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實踐檢驗真理,水泥路是真的好(1 / 1)

加入書籤

大宋景德三年十月十四日。

修了足足二十四日的保康門街即將正式通車!

雖然現在的水泥路還沒到他的承受上限,隻有七八成左右的承載能力,還需要再養護一段時間,但就大宋的車駕重量...即便是七八成,也是它遠遠不能觸及的極限,今日通車無妨!

開封修路算是一件稀疏平常的事情,劉銘的修的「水泥路」並沒有引起過多的關注。

水泥、水泥...那不就是一條不下雨踩在地上就像是踩在滿是水的泥地裡的路嗎?

光聽名字就覺得它遠比不上現在的土路。

隻是劉銘優渥的招工條件可招致了不少富商巨賈的怨恨。

給刁民那麼多錢,還額外發賞金,你劉銘修完這段路以後就不修了,撈完名聲就能跑,但他們呢?

工錢就算貴上一文,手下幾百個工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是小幾百貫的成本增加。

一年才賺幾個錢?要破產了!

所以為了吸引到足夠的客流量,劉銘便在保康門街安排了一場雜耍。

反正趙恆給的資金充裕,劉銘直接找上了開封最有實力的雜耍團,讓他們在保康門街演上一上午。

一次性把「水泥路」的名聲打出來,以後再修路...阻礙就小很多了。

消息一放出,劉銘的計劃沒錯,有免費的雜耍看,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愛看熱鬧的百姓過來,將保康門街堵得水泄不通。

所幸保康門街早早地就封閉靜止行人通行,有足夠的空位容納看戲的百姓,不然...得有一大堆人去開封府狀告劉銘不可。

來看熱鬧的不隻是平民百姓,有不少的富商也過來了,保康門街外的一條街道上,停了他們不少的馬車。

修路...劉銘向來是會弄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的,提前多了解一點信息,說不定就能借此機會撈上一筆。

他們都直接踩在水泥地上。

「這路...踩著好像不一樣啊。」有敏銳的百姓好像發現了盲點。

顏色、硬度和以前的土路略有差異,但他的思緒很快就被一旁的同伴打斷:

「有什麼不一樣的?不都是路嘛,踩著硬些,剛修好的土路就是這樣子的。」

「唉,別說了,王戲子出來了!」

「王戲子、王戲子!」

那人琢磨小會兒,好像是這麼個理,不再多想,目光注視到中心高台的那個奇裝異服的男子身上。

「諸位父老鄉親們,瞧一瞧,看一看嘍!」

王戲子大聲喊著,手中的銅鑼也配合著聲音敲得乓乓作響,每一次敲擊都能引來一陣歡呼!

「你們想看什麼?」

「繩上舞!」

「杆兒上飛!」

「踢弄!」

.......

不同項目都有著足夠多的受眾人群,若是舍棄掉哪一個,都會讓不少人失望,所以...

王戲子笑道:「都演、都演,定叫大家乘興而來,乘興而歸!」

說罷,台上兩根高高的杆子便立了起來,上麵綁一條繩索,而王戲子便如隻靈活的猿猴一樣,三兩下就爬了上去,在繩上翻轉騰挪,左右移動。

忽地一跳,腳沒踩在繩上,整個人直接墜了下去,嚇得驚呼聲一片,有小孩嚇得閉上眼睛。

但王戲子並沒掉下去,他的雙手牢牢地抓住繩索,往上一用力,人又回到了繩上,抬起一隻腳,彎過一個不可思議的弧度,僅有一隻腳掌和繩索接觸,穩若泰山。

「好!」

看到這一幕的百姓們的稱贊聲不絕於耳,掌聲不斷,就連手掌都快要拍紅了。

掌聲、歡呼聲愈大,表演也愈精采。

繩上跳舞,杆兒上飛,踢弄...各種戲法都表演過一遍。

看得人大呼過癮,狂歡持續了大半個時辰,但百姓們還是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幸虧十月份的開封已經變得涼爽起來了,不然會有百姓激動得中暑不可。

但長時間的站立、尖叫還是讓百姓們疲憊不堪,若是此時有杯茶水潤潤嗓子就好了...

有經商頭腦的小販得知保康門街有雜耍看時,早早地花錢租下兩邊住戶的後門,開始賣潤喉茶,賺得盆滿缽滿。

人員走動會不會引發騷亂...秩序方麵,不必擔心,劉銘特意調了一都龍衛將士過來,圍住出入口。

這可不是私自調兵,「水泥路建設」是大工程、劉銘的大名在趙恆心中也很有分量,軍士的調動是得到樞密院的認可通過的。

混在人群之中一起看雜耍的工人...其中也有相當部分隸屬於龍衛,充當「托兒」的作用。

沒讓百姓們並沒因戲子的退場而直接離開,而是拉著他們在原地討論起剛才的所見之景,直至劉銘上台。

聽得兩聲銅鑼聲響,「托兒」拉著身旁普通百姓的衣袖說道:

「唉,唉,老兄,別說了,劉廂主站台上去了,怕是要說咱們腳踩的這條『水泥路』有什麼奇異的地方,不妨先聽聽他怎麼說!」

有「托兒」幫忙維持秩序,劉銘上台後不久,百姓們都安靜了下來,無數雙眼睛直直地盯著台上的劉銘看,看他嘴中能說出什麼話來。

時間寶貴,劉銘也沒廢話,說道:「鄉親們,大夥在保康門街上待了大半個時辰,應該都發現腳下踩著的地有什麼不同了吧?」

「水泥路比土路更硬!」有「托兒」應和道。

比平常土路踩著硬些,除此以外,他們暫時還沒發現不同的地方。

「夠硬...」富商們也察覺到了這個要點。

有「夠硬」一條優點就足夠水泥路甩開土路一大截了。

「夠硬」就意味著水泥路不像土路一樣,被大雨沖刷過幾次後,土壤被泡軟,不得不重新維護。

他們的商道也不會因道路維護而突然中斷,白白損失無數金錢。

給工人們多漲一文錢,一年就會白白賠掉幾百貫,同樣的,若是全年商路都能暢通無阻,他們的商品能早一日,或是早數日送到目的地...

一年也能多賺數百貫!

高台上的劉銘笑道:「這的確是一點不同,但也不僅僅如此!」

「諸位,請回頭看!」

和老百姓們講一大堆廢話,他們說不定

劉銘伸手後指,百姓們也循著劉銘手指的方向向後望去。

兩裡地外,有一輛驢車在哪裡等候著。

劉銘已提前和開封府打過招呼了,他們幫著在路中央清出一條足夠一驢車通過的空地。

劉銘給圍觀的群眾們解釋道,在他聲音所不能到的地方也有龍衛將士幫忙講解。

「諸位大抵看得見...就算看不見也不要緊,那驢車不久後就會駛到我們麵前,旁邊放著有十壇子裝得滿滿當當的水,一壇有二十斤重,那驢車上一共拉得足足有兩百斤重。」

「現在它在朝著我們駛來,請大家看看效果如何。」

「這是在乾什麼?」百姓們竊竊私語道,搞不清劉銘的把戲,但在無數雙眼睛全方位無死角的監視下,劉銘應該做不了什麼手腳,先看看情況再說。

劉銘說罷,便揮舞著手中旗幟,示意實驗開始,經過五個旗手傳遞之後,兩裡地外的驢車緩緩而動。

啊,我看門外的這一裡街道可有一段時間沒有維護了。

驢車的速度並不快,沒有塵土飛揚。

但兩百斤重的車駕在地上留下兩道淺淺的車轍。

拉的200斤水並沒有封蓋,板車四周用木板封著,僅僅隻能保證水壇不會從板車上掉下來。

但水的顛簸…可管不了那麼多了。

「哐當!」

吱呀的車輪碰到了路上的石子,一角被翹起,然後猛的落下。

潭中的水也隨著這顛簸撒了小半,在路上「滴答滴答」流了一線。

而這樣的石子在土路中並不算少數,部分有石塊已經深深地鑲嵌進了土裡,早已成了土路的一部分。

驢車就這樣在土路上艱難前行了一裡路,正好走到與水泥地的交界之處。

此時龍衛將士拿來蓋子將壇口封好,又有一輛驢車駛出。

劉銘解釋道:「鄉親們,土路何等顛簸,水在路上灑了多少,大夥應該都看到了。」

「那在水泥路上該是個什麼表現?」

「我可以向你們保證,水泥路不僅硬還很穩。」

「裝水!」

劉銘話音落下,又晃了晃手上的旗幟,一裡外的龍衛將士看到了後,在百姓們的監督下,將二十個裝滿水的壇子壓在驢車上。

隨後驢車緩緩而行。

「竟然裝這麼多?」有一跟著驢車從土路跑到水泥的百姓驚呼道,「也不怕把路壓爛了。」

「嗬,這有什麼?」有百姓不屑地說道,「尋常土路要是想拉,拉個四五百件也不是問題。」

「有本事下雨天試試。」

「現在又沒下雨,怎麼給你試?」那人對自己同伴的無理取鬧狠狠的斥責,「這水泥路確實有可取之處,你看這在路上灑的水確實少了許多。」

水泥路上可沒有雜七雜八的小石子,行駛起來平穩的很,但以宋代的技術…不可能一點顛簸沒有。

但土路上留下的是一條深色的長線,而水泥路上則是長短不一、斷斷續續的短線。

至此高下立判。

「這水泥路有點本事啊...」那百姓驚嘆道,「拉著四百斤的水,路上竟然連一道車轍都沒有留下!」

一裡的距離稍瞬即逝,等這駕驢車到達目的地之後,另一架封好蓋子的驢車再度出發。

蓋子封的嚴密,不怕在路上灑了,拉車的驢可以撒歡的跑,很快就和它的「好兄弟」並肩。

這時龍衛將士將有三十個空壇子從屋子搬了出來。

在百姓們的監督之下,將車上的水轉移到空壇之中,灌滿方止。

如此看著才更加直觀。

龍衛將士的手很穩,將絕大多數的水都平穩的送入到另一個水壇之中,偶爾濺射出幾滴,並不影響結局。

少兩壇,水泥路上驢車拉了足足四百斤的水,但卻要比兩百斤在土路上行駛驢車所漏的的少漏兩壇!

差了半壇,小半壇還能推卸說是誤差,但差了足足兩壇,這可不是什麼誤差不誤差所能解釋的了,就是說明水泥路走的要比土路穩!

不對!

做實驗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對照!

很快就有百姓對劉銘這粗淺的實驗提出了質疑。

「劉廂主,你這可不能說明水泥路要比土路穩,若是剛剛修好的土路,驢車走在上麵也不見會這麼顛簸!」

「哦,竟然還有人能發現問題!」

但劉銘怎麼可能沒有提前準備!

將士遞了一片石片遞到劉銘手上,劉銘走下高台,口中念道:

「土路誰都走過,但剛修好的土路有誰經常走過?」

話音落下,劉銘手中的石片往地下狠狠一砸。

「嘭!」

石片四分五裂,而水泥路上…似乎留下的一道劃痕,如果仔細觀察的話。

石片本就脆弱,就算摔的是土路,也能砸得四分五裂,但土路多少會留個小坑出來,水泥路卻毫發無損,再搭配上地上碎裂的石片,這一幕的視覺沖擊真的很大!

直起身後,劉銘又吩咐龍衛將士道:「「把水潑在地上,讓鄉親們看看水泥路泡水之後如何?」

三十個水壇應聲傾倒,所有人都可以親自過去驗證一番。

灰色的水泥路潑水後就變成了黑色,顏色反差明顯,但觸感...並沒有隨著顏色的變化而變化,任然梆硬!

「這水泥路...有點意思啊!」有百姓在水泥地上踩水玩笑道,但很快他們就沒得玩了。

水泥地中間略高,兩邊略低的設計很快就將這點積水排了出去。

「這路...是不是以後下雨天踩在上麵,就不會有積水了?」有百姓羨慕地說道。

水泥路哪都好,唯一不足的就是...為什麼偏偏修在了保康門街?而不是他們家門口!

富商們的眼睛變得火熱了。

尋常土路一碰到下雨天可就變得泥濘起來,行不了大車。,但商貿往來可不會因為天氣而停止。

雨天隻能少拉貨,少賺錢,一年的雨天可不在少數…

還有水泥路不僅拉的多,損耗少,而且不受天氣的限製。

若是鋪設一條…一年所能拉運的貨物怕是尋常土路的兩倍以上!

「劉廂主,這水泥路作價如何?!」

洶湧的人群很快將劉銘淹沒。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