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那是予一人的識界!(1 / 1)
玄貘強嗎?很強。於識界展現的實力,在姬青陽看來數值上與妙始劫差不多,已經超過許多魔暗魔神。
但若沒有識界支撐自然會受到巨大影響。
比起魔暗魔神,他更像天界神明,正如妙始劫亦有「真空家鄉」這個領域。
隻是……
他不如天界神明純粹,受識界影響更大,卻又勝過近神之靈,用「人間的小神」來描述還真挺合適。
姬青陽能做出這樣的推斷,純粹是那式「無源創界」席卷玄貘軀體,將識界之力剝離。
對其有一定了解,然後再以乾清之氣試探。
玄貘對這種能量的渴望不如妙始劫。
即便如此,姬青陽還是耗費功體,幫助他將被魔佛波旬奪走的下半身補全,這難免會影響玄貘的實力,但總好過隻剩半截身體。
對於姬青陽的話語,玄貘主觀上不願信,今日之前他是標準的我老大天老二地老三。
事實擺在眼前,不得不信。
現在的玄貘都不是喪權辱國,畢竟識界已經不歸他管,還能留在識界,是蒼皇仁德,不僅救下他性命還出手幫他療復傷體。
前識界霸主玄貘嚴肅道:「本座早晚會將識界奪回來。」
「白日做夢。」姬青陽收起九儀天尊劍:「予一人對你沒有任何了解,你都沒能獲勝,更遑論在對你有了解後?」
「無論是誰與予一人交手,第一戰,永遠勝算最高。」
雖然這些話聽起來確實很傷人,但玄貘都成現在這樣了,不差這點。
「至於被魔佛波旬奪走的那四成識界之力。」
「待將來予一人自會收回。」
「畢竟,如今的識界是予一人的識界。」
此番之事,固然是魔佛波旬挑起,蒼皇作為後來者卻成了最大的贏家。
本來按照計劃,等「大羅天」建成他自然能將識界收入囊中,而今被魔佛波旬取走四成,他靠自己的實力奪下六成。
難不成還要感謝一下對方?
誠然,在看出魔佛波旬的想法之後,姬青陽借機做了點事,但凡事一碼歸一碼。
「……」
玄貘當即被噎到。
過了好半刻,他說道:「救命之恩,本座自會回報。」
「此言淺了。」姬青陽與他說:「以你的力量前往人間,應當需要一具合適的軀體吧?現在的你從哪裡尋找身體?」
「若非你二人大打出手影響人間,予一人也不會前來識界,而今成王敗寇,加入軒轅皇朝於你而言已是最好的選擇。無論是與魔佛波旬復仇還是做其他事。」
眾所周知誰不在場誰來背鍋。
玄貘直言道:「那若是本座不答應呢?」
「予一人先送你一程。」姬青陽道:「讓你有仇難報,含恨而終。」
…………
雖然在「劇情」中玄貘會與棄天帝死戰,但那是他還有底牌,自信能夠脫身,若非事先被素還真與釋雲生聯手算計,事後又被蹲點截殺,他並非沒有機會卷土重來東山再起。
當下,現實是識界已經與他無關,失去加持同時自身還被重創。
麵對既光明正大打贏他,又對他有救命之恩的姬青陽,做出某些選擇,不丟人。
識界的人權之智、人性之望、人能之巔、人念之窮、人道之滅。在「劇情」中通靈化形,五者並稱幽厲五神。
其中惟有「人性之望」不會受到玄貘控製。
而「人權之智」與「人能之巔」,屬於一個沒頭腦一個不高興,實力與能力都沒有。
饜龍這個「人道之滅」隻負責開關門。
其中「人念之窮」誕生最晚,在誕生後被釋雲生導正,玄貘身亡之後,他順利成為識界新的領導。
如今「人性之望」與「人道之滅」化形,前者在姬青陽劃出的那片識界內,後者在玄貘最後一搏時被吞掉,就算被姬青陽剝離,也要從能量重新孕化。
魔佛波旬卷走「人能之巔」,他的目標自始至終就非常清晰明確。
也就是除了「人性之望」,「人權之智」與「人道之滅」和「人念之窮」,皆在蒼皇掌握。
姬青陽實際上不需要幽厲五神,如果說玄貘是後天被忽悠成智障,那他的那些手下,人均是先天智障。
「雖然名字一個比一個響亮,但依我看來名不副實,一個不如一個。」
看著身前三道散發不同氣息的能量,姬青陽當著玄貘的麵,進行了銳評。
然後,就到了前識界霸主的文盲時刻。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馬喻馬之非馬,不若以非馬喻馬之非馬也。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
玄貘對姬青陽所言完全聽不明白,所以他乾脆保持沉默。
不過,這些話本就不是在說給他聽,而是姬青陽自己的一些看法。
即「我」不能證明「我」的存在,隻能通過與我相對的他人來證明,「我」與「你」相對且彼此依存,不能獨立存在。
生滅相對,唯有用「滅」才能證明「生」。
單獨的「滅」無法可知。
因為無生所以無滅,故而生命的本質為永恆。
該理念再拓展,每一物,每一個人,不能單獨存在。天地一體,萬物一體,萬人一體,彼此依存,方是存在。
進一步深化,如果宇宙萬物一體,所謂「一切即一」在「一」的層麵來看,就不存在生滅的概念,「一」為永恆之「一」。
天地之間,隻有一個手指的概念。
每一根手指,無論是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還是小指,都是手指。這就是天地一指。
乾為無形之氣但以龍作為象征,在乾與坤相交之後,化為有形的萬物。
萬物之中,隻有一個馬的概念。
每一匹馬,無論是白馬,黑馬,母馬,公馬,都是馬。這就是萬物一馬。
它們又都能夠以「易」來進行概述,也就是道通於一。
三道能量被姬青陽納入掌中,他悠悠道: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這是創「道冥闇淵」時所使用的理念,大道沖虛,運行不息,永遠充足,處於一個虛盈而不滿的狀態。正因如此才深遠莫測,永遠變化,從而衍生萬物而成為萬物的根源。
人權之智、人道之滅與人念之窮,在姬青陽念動間被他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