朝!

好處還不止於此!

「而且水泥不經能用來修路,可還能修城池…

「不一定比得上。」另一將士立馬反駁道:「土城自然沒法說,但若是用糯米石灰打漿,用磚石堆砌,水泥真一點都不比得上它硬!」

「就像開封,這巍峨堅固的城牆...水泥能保證有這效果嗎?」

這也是實話,將糯米熬煮後與熟石灰、沙土混合,形成高強度粘合劑,其硬度和耐久性堪比現代混凝土。

部分長城用得就是此法,可屹立六百年不倒!

「的確如此...」洪澤沒有否認,但水泥有糯米石灰漿所不具備的優點!

「時間呢?」

「你也做過水泥,原料做出來摻水就可變硬,隻要控製好不變潮,放個幾年,十幾年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在邊境重鎮大量準備,萬一遼人日後再打來,將城牆攻破,水泥的出現可以在幾天之內將破損的城牆修補好!」

「遼人打來的時候,一時半會兒的,能湊齊那麼多糯米石灰漿,還有磚塊嗎?」

「還有價格,糯米石灰漿的原料糯米可是珍貴糧食,可不是什麼稻米都可以叫糯米的!」

相比起來,水泥的成本要低廉不少,還能免去大量的維護費用,規模效應起來了,價格越來越接近成本價。

而大宋本就富裕,遼人始終是個威脅,也就是說...

大宋完全有能力把邊境要塞的城牆全換成水泥做的!

遼人若想撕毀「澶淵之盟」,他們下次再打過來...麵對的可是一片片混凝土堡壘了!

劉銘覺得自己遇到了知己。

水泥,後世走到哪都能看到的東西。

不管是房屋還是路麵,水泥堪稱是人類最堅定的朋友,鋼筋混凝土建築群,安穩守護您的每一個夜晚。

可在大宋,水泥卻是第一次拋頭露麵,還來不及守護大宋百姓的夜晚...但也要不了多長時間!

劉銘問道:「水泥的原料可還備著有?」

各種數據洪澤記得極其詳細,很快答道:「共有三十袋堆放在庫房內。」

「那好!」劉銘起身,大手一揮,帶著手下將士們去乾活:「把那三十袋水泥全搬出來,咱們就在軍營裡先修一段,等做好了,某親自為你們邀功!」

人的名,樹的影,整個龍衛...整個駐京禁軍誰不知道龍衛左廂都指揮使是個有能力、能指引方向,讓手下們也能獲盡功勞!

這讓麾下將士那叫一個驕傲!

從戰力上論...還是殿前司的捧日、天武強,但論待遇、論發展前進...他們拍馬都趕不上有劉銘坐鎮的龍衛左廂!

甚至軍中將領,為自家子嗣規劃未來的時候,放著諸班直都不入,拚了命的要把他送入龍衛左廂。

劉銘並不反對這些「關係戶」的存在,畢竟就大宋目前的識字率...「關係戶」們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識字的、聽話的,劉銘來者不拒,全進龍衛來當任勞任怨的牛馬!

若是達不到劉銘的標準...劉銘背後可是有趙恆撐腰,就算你是樞密使的兒子,大字不識一個,想進來那也是沒門!

專業壁壘高,但...架不住升官快、待遇好啊!

劉銘可放出話來了,他手上的「項目」多得做不完...

禁軍將士們也都太想進步了!

「龍衛左廂發展模式——士兵識字」很快在駐京禁軍推行起來,軍中操練完後,費盡心思喝酒賭博的現象至少少了四成!

人人捧著本《識字速成指南》在讀,時不時還要和袍澤比劃比劃。

龍衛左廂將士走在軍營裡就自帶優越感,而自己馬上就要成為比普通將士更高一等的存在...

洪澤心中火熱,緊跟著劉廂主的步伐。

......

「咳咳咳!」軍營裡修路的工地上,有將士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

在另一旁指導施工的劉銘的被咳嗽聲吸引了注意,扭頭一看。

直娘賊,為了圖方便,又不按《施工安全準則》辦事!

劉銘將紙張往那將士身上一拍,說道:「你負責去找找開封城內那些年久失修,一下雨就走不動道的街道,將它們整理出來交給我。」

說罷,劉銘走過去將那咳嗽的將士一把扯了出來,劈頭蓋臉的痛罵道:「你怎麼不帶口罩?是覺得自己的身子很好是吧!」

那將士畏畏縮縮地答道:「劉廂主,這絹布摸著挺舒服的,但帶這...您看著天,悶熱!」

「適應不了?」劉銘冷笑道。

那將士點點頭。

劉銘又罵道:「適應不了是你的問題,不是口罩的問題,懂?」

「別在意,某……咳咳咳!」那將士還想說些什麼,但突然劇烈咳嗽了起來。

看到這一幕,劉銘的火氣更大了,罵道:「連我都戴著口罩,你有什麼資格不帶口罩?是覺得自己身體素質強,要不和我比劃比劃?」

「空中的揚塵這麼多,不用口罩遮擋一二,要死將廢物全吸了進去,傷了喉嚨,傷了肺,連郎中都救不回來!」

「難不成你想等自己死後,在天上看著你家娘子再嫁,花著你的撫恤金、睡著你的娘子還打著你的孩子?」

劉銘懶得再和他們掰扯安全防護啊之類的廢話,將施工將士們召集在一起,手中《施工安全準則》揮舞個不停,直言威脅道:

「某些將士,為了自己的方便,把口罩摘了,你覺得你摘的是口罩?那是你的前途!」

「以後還有敢摘口罩的,就給我立馬滾出龍衛左廂!」

「覺得這絹布值錢,要為官家省著點花?」

「官家不缺這點錢,你們把路修好,以後上戰場時奮勇殺敵,這才是對官家最好的報答!」

劉銘一通威懾,將士們噤若寒蟬,趕緊把先前滿不在乎的《施工安全準則》翻了又翻,恨不得把眼睛都瞪進去。

重新學習過一遍後,又化作做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

清理路基雜物,壓實基層、水泥澆灌...

劉銘則帶著幾個有修路經驗的將士現場指揮。

「澆灌時確保路麵中間略高、兩側略低,引導水流向排水溝。」

「直娘賊,你就這麼走了?路上的網格線還沒畫呢,萬一下雨了不淹死你!」

「別忘了沿路麵兩側設置排水溝,連接排水係統。」

......

都是自家人,劉銘說話毫不客氣,工地施工呢,你當是小打小鬧?

這萬一有個疏忽...龍衛左廂勃勃生機、萬物並發的景象就會頃刻顛覆!

高標準、嚴要求地乾了兩天,一截水泥路便鋪設完成了。

再在四周拉上柵欄,派人看守著,時不時灑水養護一下,七日之後...就可以向趙恆報喜了。

所幸龍衛做為「上四軍」之一,又有劉銘教導,兵員素質過癮,人人都是「核動力驢」,兩天時間裡連軍營都沒什麼進,直接在工地上睡覺,才能將路修得又快又好。

不過兩天,將士們看著就瘦了些,灰頭土臉的,口罩摘下後,被遮住的嘴唇一圈被汗水泡得發白,和周圍灰色的、一抹可以刮下一層灰的皮膚形成了鮮明對比。

這讓將士們很是難受,但眼神中難掩興奮,因為他們意識到...這是一片大宋以前從來沒有人涉足過的藍海。

以後...有修不完的路,花不完的工程款了!

他們就是未來「新徭役」行業的領路人!

光想想...諸將士就激動得發抖,恨不得以十二分的熱情將自己奉獻於土木打灰的事業之中。

劉銘看著這路也很是滿意。

未來的「天書封禪」...封個甚麼禪!

有這閒錢還不如用到大宋轟轟烈烈的基礎建設之中去!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