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8章 儒門能團結?聽了就想笑(1 / 1)

加入書籤

「邀請學海無涯加入軒轅神朝?」禮部執令出言確認。

就算一眾儒門高層的養氣功夫都不差,但真正聽到這個消息,還是難免震驚、訝異。

眾所周知。

老三教不是不能投,隻是想賣一個好價錢。

當下,直接進入開價環節。

「對。」東龍定宗說道:「無需改製,隻需加入軒轅神朝,當下學海之疆域悉數保留,神朝隻會按照章程提供基礎建設,餘者,皆由學海無涯自治。」

眾人愣了愣,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射部執令出言確認:

「自治?」

以軒轅神朝的情況竟然允許他們自治?

有陰謀?!

以己度人,如此高價,有陰謀的可能不是一般高,但具體落在何處尚不能確定。

「對,除了神朝治下必須配備的基礎設施之外,其他方麵皆由學海自治,相應,神朝會給與一定的補貼政策。」東龍定宗抬手,舒龍琴徽取出一份卷宗,送至太學主麵前:「這是軒轅神朝的誠意,天下一統是國策,亦是大勢,多年來神朝始終未揮軍是為天下蒼生考慮,不知學海無涯是為蒼生還是為私利?」

太學主拿起卷宗,並未急著翻閱:

「律法呢?」

「律法,神朝會留下調整時間,待這段時間結束後使用《神朝律》,總不能說,都加入神朝了還用單獨的律法。」

這同樣是東龍定宗與諸公商議後的結果,予以一定的讓步,算是以退為進。

雖然不是最「寬宏大量」的既往不咎,對已經進行過內部改革的學海無涯而言,軒轅神朝給留的餘地已經非常大。

「具體多久?」

「十年。」

太學主頷首表態:「可以,神朝用兩套律法確實不合適。」

然後,他打開對方送來的卷宗,一應政策在其中詳細且條理的呈現在麵前,這不是陰謀,這是陽謀。

這般報價,就算學海無涯不答應,其他勢力也會有人答應。

待其他勢力全部答應,隻留下學海,軒轅神朝的報價就不會像這次這麼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海還要承擔一些壓力。退一步講,從前太學主可以一言九鼎,是對內完成「清除異己」,如今有更大的利益擺在這些人麵前……

如果太學主不同意,就是在危害集體利益。

然後。

這些人就會變著花樣出賣學海,為自己爭取利益,儒門人嘛,就這樣。

儒門團結一心,這話太學主聽到就想笑。

看過內容,太學主將卷宗遞給其他人,在眾人傳閱了一遍後東龍定宗詢問——

「不知諸位對此意下如何?」

「這……」

眾人看向太學主,等他做決定。

太學主說道:「學海無涯願意加入神朝。」

其他人心中悄然鬆了口氣,因為軒轅神朝給的待遇甚至超出眾人預期,若早些年來談,學海無涯早就是神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儒門之人就是這般現實。

軒轅神朝並非分割他們已有的利益,允許他們保留舊製,留給他們時間調整,他們還能享受到來自神朝的一係列補貼。

代價是調整完後必須使用神朝律,對儒門中人而言這真不算什麼。

此外,還有東龍定宗方才扣的一頂帽子。

多年來軒轅神朝為了蒼生考慮,不使戰火在神戰大地重燃,才沒有向各派揮軍,如今開出如此豐厚的條件邀請學海無涯加入,就是將過往沒有放在台麵上的東西放上來,這代表帝青颺不再按耐自己的野心。

停滯的「天下一統」時隔多年再次推進。

此時若不上車,將來難免身敗名裂。

東龍定宗對此很滿意:「琴徽,將國書拿給太學主。」

「請。」

舒龍琴徽將另一份卷宗放在太學主麵前。

卷宗打開,其上加蓋有上皇印信,是對太學主及學海無涯的承認與冊封,隻有簽下才能讓神朝一應許諾生效。

這也代表將主動權拱手讓出,違約需要付出巨大代價,上車容易下車難。

此後太學主就是「自治州」的「州牧」,有神朝氣運加身,有俸祿,需要履行相應責任,若是觸犯神朝律法也要麵對吏部問責,權力與義務一體。

「……」

確認過「皇令」沒有問題,太學主又與另一份卷宗上的內容進行對照,確認無誤後,拿出傳世的「儒聖金令」簽署「皇令」,並在上麵留下自己的名號——

「學海無涯太學主,燭山幽影·點風缺。」

「請。」

太學主將「皇令」遞回給舒龍琴徽。

「州牧印信與紫微諱近段時間便會送到,屆時基礎建設也會跟上,有勞諸位配合。」東龍定宗說到。

「自當如此。」

軒轅神朝對分寸拿捏的太好,以至於學海無涯就算想抬價,也沒有抬價空間。

要知道就連「釋經權」神朝都沒有收回。

除了基礎建設與神朝律,軒轅神朝並未再提其他要求,此兩者能稱為陽謀,卻是加入神朝必不可少的環節。

這「州牧」如果太學主不願意做,學海無涯有的是人願意做。

像元佛、道尊、尊佛都比太學主要好說話。

將學海無涯放在第一站是誠意,軒轅神朝勢在必得。

…………

正事做完,東龍定宗便沒有再多做停留,直接帶人離開,他此行是為了做事,而不是與學海無涯這些人交流感情。

太學主與六部執令的反應隻能說不出所料。

一個門派怎麼比得過軒轅神朝?

反之,加入軒轅神朝對學海無涯而言,影響十分巨大。

「那就通知下去,讓各脈將各自的手尾都收拾乾淨,過去之事我不做追究,但未來,我不希望他們給學海拖後腿。」

太學主與六部執令吩咐:「軒轅神朝給的利益比那些蠅營狗苟要強太多。」

儒門就這樣,雖然太學主現在吩咐了,可就算他這樣叮囑,之後定然還有人會犯下不該犯的錯誤,等刀架在脖子上也不知悔改,不是他們錯了而是他們輸了。

改?

哪怕太學主也改不了,無處著手,除非自上至下清洗一遍,可那會讓儒門元氣大傷。

隻能寄希望於有人能聽進去。

還有,寄希望於道門與佛門多出些狀況。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