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想不想做和要不要做...這是兩件事!(1 / 1)
簡雍疑惑李儒為何會突然這麼並州的事情這般熱忱,其實李儒自己也很疑惑。
自己怎麼就突然...會如此了。
如果非要說為何自己會突然改變了性格,變成了如今這個樣子的話....那就隻能說是一個多月前郭奉孝找到自己的時候了。
當初李儒還以為郭嘉尋找自己又和之前一樣,想要讓自己主動為劉備出謀劃策。
而他連拒絕的時候說什麼話都已經想好了。
他懶得再折騰這些,而劉備似乎也並不希望和自己有更多的交流,大家互不打擾其實也是極好的一件事情。
但郭嘉卻偏偏給自己說了這麼一段話。
「從一介涼州的鄙夫到雒陽北宮中橫行霸道的大漢國賊,從被罷免官職的一介凡夫到穩坐朝堂的大漢權臣。
董仲穎當年是自己耐不住寂寞,扛不住壓力最終自暴自棄。
不過先生好歹也是一身所學,就這麼讓人玩弄於鼓掌之間,被所有人棄之如敝履一般,毫不在意的扔到了一旁。
先生心中就真的沒有點想法麼?
嘉也是出身世家豪族,雖然沒有什麼名聲,但身邊也都是一些世家子弟。
不過即便是如此,嘉對於一些人的做法也著實是看不上的。
若是說嘉可以幫助先生對天下世家都施展報復,那不知道先生願不願意真的做些事情?」
直到現在李儒也沒有想明白郭嘉到底是為什麼來找到的自己,又為何給自己開出如此條件。
但不得不說,郭奉孝的這張嘴...確實能夠直指人心。
他不想摻和天下的那點事兒,不僅僅是因為李儒心灰意冷,被傷透了心。
更是因為...李儒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的能力已經慢慢跟不上這個天下的腳步了。
原本李儒也曾以為,自己乃是天下一等一的謀士,幫助太師董仲穎從涼州一鄙夫生生走到了大漢權臣的位置上。
隻不過是自己的眼光不好,所以才導致了滿盤皆輸罷了。
可...現在自己發現這似乎不太對。
當年他能夠幫助董卓走到那一步絕對是有能力的,這一點自己不會妄自菲薄,別人也不會不承認。
可隨著董卓進入雒陽,隨著天下逐漸混亂,李儒就發現自己已經無法再和那些人抗衡了。
雖然他強裝鎮定,雖然他一直說自己不問世事,但終歸還是借口而已。
天下未曾混亂,李儒可以憑借孝靈皇帝貪財的性格,還有身邊的宦官以及朝堂上詭譎的局勢。
幫助董卓在混亂的局麵之中左右搖擺,不斷遊走,靠著自己毫無底線的性格加上還算是相當不錯的能力,幫助董卓步步高升是沒問題的。
可亂世真的到來之後,規則變了,他所要麵對的東西也就變了。
雒陽城中的明刀暗箭,爾虞我詐,戰場之上的兵法韜略,還有在亂世之中立足所需要注意的諸多東西。
李儒什麼都懂,而且不是懂一點的那種懂,可如果說他可以將所有事情都能夠做得很好...
李儒做不到!
勸諫主君,讓其克己向上,李儒做不到。
拉攏豪族世家,權衡朝堂內外,穩定家國平靜,讓國富民強,李儒也做不到。
帶領大軍,盪平天下,還天下之安寧,李儒同樣還是做不到。
他終歸隻是一個必須依附在主君之下,靠著主君給自己權柄才能夠發揮作用的...謀士!
他和賈詡算不上朋友,曾經李儒問過賈詡,如果讓他來評價一下自己,當以何人來比。
賈詡猶豫了許久,緩緩說了一個名字——申不害!
不過最後賈詡還補充了一句,他當不得相國。
從那之後,李儒其實就已經慢慢從權貴的周圍淡出去了,因為他自己也發現了,並沒有人真的會如何的在意他。
相比較於自己,無論是李傕還是張繡,亦或者是將誰都不放在眼裡的段煨,乃至於那位陛下。
其實都更加看重文和的才華和智謀,而不是自己這個禍國殃民之人。
所以李儒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消失的無影無蹤,並非是李儒手段如何的了得,而是沒人想去尋找他罷了。
但李儒也是有一身所學的,他也同樣有著不錯的過往,他...他殺過皇帝!
哪怕隻是一個退了位的皇帝,那也曾經是皇帝啊!
若非心有宏圖大誌,李儒何必做這種事情出來?
曾幾何時,出身不好的李儒也曾經希望自己能夠借助這股風,借助自己所看重的豪強董卓,站在朝堂之上,站在那些曾經看不起自己...
站在那些曾經看都不看自己一眼的家夥麵前,然後帶著滿臉的嘲諷質問他們,現在...他們認不認識自己了!
隻是...這些終歸是一場夢罷了。
世事無常罷了,李儒一步步走到了這等地步終歸是無話可說了。
當李儒聽到有一群大漢的朝臣,竟然在長安的未央宮中。
在大漢的皇帝陛下麵前,光明正大的討論鳩殺大漢曾經的皇帝,如今陛下同父異母的親哥哥,大漢弘農王這件事情和他有沒有關係的時候,李儒就已經忍不住笑了。
這簡直是他聽說過的最荒唐可笑的事情,他在那群人的眼中到底是什麼!
而當他發現,這件事情討論著討論著...就沒動靜兒了的時候。
李儒連笑,都笑不出來了!
原來...他在那些人的眼中,什麼都不是。
所以當郭嘉突然找到了李儒,對他說了這些話語,才讓李儒的心思再次活泛了起來。
大家都是聰明人,很多時候郭嘉隻需要微微透露一點點,李儒就能夠明白對方想要做什麼。
郭嘉想要組建一支獨屬於劉備,對所有世家豪族乃至日後劉備麾下所有官員都可以製約的兵馬。
這當然不是什麼突發奇想。
從春秋的那些主張兼愛,反對「富侮貧,貴傲賤」的墨家死士開始,到孝武皇帝時期的繡衣使者。
這種東西也不是出現一次兩次了,劉備想要弄出來這麼一支人手,對於李儒來說合乎情理。
隻不過最開始讓李儒想不明白的是,這件事情為什麼會找到自己,而且..看著劉備好像完全不知道的意思。
似乎就是郭嘉一人所為一樣。
為此李儒哪怕是心動也未曾立刻有所行動,而是暗中找到了郭嘉,並且從郭嘉的口中得知...劉備的確是不知道。
劉備不僅僅不知道這件事情,郭嘉還希望自己找一個理由,將劉備從並州送出去。
不管是再去一趟河套還是去巡視河東,河內,弘農。
總之就不要繼續在並州待著,將並州空出來一段時間,讓他來將這件事情完成。
哪怕是現在,李儒都能夠清楚的記得自己之前聽到這些話語的時候,臉色有多麼的驚訝。
他怎麼也想不到這種話竟然會從郭嘉的口中出現。
而讓李儒記憶更深的是,郭嘉接下來為他解釋的那句話。
「有些事情,主公想不想做是一回事,需不需要做是另一回事。
主公需要做且自己想做的,那就讓主公自己做。
若是主公不想做,但卻需要做的...那便由我等做!
事後的懲罰是一回事,做也不做隻等著事情無法挽回...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在聽到這句話之後,李儒大抵就明白為什麼賈詡說自己最多...也就是當不得相國的申不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