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菩提雙子各自的際遇(1 / 1)

加入書籤

「美食當然要分享才美味,而且霞弟你現在都不算有師門,也不需要持戒律。以後可就不一定有這樣的機會了。」

玉逍遙坐在篝火前,一邊吐槽,一邊將烤好的魚自烤架上拿起,遞給旁側的俠菩提一支。

佛門的戒律窮桑郡王也是略有耳聞,不同佛脈戒律略有差別,大差不差,至少對玉逍遙這種吃貨來說,那是一種純粹的折磨。

俠菩提並未拒絕:「似玉兄這般灑脫之人卻是少見。」

外門弟子,與俗家弟子的差別其實不大。

嚴格來說俠菩提並不是僧者,或許將來會是但現在不是。

玉逍遙先咬了口烤魚,悠悠道——

「年少隻恨道緣淺,如今惟恐道緣深,緣淺尚能憑修得,緣深進退豈由人。」

君奉天說道:「念這麼多,你自己能理解嗎?」

現場有幾分意境的氣氛頓時為之一空。

時至今日,連先天之境亦未成就,就學那些前輩高功念這些勸道詩,在君奉天看來,玉逍遙此舉差點意思。

「奉天你不要拆我台!」玉逍遙出言譴責。

「……」

不過君奉天沒有再與他搭話,而是將烤好的魚遞給玉簫,就當沒這個人。

以往如果這樣做其實解決不了問題,玉逍遙可以一個人自言自語,自己跟自己玩,而且會用一些方法將君奉天的注意力引回來。

但是!

現在這不是有俠菩提在嘛。

隻要有人能轉移注意力,其他都不是問題。

玉逍遙並未浪費時間與君奉天鬥嘴爭論,他與俠菩提說道:

「總之意思就是一個意思,相信霞弟能理解我的意思,而不是像奉天你這麼沒意思。」

如今在場四人沒有一個成就先天,雖然玉逍遙他們三個能嘗試,成功概率不低,但他們都沒有那樣去做。

後天武者看待事物的角度,與先天人不同。

先天人之間同樣會這樣的差別。

「莫將玄門作市井,少用心機奉神明。但使半分真心在,何愁太上法不靈。」俠菩提笑著做出回應。

「霞弟下一站去哪裡?」玉逍遙轉而詢問。

「隨緣而行。」

俠菩提自己也沒想好去哪裡,他隱約有一種奇異的感應,卻無法探知源頭。

「佛法的話大乘靈雲寺與鹿苑一乘都不錯。」

「江湖爭鬥多,所得有限。」

玉逍遙根據自己的認知給出中肯意見,他們出來歷練,是以另一個角度看待神州,而不是將自己陷入名為江湖的泥潭。

廣義上的江湖與狹義上的江湖要區分開來。

「玉兄可有打算?」俠菩提詢問。

「沒有。」玉逍遙迅速將烤魚解決:「我們是走到哪裡算哪裡,反正神州這麼大,許多地方還沒有去過。」

「四處走走看看也挺好,遇事做事,遇不到的話繼續趕路。」

「反正就算不打坐體內的真氣都在增長。」

說罷,他將柳枝扔入篝火,又取了另一支烤魚三下五除二吃完。

玉逍遙與俠菩提稱兄道弟是靠本事,而不是靠玩賴,除了沒有告知對方年齡,當然對武者來說這不是問題。

在不考慮沖關的前提下,木皇真氣不用打坐都能修行。

也是書讀多了後,玉逍遙後知後覺,認為自己年少時因為讀書太少被騙了,那卷《青帝木皇功》實在霸道,他若打坐,周遭這片林子怕是得被抽乾。

當然這其實不是最嚴重的問題。

最嚴重的是——

君奉天也有類似功法。

不然他都這麼強了怎麼還拿不下小老弟?這絕對有貓膩啊!不說他都能猜到!

這必然是來自大人們的惡趣味啊。

就算一切重來結果也一樣,以當時那個情況,玉逍遙根本沒理由拒絕,事已至此,除了繼續努力外別無選擇。

如果他不努力君奉天必會加倍努力,然後行那倒反天罡之事。

玉逍遙表示不能接受。

俠菩提溫和道:「若是三位不介意,接下來繼續同行如何?」

「歡迎。」君奉天回道。

「歡迎。」玉簫同樣說道。

對他們兩人來說隊伍裡多個人是減負。

某人太能折騰,心累。

「好耶!」玉逍遙那是相當開心:「接下來如果能堵到表兄就更好了。」

如今的他們可謂無憂無慮,雙方都沒有主動打探對方的情況,聊天時偶爾會提及一句,也會很快略過。

窮桑郡王交朋友從來不會在意對方的身份。

…………

叮鈴鈴——

清脆鈴聲在院中回盪,一道身影手持短刀隨心而動,刀上墜有一條鈴鐺,刀鋒劃過空氣,帶起一陣陣蕭瑟秋風。

青年著一身勁裝,麵容俊秀,暗沉的金色發絲在陽光下泛紫紅色光芒。

長發以深色雲紋發帶紮了條低馬尾,腦袋右側編了幾條小辮,以珠飾綁好固定。在其額上有一枚淺色的青鳥印記。

「好了,先休息一陣。」高馬尾少年喊道。

青年回道:「阿宗哥,我不累!」

他正是當年在怪販妖市流離失所,被帶回悉心照顧,長大後跟在正心宗身邊,一邊讀書學習一邊出任務的龍赮,同時也是香九霞的弟子。

「我的小天鵝啊。」

正心宗抬手拍了拍額頭,語帶無奈,隨手彈出一道氣勁。

龍赮正處於揮刀換招的空隙,麵對突來之招避無可避,隻能收招,讓那道氣勁擦身而過:

「無論是鈴還是刀都不是這樣練的,讓你休息,便快來休息。」

將短刀插回腰後刀鞘,龍赮一臉無奈:

「那好吧。」

遙想當年,他還是孩童時,正心宗就是現在這樣,等他長到少年,直至成年,教導、照顧他的少年仍舊是少年模樣。

幼時在怪販妖市沒來得及建立的三觀,早已經被推倒重塑。

環境決定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

香九霞在他身上有謀劃,但多年來同樣以真心對待龍赮,他連自己的身世都知曉,包括發生在怪販妖市的政變。

在香九霞看來這些事根本沒有必要隱瞞。

龍赮在知曉這些事後,態度很平淡。

父母?

隻生不養,甚至要置他於死地,這樣的父母有什麼好牽掛的嗎?

撫養他到五歲的仰義,才承擔著「父親」的責任,還有當初救下他的叔父,最終竟然落得那樣的下場。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