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4章 連我都扛不住(1 / 1)

加入書籤

麵對陳曦如此的述說,不少人都把手中的工作放下,然後將目光轉移了過去,等待著陳曦的開口。

當然也還有少部分人沉醉於自己的工作,根本無暇關心這件事情。

對於沒有把目光看向自己的人員,陳曦也不在意。

畢竟是根據自己工作職責所安排的工作,能夠在規定時間乾完的人,自然能夠多休息一些時間,份內工作乾不完的人,自然要在上班時間多乾一些。

不過因為工作內容的特殊性,總有一些工作是乾不完的,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無底洞。

就像是盧弈所負責的賬務盤點和稅收,基本上就屬於無法乾完的工作,尤其是在國家大規模地開疆擴土情況下,這種類型的工作,從來沒有結束可言。

相比之下統帥整個帝國,把握整個帝國戰略方向的陳曦,反而是工作完成速度最快的人。

工作內容重要,而且非常需要消耗腦力去思考的戰略方向,在陳曦本人的眼中,就是一個規模可控,經驗可借鑒的方針而已,自然不會耽誤太多的時間。

同樣這也是為什麼法正會優先選擇聯係陳曦的原因。

一方麵是因為陳曦夠強,在內政這一方麵無出其右,想要執行對應的謀畫和算計,根本就繞不過陳曦。

另外一方麵,也是因為他們的關係還不錯,由陳曦來做第一個審核員,也能夠在出現問題時及時製止,而不至於將某些事情擴大化。

到了他們這個等級,一言一行之間都有著極大的變數,言行舉止會影響很多人。

年紀輕輕便位居高位的法正,很清楚自己在政治方麵並不算特別優秀,尤其是麵對那些老人,可以說年輕的令人發指。

在長安待過一段時間以後,法正便選擇跟隨關羽軍團,也有一部分這樣的原因在內。

除了繞開長安內部的一些政治以外,同樣也是想借著這個時間去學習和進步,從而在政治上麵顯得沒有那麼生疏,至少相對於那些老牌政客而言,顯得沒有那麼年輕。

陳曦對於內中因素也是了解的,甚至完全不覺得法正的行為有什麼問題。

漢帝國以外的世界,確實非常龐大,但終究不是無限大。

開疆擴土積極進取的方針和策略,終究不能無限的實施下去,到了某種程度以後,自然會出現對內收縮和坍塌。

在那種情況下,比起積極進取,能夠保持秩序的穩定,也是一種非常不錯的能力。

尤其是注定以後會分封的情況下,在這一方麵多學習一些,也能更好的維護自身利益。

政治是一門藝術,一種令人冰冷,讓人沒有感情的藝術。

不過對於此時的漢帝國來說,需要這種藝術的時間還很遙遠,遙遠到許多人有充足的時間去學習和應對,從而能夠平穩的進行政策和政治轉型。

從初期的開疆擴土到後期的秩序維持,其中必然會有大量混亂且不可控的因素產生,引起一係列的動盪。

而能夠提前且老成地掌握這些知識,真的有利於維持定。

尤其是對於陳曦來說,光是回顧一下歷史,就知道這種轉型和動盪到底有多麻煩了。

而如果通過簡單的學習,就能夠讓這種轉型平穩下場,那所帶來的價值,可一點都不低。

雖然帝國政治這種東西在某種程度上跟扯淡差不多,但不是每一位帝王都有著如此氣魄,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有如此強悍的實力,尤其是對於分封出去的世家而言,更是如此!

可以說麵對這種陣痛時,不能指望每一個人都能夠重拳出擊,在重壓之下進行強製性改革,完成變更。

每個分封出去的人和家族,彼此之間所留下來的聯係和想法都不一樣,指望所有分封出去的人員全部按部就班,陳曦還不如考慮一下如何在一年之內使整個國家的人口翻倍,至少後者還能夠看到一些可能性,哪怕微乎其微。

了解法正想法的陳曦,自然很好奇對方此時送過來的信息,到底裡麵蘊含了什麼樣的內容。

「這是?」仔細遊覽一下腦海當中的精神力,陳曦很快便確認了腦海當中的精神力信息,這種信息交流的方式,感覺非常熟悉。

簡單的過了一下以後,陳曦便覺得的這種溝通方式,和傳音秘術差不多,都能夠實現人與人之間的隱私交流。

至於這個交流的過程當中是否隱私,則取決於願意傾聽的人到底強不強?

當實力強大到某種程度以後,所謂的保證能力,基本上都是徒勞無用。

對於這一點,了解其中緣由的眾人,更加看好陳曦腦海當中的信息了。

大家都是有實力有智慧的人,尤其是坐在這個位置的人,基本上不存在笨蛋了。

至於從別人腦海當中竊聽信息,不管是想法還是行為,基本上無人敢做,尤其是麵對陳曦。

幾乎無限的精神力,配合上恐怖的精神力輸出,被乾擾的可能性極低。

同樣對於這個令牌的中轉站,大家或多或少都猜出了是誰,以至於每個人的想法都有一些不同。

有的人認可這份能力,相信這種行為沒有任何問題,有的人不相信這一份實力總感覺會出現意外。

精神力的世界是無比純粹的,數量的多少,質量的高低,同時輸出力的大小,都將決定了一名精神天賦擁有者的實際精神量輸出和戰鬥能力。

而同樣作為精神天賦擁有者,劉桐在個人層麵上或許很強,但如果受到多名的同時進攻呢?還能保持現如今這個樣子嗎?

從理性的角度來講,擁有精神天賦的人,本身就是智者的升華,也是對於智者的一種認可,絕對不可能是笨蛋。

常理來說,自然不會產生或者執行這樣的想法和行為。

但也隻是按照常理來說,實際上基於現實當中的情況,這種事情還真有可能發生。

而陳曦選擇當著眾人麵,公布法正所傳遞的信息,本質上也是一種勸說,更是一種展現。

連他都扛不住,其他人真能扛得住嗎?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