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震撼(中)(1 / 1)
轟隆隆!~
就在孫開明驚嘆於這技術之際,忽的地麵開始劇烈震顫。
緊接著他就看著地麵一陣顫動之後,整個開始徐徐向下降去。
這竟然是一個大型升降平台,停靠在上的大型空降機開始一點點跟隨平台下降。
眾人這下完全是看的一愣一愣的,科幻太科幻了。
對於這一幕,孫開明倒是沒太多感受,這種結構設計,他之前在不少基地都見過。
畢竟許多基地都是地下工事,這些工事外出執行任務都需要升降平台。
隻不過像是這麼大的,需要動用的工程量可不低。
但很快他就明白這是因為什麼了,隨著升降機下降,他也看到了一片碩大的地下空間。
看著兩側四周的水泥與金屬結合的牆麵上,他看到一具具依附在牆壁上宛如螞蟻在辛勤勞作的工程機器人。
有的在焊接,有的在吐出水泥,如同3D打印一般不斷加固修繕這裡的工事。
砰!
隨著地麵又是一顫,此時平台已經下降到地下一層。
這裡其實剛好與之前固安市遺留下來的第一層剛好連通,這裡則是一片全新開拓的空間。
這時,這裡的管理人員開始讓他們按照指示前往一片區域。
孫開明回頭看去,就見剛剛搭載他們的巨型空降機開始一點點移動起來。
這時他才發現,先前空降機降落的位置不是胡亂降落的,輪軌的區域剛好和地麵上的軌道聯接在一起。
沒錯這時他才發現,這個升降平台上有一排排的軌道,軌道又能和地下的接洽平台剛好無縫銜接接。
就見空降機最終自動挪動至,旁邊的整備區。
而且有著一個個金屬走廊,如同一根根金屬筷子,當空降機挪動過來時,這些展開的金屬廊道開始與空降機對接。
緊接著一些工程機械人開始快速進入空降機內部進行檢查,乃至保養和填充能源。
同時還有一條伸縮式自動在傳送帶直接伸入空降機艙內,隨後就見成堆的物資開始運入機艙內,裡麵有工程機器人開始負責對物資進行整齊的排序整理。
效率之快,讓孫開明看的瞠目結舌,這裡幾乎完成了全流程的自動化。
那這樣一來,還需要他們這些人乾什麼?
他有些迷茫和費解,僅僅半個多小時,這架大型空降機就完成了整備。
而完成整備後,附近的警示燈方才亮起了綠燈,同時軌道再度自動推動著空降機滑行來到升降平台上。
有人員也陸續開始進入機艙,不出意外的話,這架空降機馬上又要去執行任務了。
驚嘆!震驚!
其實這種智能化自動化,在災變前並不罕見,一些軍事基地,為了追求效率,就得要這麼強的執行率。
但軍事基地有些關節是必須要人為操作的。
但災變前的一些物流公司,完全能做到現在這樣的自動化。
這讓孫開明一時間有些恍惚。
一路跟著大部隊有序前進,一路上孫開明還看到了許多有意思的東西。
比如這裡似乎還在不斷地擴大這裡的地下空間,而且這裡的區域劃分雖然明確,但有些擁擠了。
比如剛剛那片區域屬於航空準備區和維修區檢查區。
而緊接著附近就是一片自動化組裝區,能看到大量機械臂在不斷組裝著什麼,也有機械在自動化對一些金屬零件進行焊接,切割。
一些環節也有一些工程機器人在參與。
整體井然有序,繼續往前走,孫開明就知道這片區域在生產什麼了。
這竟然是在生產組裝一台台工程機器人。
隨後他還看到了無人機生產組裝線,不過孫開明也發現了一個問題。
「奇怪了,這樣一個體係成熟的基地,為什麼空間這麼緊張?而且還在繼續開拓空間....
難道基地建立之初,沒有考慮這些嗎?」
而且他還發現,遠處一些區域還在不斷擴建挖掘,對地下空間進行進一步的擴容,隻不過幾乎沒有看到任何大型工程機器。
比如,巨型隧道掘進機,深地層鑽爆設備,大型地下渣土運輸係統,巨型液壓模架係統,巨型智能混凝土噴射機械臂,等等
這些巨型建築設備,在災變初期,是建造各大基地的主力軍。
然而這裡卻隻能看到一些中小型的建築機械。
而且孫開明發現這些中小型的建築設備,似乎成色很新,似乎是才組裝好沒多久一樣。
「總不可能這個基地是短短時間內開始擴建成這規模吧?」
孫開明越想越覺得好笑,如果是這個原因,那這些疑惑也就迎刃而解了。
但哪裡有這種可能性。
這樣一個體係健全,幾乎具備全體係生產力的基地,往往配套設施都十分齊全。
隊伍繼續前進,就在這時,孫開明等人總算是看到了活人。
就見幾十個帶著安全帽的男男女女正紮堆聚集在一起,有的手裡拿著圖紙,有的在比比劃劃著什麼,一群人爭論的麵紅耳赤。
而他們這一群人這一路上看到的大多都是冰冷冷的機械,要不就是身穿動力裝甲被包裹嚴實的武裝人員。
但現在好不容易看到活人,他們反而不敢上前搭話,這種心態十分詭異,但也很符合大家心態。
不過孫開明倒是對這些人感興趣,不由脫離隊伍上前詢問。
負責維持秩序的智械兵器頓時雙眼泛著紅光,正欲出手很快雙眼紅光收斂。
因為此時孫開明開口了,智械兵器並不會胡亂殺人,而是會根據危險性以及結合當時的情況進行合理判斷。
「請問你們是在討論什麼?是關於地下防禦工事的建設方案嗎?」
「嗯?你是誰?你懂這個?」
這群頭戴安全帽的男男女女好奇的看了眼渾身髒兮兮的孫開明,就他這身打扮,很顯然是才來公司沒多久的外來戶。
不過孫開明發現大家對他並沒任何戒備,心中狐疑。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大家之所以不排斥不戒備,因為他們加入公司也沒多久。
他們之中大多都是來自巨石城,以及洛穀避難所。
當然這裡麵絕大多數還是來自洛穀避難所,巨石城畢竟就是草台班子組成的勢力,人才極少。
相比之下洛穀避難所裡麵還是有一些專業人才。
「哦,我不懂這個,我隻是好奇你們討論什麼。」
孫開明笑著擺擺手。
「哦,我們也不是討論你說的那個,公司要我們協調工程機械人,配合圖紙,組裝一台大型盾構機。
不過我們之中雖然有這方麵專業的,但還真沒搞過這個。
畢竟盾構機這玩意....災變後基本上就很少有用得上的。」
為首的一名中年人說著無奈的攤了攤手。
聞言孫開明也不由點點頭,這點倒是沒錯。
基地建設之初就考慮到需要使用百年乃至數百年以上的時間,甚至更久遠。
這樣一開始的質量就極高,在這種情況下,當年老一輩的土木老哥乾完這一票後,也就徹底失業了。
除了一些超大型基地,比如聯邦,那種考慮到後續維修,加固,乃至擴建需求,還會保留相關人才之外,餘下的基地,這類人才早就斷檔了。
「這樣啊....盾構機我了解過,能讓我看看圖紙嗎?」
孫開明謙虛道,他還真懂一些。
這些年他待過的基地太多了,放在災變前的學術圈,他這相當於在各個科研所分別實習考研。
說是全方麵人才也不為過。
「你真懂?」
有人狐疑,但公司這裡對於技術人員十分寬鬆,大家相互也十分平等,還是將圖紙給了孫開明。
「不錯啊!咦,你們這設計很先進啊!如果按照這個刀盤按照你們這個數值設計,貌似可以讓滾刀承受的壓力極大減小。
咦,你們要做這麼大的?這樣主軸承的極限就很難搞了啊,不過咦,你們還有這種材料,真的可以有這種數值的材料?
如果有這材料,打造的主軸承還真能扛住這麼大的壓力。
」
孫開明一邊看,一邊忍不住驚嘆連連。
啥玩意?你還真會啊!
眾人一聽都懵了,這家夥一張口,傻子都知道專業。
「嗬嗬,業餘了解了一些,不過你們這執行起來確實有些夠嗆。
對了,公司的配套生產線有嗎?全麵嗎?
比如設計圖紙上的十八米的刀盤,這玩意估計重量就有五百噸,至少需要萬噸級的液壓機整體鍛造。
機床的平麵誤差還不能超過0.1mm!」
孫開明詢問道,他現在有些喜歡這裡了。
聽著這一長串的話,眾人撓撓頭,感覺這還真是個人才啊,對方看了圖紙才多久,就看出了這麼多東西。
「呃,這個首席執政官女士已經安排工程機器人開始組裝第一台萬噸級液壓機。
現在屬於公司大肆擴展的初級階段,所以許多超大型設備還在陸續組裝製造之中,所以....」
有人無奈道。
聞言孫開明就是一愣。
「等等,你說什麼?公司在擴展初期階段?這什麼意思?」
「嗯?就是字麵意思。」
為首的中年人不明所以道。
「呃...我問個事...」孫開明揉了揉眉心,總感覺事情哪裡不對勁,
「公司的人...哦,我說的人口一共有多少?」
「人口?哦,這個的話不多,也就幾萬人而已。」
「幾萬....」
孫開明差點咬到自己舌頭,他是被嚇的。
因為這特麼什麼離譜事情?
這麼一個似乎什麼都能造的公司,結果才幾萬人。
「那公司目前可容納多少人?研發人才占比多少?」
「可容納....大概十萬人左右吧....研發人才的話....可能是一百個?」
隨著這個回答出來,孫開明徹底傻眼。
「等等!你們說你們才一百個左右的研發人才,然後你們有了各種各樣的設計圖紙以及製造原理數據庫。
你們覺得這可能嗎?」
「這....」
眾人一陣麵麵相覷,旋即都尷尬的搖搖頭。
最終一個耿直老哥撓撓頭苦笑道,
「這個我們也不知道,我們也是才來一個月左右啊!」
「什麼?!」
「呃,你剛來可能不知道,我們這兒絕大多數人口,都是最近一兩個月陸續加入公司的。
至於之前公司幾個人,可能是十個?還是一百個...那我們就不清楚了。」
眾人的這一回答再度讓孫開明驚掉了下巴。
他一時間腦袋暈乎乎的。
怎麼也想不通,這到底是什麼畸形產物。
一個最初不足百人的公司,然後擁有幾乎各個基地都很難掌握的尖端技術。
就他剛剛看到的巨型盾構機的設計圖紙以及相關資料。
對方如果真能造出來,那其中所涉及的技術可不止幾百種。
甚至孫開明可以肯定的說,目前全人類各個基地,除了聯邦,誰都沒有獨立製造巨型盾構機的能力。
「那公司的技術是哪裡來的?」
「這...不知道!」
眾人搖搖頭。
「公司的圖紙又是哪裡來的?」
「不知道!」
眾人再度搖頭。
「那公司的智械兵器技術是哪裡來的?」
「也不知道。」
眾人再度搖頭,見此為首的中年人有些看不下去了,嘆道,
「老先生你別問了,問了也是白問。
這點我們無法給你答案,就算是你在這裡工作幾個月,估計你也無法得到答案。
但我有個美好的猜想。」
「什麼猜想?」
孫開明狐疑。
就見中年人笑著指了指上方,
「你看我們公司名字叫方舟科技,方舟,神話中這是神賜予的救世之舟。
我覺得我們方舟科技公司,也是神賜予了我們各種技術和資料,讓我們武裝自己武裝公司,打造出能夠抵禦一艘真正能抵禦末日的方舟。
所以你看啊,這樣一來,技術資料還有圖紙這些是哪裡來的,還重要嗎?」
「呃....」
孫開明一時間無言以對。
不過仔細想來,他也能理解對方的心態。
如果每天都能接觸到新知識,他願意每天都遨遊在知識的海洋,對於研究人員而言,最怕的不是研究不出成果,而是無論你如何努力,技術始終卡死在那裡,似乎進入了理論上的技術上限。
而這裡,孫開明感覺哪怕是以他的技術儲備,對於這裡的技術,他也要吸收一段時間才行。
「我看你們對盾構機不是很懂的樣子,那公司讓你們協調組裝盾構機,你們要怎麼協調?」
孫開明對此不理解。
很快就有人搖搖頭,
「呃...這個其實不要我們多專業的,隻要我們製定一個組裝順序計劃就行。
這些工程機械人本身就儲存了組裝技術,知道組裝流程,它們會全程代勞。」
「什麼?!」
孫開明再度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