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套路(1 / 1)

加入書籤

養了幾天,待傷勢減輕了一些之後,遼東郡王就迫不及待地下了地,並喚來了翟離先生。

翟離先生一到了涼亭,就給遼東郡王見禮,」王爺,王爺身上的傷勢可好些了?「

」已經好多了,先生請坐!「

」謝王爺!「

翟離先生依言在旁邊的位置上落了座,一旁侍候著的人趕忙上前來給他斟了一杯茶。

遼東郡王發話道,」好了,你們都退下去吧!「

」喏!「

眾人齊齊行了告退之禮。

待周圍沒有第三個人之後,翟離先生啟口道,」王爺喚在下前來,可是有什麼事情?「

遼東郡王道,」先生,實不相瞞,近來我一直寢食難安。「

」王爺是因何事?「翟離先生端起的茶盞又放下,神色認真地看向他。

遼東郡王就道,」還能是何事?自然是那幾個宗室!先生,你說父皇他不會真是想......「

還不待他話說完,翟離先生就打斷了他的話,「王爺,不會!」

「可外麵都在盛傳,說父皇有意在宗室中挑選皇位繼承人?!」

看他拿一臉著急的神情,翟離先生安慰道,」王爺,王爺不必憂心,越是這個時候咱們就越不能出亂子,自亂了陣腳。

倘若陛下真有意立宗室為嗣,依照陛下的脾氣,那麼也就不會隻是降你們的爵,更不會留王爺你們兄弟幾個還繼續在京都呆著了。

依在下所見,陛下也僅僅隻是委派幾個宗室王爺、郡王們領了一份差事罷了。

當然,就目前外麵的傳言,也不排出是有人起了不該有的心思,故而,故意而為之所傳出的謠言。「

」是誰?!「遼東郡王咬牙切齒。

翟離先生就搖頭,」在下也不知!不過倒是可以查一下。「

遼東郡王就道,」要是讓本王知道他是誰,本王定當不饒他!「

竟敢跟本王搶東西,簡直是活的不耐煩了!

遼東郡王說話的時候,眼裡迸射出陰狠的光芒。

」不過王爺,這查也不能隻是我們這邊查,還得讓另外兩個也參與進來,「翟離先生立時就又建議道。

遼東郡王略思索了一下之後就點了頭,」行,那稍後我就讓人將這謠言的猜測傳給老二跟老九那邊。「

」王爺,咱們也不必特意讓人去通知那兩位,咱們隻需要在城中讓人小心的引導一下輿論,到時候還不怕那些話傳不到那兩位的耳朵裡麼?「

」嗯,翟先生所言甚是,「遼東郡王點頭,跟著就喚來一人去安排。

隨後,遼東郡王跟著就問,」先生,那接下來咱們可還要再做些什麼?「

翟離先生就搖頭,」不,什麼也不需做!」

遼東郡王示意他接著說下去。

翟離先生就道,「就算某些人有那方麵的心思,但他現在急需要的是表現自己,在他看來應是如何的辦好陛下交給他們的差事,讓陛下看到他們的能力,進一步獲得陛下的任信。」

遼東郡王就皺起了眉頭,「什麼也不做?難不成本王得眼睜睜地看著越來越受父皇器重,委以重任,然後就是一步步壯大自己的實力?」

翟離先生就跟他分析道,「王爺,要知道您被陛下處置,您才剛降了爵,陛下要您反省半年,咱們這個時候若是再出手,弄出什麼動靜來,若是被陛下知曉了,王爺可有想過接下來將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這個時候是多做多錯,所以最好還是穩住,王爺可知在下剛才為何建議王爺將那些話傳給另外兩位?就是為了讓那兩位去對付那幾個宗室王爺。」

遼東郡王聽了他的話,覺得有道理,於是就點了點頭。

翟離先生接著道,「不過王爺,咱們目前是不宜乾些爭權奪利的事情,不過咱們可以乾些別的啊?」

「翟離先生的意思是?」遼東郡王有些猶疑地看著他。

翟離先生向他高深莫測地道,」爭取民意!「

」爭取民意?「

」對,秋收結束了,跟著就是要冬種了,王爺,咱們何不學習下那蜀國公主,在自己的封地上也做些有益於百姓的事情?「

聽到蕭黎的名字,遼東郡王的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心裡也陡然地升起了一絲隱隱不悅,讓他個做叔叔的,還要向她個毛都沒長齊的晚輩學習,這翟離先生是不是也太看得起她了?

」她在她的封地上搞開挖水渠,修建河塘堰壩那一套,難不成本王也要學她不成?本王的封地上不缺水,也很少出現洪澇的現象,翟先生讓我也搞她那套,是不是有些太浪費錢了?「

他的錢可不是用在這個上頭的!

翟離先生就搖頭淺笑道,」王爺是誤會在下了?「

」那先生是何意?「

翟離先生就跟他解釋道,」王爺,在下的意思是,王爺的封地跟蜀國公主的封地一樣,一樣有著廣袤的平原,現在正是農忙時節,王爺何不自掏些腰包出來,買上一些耕牛,送與老百姓耕種,這樣老百姓們必定會對王爺您感恩戴德的。「

」買耕牛?「遼東郡王的眉頭就微微地擰了起來,有些猶豫,」那麼多的郡縣鄉鎮,那我得買多少的耕牛?!「

翟離先生自然是看出了他對錢財的不舍,於是便好心的提醒跟建議道,」王爺,目前您在朝中名譽受損,陛下也還在氣頭上,要想挽回名譽,重新獲得陛下對您的信任與看重,有些錢財還是要當舍便舍的。

王爺不必計較一時的得失,要知道,目前得民心才是最重要的,您要讓陛下看到您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王爺。

王爺,其實一個鄉鎮,您也不用投入多少的耕牛,一個鎮子,二三十頭牛就差不多了,依照目前耕牛的市價,一頭牛在八千錢至一萬錢的樣子,王爺所費也不過萬金罷了。

若是能獲得封地上所有老百姓們對您的感恩,這一萬金還是花得值的。「

遼東郡王略做思索了一番之後,就道,」行,那就這麼著吧!「

跟著他便讓人喚來王府的長史,讓他親自安排人速去他封地上走一遭,務必要辦好這件事情。

沒出兩天,遼東王的這一舉動就被另外兩個知道了,兩人在對他進行了一番暗罵和鄙視之後,也都紛紛地效仿了起來。

南陽郡王蕭函就道,」去,咱們也買一批耕牛送與封地上的老百姓們使用,耕牛不夠,那就騾馬來湊,總之,務必要保障每個村鎮有三到五頭的耕牛或者騾馬供老百姓們使用。「

」喏!「

濟南郡公蕭堯則是除了向老百姓們提供了一批免費的耕牛以外,還有大方地另掏了一筆錢財出來替那些個極度貧窮的農戶們修補房屋。

總之,兄弟仨都是卯足了勁兒地暗中較量著,在獲取民心方麵是誰也不想落後於人。

老皇帝在聽說了三人的所作所為之後,發出一聲濃重的冷哼,顯然是對他們這假仁假義的作秀行為嗤之以鼻。

他繼續地批閱著奏折。

就在這時,候立在大殿外麵的一個小太監小跑著進來了,」陛下,袁大人求見?「

」袁重?」老皇帝寫字的手一頓,「讓他進來。」

「喏,」小太監又連忙地小跑著退了出去。

袁重進來,向他見禮,「陛下!」

老皇帝擱下朱筆,目光如炬地看著他,「好了,起來吧,你這是有啥事要稟告?」

袁重起身,隨即就從自己的懷裡掏出一份折子來,「陛下,這是有關幾位宗室王爺和郡王爺們近期的,請您過目。」

老王公公立馬走過去接過。

老皇帝打開折子來看了,嘴角隨即就勾起了一抹輕嘲,「還真是有了小心思啊!」

袁重就心想:陛下,你那樣可不就是給了人家有了小心思的機會麼?

老皇帝的麵上並沒有多少慍怒的神色,隻見他跟著便提起了朱筆繼續地批閱起了奏折來,同時輕描淡寫地道,「以為一個村送幾頭耕牛或者騾馬就是在為老百姓們著想了?若是那樣,全國的老百姓們都達到幸福指數了,朕每年給老百姓們發放的耕牛還少了?」

這話不知怎的,很快就傳入了幾個宗室王爺和幾個禁足的皇子們的耳朵裡了,幾人都是無語了,他們都拿出那麼多的錢去幫扶老百姓了,這還不是為老百姓們著想?

於是幾人隨即就招來了自己的心腹門客商量起事來。

有門客就道,「王爺,陛下這說的也沒錯,幾頭耕牛還不足以讓那些老百姓們心向著咱們,畢竟那耕牛發放下去,也不一定就能保障到每家每戶都能使用到耕牛,所以啊要想整個封地的老百姓們都心向著咱們還是得另想辦法。」

「想什麼辦法?」

幾個王爺在各自的府上都心情極為不好。

有人就提議道,「這要想讓每個老百姓們都能記住王爺您的好,那就隻能讓每個老百姓們,無論男女老幼,他們都要徹身體會到王爺您的好才成。

要如何讓每個老百姓們都能夠徹身地體會到呢,依在下所見,那還得從衣食住行方麵著手,衣是不行的,咱們總不能給每個老百姓們都發放一件衣裳或者布匹吧,那得要多少的布匹啊?

再說了,這衣服它也不能穿一輩子啊,總還是有破損壞損的時候吧,尤其是老百姓們,那衣服更是破損的快,這衣服一旦爛破的不能再穿了誰還記得咱們的好?

現在不是災荒飢餓之年,所以咱們也不能給老百姓們發放糧食,那住房就更不可能了,不管是磚瓦之房還是土坯茅草屋,誰還沒有個片瓦的遮擋之所?

所以咱們也就隻能從這個『行』字上做文章,我所說的『行』是指修路搭橋,所謂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生而為人,無論男女老幼,哪個不在路上行走?

一段難行的山路修好了,祖祖輩輩,子子孫孫,哪個不會記得王爺您的好?哪個又敢忘了王爺您的好?」

經大夥一分析,紛紛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還有人更進一步提議,那就是在一些山多,土地乾旱貧瘠的地方也修建堰塘和蓄水池,還有就是在一些吃水比較困難的地方給老百姓們免費地打幾口水井。

幾王經過了反復的思想鬥爭和多方麵的衡量,最終都同意了那些門客們的建議。

沒辦法嘛,既然要想坐上至高無上的寶座,在陛下還十分強悍的時候,那自然還是要多爭取一些民心的,所以這個錢,哪怕是咬碎了牙也還是得花!所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

幾乎就在幾人又有些新動作的時候,老皇帝那裡就又收到了有關於他們各自的信息。

看到自家主子那高高揚起的嘴角,老王公公就心道:陛下這套路就是高啊,不用自掏腰包就把想辦的事情給辦了,而幾個王爺們還傻傻地被蒙在鼓裡呢。

幾個王爺們滿心滿眼地都是在那裡爭著搶著的想要以此在陛下麵前掙表現,獲取陛下對好感和信任,殊不知這是陛下給他們挖的坑呢,這是不是就叫著把人給賣了,還幫著數錢的?!

唉,就這樣的腦子,還想著去爭那個大位?!

老王公公就忍不住地暗自搖了搖頭。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