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定秩序因果,封男女仙首(二合一,求追讀!)(1 / 1)

加入書籤

紫霄宮內,道韻彌漫,瑞彩千條。

鴻鈞坐於高座之上,如一普通老叟。

目光掃過台下三千客,袖袍一揮,一卷卷玉冊,落在三千客麵前,自動打開。

其上,道紋字字如星,熠熠生輝,其上寫著《黃庭經》。

「貧道有感洪荒生靈,修行難如登臨不周山,特以《黃庭經》為綱,梳理洪荒修行九境,明道途之所向。」

鴻鈞口含天憲,響徹整個紫霄宮。

一時間,天花亂墜,地湧金蓮。

充滿玄奧的聲音,竟是在所有聽道者的元神之中,顯化其意。

洪荒修行九境,正是原本洪荒眾生靈已然熟悉的劃分。

地仙、天仙、真仙、玄仙、金仙、太乙金仙、大羅金仙、準聖、聖人。

鴻鈞著重講說後幾個境界,大羅金仙掌控法則大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超脫時空,一證永證。

準聖觸及混元,可撼動天地規則。

聖人,也就是混元大羅,一念可動天地,重聚地風水火,因果不沾身。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然,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

萬靈修行索取天地靈氣精華,天道定下秩序,每一境界,伴有天劫、心劫、因果劫。」

鴻鈞一一闡明,台下眾生,如同醍醐灌頂。

道魔之爭後,大道隱,天道出。

天道為維護洪荒秩序運轉,便演化出諸多劫難。

化形劫、天仙三災劫、金仙五衰劫,金仙之後,主要便是因果劫難。

此言一出,在場之中先天神聖,不由得暗自慶幸,自己化形出世尚早,沒有遇到化形劫。

否則,說不定早就灰灰去了。

「此外,天道無私,運行如日月。天道至公,賞善罰惡,記錄眾聖因果功過,毫厘不差。

洪荒並非此前,混沌無序。若是肆意妄為、濫造殺孽、擾亂天地秩序,必將承受天道凡是,業力纏身。

輕則是道途斷絕,重則身死道消,甚至禍及族群。

修行當順天應人,積功德、避業力。逆天者,雖強必誅;順天者,雖弱也有大興之機。」

此言一出,一道道目光,瞬間回頭望去,落在十二祖巫和帝俊、太一身上。

道祖此話,無疑是宣判著巫族和妖族的滅亡。

尤其是巫族,沒有元神,以血食增長肉身實力,殘害生靈,何止億萬?

他們想要化解業力,已然不可能。

至於帝俊、太一,亦是心頭一震。

不過,如今木已成舟。

妖族殘殺生靈數量,雖然遠少於巫族,可卻也注定,無法脫劫。

冥河老祖聞言,驚出一身冷汗。

自己本想效仿魔族羅睺,走那「殺天殺地殺眾生」的證道之法,被鴻鈞此說法,瞬間澆了一盆冷水。

他雖然桀驁無比,卻也明白,在天道規則之下,若是真走上這一條路,恐怕無休止的殺戮,將會引火自焚。

倒是東華帝君,暗自鬆了一口氣。

鴻鈞此話,為原本混亂無序的洪荒,畫下了一道雖然模糊,但卻不可逾越的底線。

在這種規則之下,巫族和妖族,必然有所忌憚。

他紫府十洲日後的發展空間,反而可能更大,後來居上,趕超巫妖兩族,也不是沒有可能。

此前,一眾大能對於因果、功德、業力之說,感知模糊,不甚清晰。

得鴻鈞解答,這才知曉這些究竟是什麼。

不過,鎮元子卻是從鴻鈞的言語之中,捕捉到一個訊息。

大羅金仙修為,便可超脫時空,一證永證。

豈不是意味著,那些曾經隕落在洪荒時間長河之中的強大生靈,皆有可能存活,並且有著卷土重來機會?

巫妖量劫之後,十二祖巫與兩大金烏隕落,十二祖巫沒有元神,也不知能否做到超脫時空,一證永證。

一番講道之後,洪荒不少大羅金仙圓滿以下修為的生靈,皆明白了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及未來的方向。

饒是已然晉入大羅金仙圓滿的鎮元子、紅雲等,也隻是憑借著自己的本能感悟摸索或者是天生傳承,進行修煉。

而後,鴻鈞又言:「證道混元,摘取聖人道果之法有三。

以力證道、功德成聖、斬屍合道。今日,吾講斬三屍之法!」

此言一出,鎮元子一喜,一眾已然踏入大羅金仙後期、圓滿修為的大能,也都個個來了興趣。

此前道祖所講,基本上算是為他們「普及知識」,斬三屍之法,才是他們想要聽的關鍵。

鴻鈞抬手一指,虛空之中,呈現出一間屋子,牆體斑駁,幾近腐朽。

「心如老屋,無盡歲月之下,塵垢積累,難容大道。

這塵垢之物,便是附著於元神的三念。

須斬去三屍,騰出空間,方可容大道。

善屍過度慈悲,束縛道心。惡屍暴虐,毀滅欲掌控,蒙蔽元神。

自我屍心懷執念,貪嗔癡慢,斬屍難度最大。

三屍斬去,對於增長修為戰力,卻有無上好處。

三屍需以先天靈寶寄托,以無上道行斬出,才能使得元神,純淨無暇,才可承受大道之重。」

話音未落,三清周身,道韻流轉,竟然瞬間陷入了頓悟之中。

鴻鈞見此,竟是絲毫不震驚。

「鎮元子道兄,這三清……怎麼如此?」紅雲意外的看了一眼前方兩個蒲團。

這兩個蒲團雖然不俗,但是對於各自的悟性和對於規則的加成,應該相差不遠才對。

鎮元子見此,傳音道:「三清乃是盤古大神元神所化,與斬三屍之道,無比契合。

太清心懷大慈悲,上清殺意重,玉清性格之上,略顯古怪。

簡直就是……」

紅雲接上話道:「簡直像是被斬出來的三屍!莫非盤古大神修了斬三屍之法,斬出了三屍不成?」

紅雲被自己的腦洞,嚇了一大跳。

「莫要胡思亂想了!」鎮元子搖搖頭。

紅雲的話,不無道理。

但,三清亦可斬三屍。

絕無可能是盤古大神斬出的三屍,畢竟盤古大神開天辟地之際,恐怕已然超脫天道,起碼與大道一個級別,修這斬三屍之法也沒有什麼用處。

鴻鈞層層深入,講述斬三屍的具體細節。

不久之後,一眾大能,蒲團之上,紫霄宮中,不少大能,皆是心有所感。

女媧凝眉思索,造化大道氣息環繞。

伏羲周身顯化八卦道圖,道韻流轉,不斷推演。

紅雲則是閉目間雲霞環繞,嘴角噙笑,似逍遙九天之上。

鎮元子閉目感應,地書垂落萬道玄黃氣息,自身善、惡、執念,湧動不已,卻難以尋到,心知此非心急之事,需緩緩圖之。

至於以力證道也就是法則證道之法,鎮元子沒有多想。

斬三屍之道,鴻鈞整理之後,有詳細的修煉之途,法則證道之法沒有。

靠自身摸索法則證道之路,太過艱難。

洪荒乃大爭之世,修行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秘籍」已然擺在麵前,你若不修,他人修了,修為趕超在你之前,日後了結因果,你死是不死?

尤其是鎮元子,如今已然是西方之主,不但要修,還要往好了修。

十二祖巫則是個個皺眉,無心聽講。

此前鴻鈞之言,早就令他們心生不滿,自身又無元神,斬三屍之法,於他們而言,絲毫不同。

帝俊、太一,身上繚繞太陽真火,身後浮現出大日之景。

大殿之中,異象紛呈。

諸多先天神聖,對於道祖所講之法,皆有所悟。

逐漸,異象緩緩消散。

台上鴻鈞靜待眾生自頓悟之中,醒轉過來。

旋即,向眾生道:「對於此道,汝等可有疑問?盡可來問。」

後土最先開口,她思索已久,斬三屍之道,始終未能有所領悟,卻心中抱有僥幸:

「道祖,斬三屍之道,沒有元神是否能修煉?」

鴻鈞:「不可!」

後土:「可有他法?」

鴻鈞:「效仿先輩,以力證道。」

「道祖,以力證道,可否與斬三屍之道同修?」女媧問道。

鴻鈞道:「可。但,須知貪多嚼不爛。三千大道,下次講道,吾將一一闡述。」

「道祖!斬三屍寄托之寶,可有要求?」鎮元子詢問。

「先天靈寶,皆可用以斬屍。

然,先天靈寶越是契合斬屍者本源,靈寶品階越高,三屍潛力與斬出的戰鬥力便越強。

唯有斬屍靈寶,與自身本源契合,日後三屍歸一,才可能以此道成聖。」

鴻鈞並未隱瞞,直接說出。

此言一出,一眾大能,皆是一驚。

心中欲要尋找本源契合,品階潛力還要最高的靈寶,保證自己的實力。

接下來,鎮元子的詢問,打破了他們的幻想。

「道祖,鎮元子還有一問。斬三屍之後,這三屍……可是分身?」

鎮元子此言,令不少大能搖頭嗤笑。

三屍不是分身,還能是什麼?

鴻鈞:「是分身,卻又獨立存在,擁有獨立的思維。

三屍可自行修煉,對於天地大道感悟,可反饋本尊。

斬屍之後,三屍均有反噬本體,吞噬本體以求大道圓滿的可能。

尤其是惡屍與自我屍,最是難以鎮壓。

斬屍所用靈寶越強,惡屍與自我屍便越強,鎮壓起來,便也越困難。

三屍與本尊,因果相連,需互相承受因果。」

鴻鈞此話一出,在場之人,猛然一驚。

鎮元子沒想到,鴻鈞居然這麼直白的,說了出來。

原本他以為,鴻鈞沒有提,是專門埋下了坑。

但是仔細一想,說出來倒也正常。

一則是,聖人本就難成;二則是先天靈寶有數,本源契合的更少。

再加之,惡屍、自我屍最難鎮壓。

斬屍之後,恐怕不知多少大能的惡屍與自我屍要逃之夭夭了。

鴻鈞能夠如實告知,鎮元子也鬆了一口氣,起碼日後鴻蒙紫氣之中,藏有陰謀的概率就低了許多。

隨後,一眾先天神聖,紛紛提問。

多數是針對斬三屍而問,之後東華帝君、帝俊、太一,又詢問因果、業力、功德相關問題。

東華帝君問及賺取功德細節,鴻鈞隻道萬事萬物,符合天道發展,皆可獲取功德。

妖族一方,則是問化解業力。

鴻鈞回答,以功德化解業力。

但業力可化解,因果糾纏,已成事實,因果劫難以避免。

「道祖,何為因果劫?」伏羲提問。

「一切劫,皆為因果劫。你搶我寶物,我奪你性命為因果劫;

你殺生業力纏身,遭受天罰,亦為因果劫。」鴻鈞回答。

帝俊、太一聞言,臉上皮肉抽搐。

鴻鈞此話,乃是告知巫妖兩族。

日後,他們的劫難,躲不過去,避不過去,隻能正麵硬抗。

因果劫,比之業力纏身,更為可怕。

不染業力,功德加身的先天神聖有。

但是,不染因果的,在場之中,有一個算一個,皆有。

便是眼前高高在上的道祖鴻鈞,也避不過因果劫。

隻能硬抗。

一番提問之後,紫霄宮中,歸於沉寂。

三千年講道,轉眼即逝。

鴻鈞目光,落在東華帝君與西王母身上,開口道:「洪荒天道有秩序,群仙亦需有統禦。

東華道人,你乃是洪荒先天至陽之氣所化,今冊封你為洪荒男仙之首,統禦洪荒男仙。

賜極品先天靈寶九龍金杖與先天純陽鍾。

西王母,你乃洪荒先天至陰之氣所化,今冊封你為洪荒女仙之首,統禦洪荒女仙。

賜極品先天靈寶淨水缽盂與玄陰鏡。

望爾等不負貧道與天道所望,維護洪荒秩序,協助洪荒運轉。」

此言一出,東華帝君與西王母,如同天降橫財,匍匐在地,感激鴻鈞:「多謝道祖賞賜,吾必不負所望!」

一眾大能,望向兩人,眼光冒光。

天上掉餡餅了。

尋常大能需要費力和機緣所得的本源契合的靈寶,東華與西王母就這麼簡簡單單的得到了。

再加之,東王公與西王母,伴生有其他靈寶,三件靈寶齊全,日後斬屍,不用費力尋找先天靈寶。

饒是鎮元子和紅雲,也不由得有些羨慕。

鎮元子手中,如今也不過地書與玄元錘兩件本源契合的靈寶。

「散了吧,下次講道,靜候通知。」

話落。

鴻鈞身影,逐漸消失不見,似乎於空氣,融為一體。

一時間,眾人齊齊出了紫霄宮。

十二祖巫動作最快,隻覺浪費了三千年,火速趕回不周山。

接引、準提,見如此舒了一口氣,望向鎮元子、紅雲。

本想與鯤鵬結伴同行,誰知鯤鵬憑借速度之利,竟是化作一道幽光,闖入混沌,不見身影。

帝俊、太一、三清等,沒有回各自道場,而是往洪荒某處而去。

鎮元子亦是心有所感,見紅雲看向他,女媧亦是開口道:

「兩位道友,吾有感洪荒之中,似有機緣出世,吾等不妨同行,去尋機緣。」

「善!此行吾來引路!」鎮元子自告奮勇,撐起地書,一行人等,化作玄黃遁光,瞬間沖突混沌。

此行比之來時,不知道快了多少,三千年聽道,鎮元子與此前相比,已然是天差地別。

此行目的地,自然是不周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