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遼河大營和火攻(1 / 1)

加入書籤

遼河口。

鄭芝虎摧毀建虜的紅衣炮後,就受到朝廷嘉獎。

遼河沿岸各寨,因此獲得了一段時間的安全期。

遼東軍也此機會,在遼河口東岸,建立一座大營。

孫承宗、尤世祿等人,率兵移師這裡。

孫承宗看著正在修建的大營,還有海邊的碼頭,高興道:

「此地甚好!」

「若能在此立足,牛莊必能恢復。」

尤世祿也欣喜道:

「這裡當真是控製遼河的要地,難怪皇上讓我們在這建大營,還賜名為營口。」

「隻要控製營口,遼河就會被大明掌握。」

「到時候想出兵就出兵,誰也限製不住我們。」

孫承宗含笑點頭,很是贊同此語。

作為總護軍的他,現在主要負責後勤。也因此對營口的意義了解更深。

以海運的成本來說,從天津運到營口,和運到寧遠的區別並不大。海軍運輸數次,核算後沒有增加多少花費。

這意味著大軍駐紮營口後,原本運往寧遠的物資,可以完全轉運過來。

朝廷提供的遼餉,就能供營口守軍駐紮下去。

想到這裡,孫承宗就忍不住心中懊惱:

怪自己沒有早日發現營口,早點移師這裡。

如果把之前投入寧遠的資源投到營口,說不定早就打到沈陽去。

不過轉念一想,他又知道這不可能。

別說以前沒有這麼多承擔運輸的船隻,遼東軍隊的水師,就不足以掌控遼河。

掌握不了遼河的營口,和復州等地的區別並不大,都要從陸路進發,前往牛莊一帶。

那中間的消耗就多了,大明不可能沿著遼河,一口氣修建八個營寨。

這個戰略,隻有水師強大才可能,例如皇帝打造的海軍。

此時的孫承宗,對皇帝由衷佩服,知道這種戰略自己根本想不出來。

他現在對於消滅建虜有了十足信心,那就是順著遼河北上,一直往沈陽打過去。

-----------------

孫承宗如此想法,海軍卻並不樂觀。

鄭芝虎向俞谘皋匯報導:

「遼河下遊航運潛力很大,將來疏浚之後,有可能成為二級航道,通航兩千噸大船。」

「但是從牛莊一帶再往上,是被稱為渾河的支流,夏季水渾汛急,有很多地方泥沙淤積通行不便。」

「末將隻敢派三百噸船隻往上,再大可能擱淺。」

這件事情,讓俞谘皋皺了皺眉,覺得真是晦氣。

他原本想派海軍一路打到沈陽,沒想到過了牛莊,就隻能用三百噸小船。

這種船隻裝載的火炮有限,很難發揮出足夠的威力。

甚至有可能被建虜襲擾,損失在渾河上麵。

不過再難也要試試,俞谘皋讓鄭芝虎不要怕損失,派大船去探索。

鄭芝虎收到命令,率領六艘六百噸船隻往上,想看看到底能走多遠。

這種五百噸左右的戰船,被皇帝命名為三等巡洋艦。是參考葡萄牙、荷蘭等國的蓋倫船打造的,也是如今大明最擅長製造的戰船。

經過數年試驗後,大明完全掌握了這種船隻,並且用大明的木材、火器改造。

鄭芝虎所用的船隻,就參考蜈蚣船等船型做了優化,以便更適合內河使用。

海軍分到的海關總署關稅,大部分投入到了建造這種船隻上麵。

鄭芝虎本人還自掏腰包,以建設領地海軍的名義,訂購了數艘巡洋艦。

此時,他率領的六艘船隻,就有三艘是自己的。

這些船隻各裝備大小火炮五十門,火力極為強勁。

一路向上逆行,最前麵船隻的瞭望手,忽然發現河麵上有數艘船隻,似是建虜戰船。

遼河艦隊的官兵看到這些「戰船」,頓時笑了起來——

相比他們所用的戰船來說,這些建虜打造的船隻,最多稱得上小舢板。

鄭芝虎當即下令鳴炮警告,要求他們投降。誰想到這些人似是聽不見,駕船快速逃離。

這下鄭芝虎怒了,吩咐道:

「不投降就擊沉,使用呂公炮實心彈。」

命炮手換上最便宜的實心彈,用這些小舢板練炮術。

很快,遼河艦隊就開始了實彈打靶。建虜的水兵沒有絲毫反抗,被他們一個個擊沉落水。

各艦響起了愉快的歡呼,甚至開始比拚。

鄭芝虎看著這一幕,雖然沒察覺什麼危險,卻本能地覺得有些不妥,下令道:

「小心戒備!」

「防止建虜有詭計。」

調整各船距離,相互之間拉開。

如此一來,後麵的船隻是打不到舢板了,但是警戒範圍卻更大起來。

-----------------

範文程遠遠看到這一幕,心中暗道可惜:

他是打算把這六條船都拿下來的,如今看來無法完全伏擊。

但是這不要緊,他最大的任務是破大明「妖法」,讓士兵知道大明的「妖器」不是不能擊敗。

在明軍艦隊轉過一個河灣、即將接近埋伏在蘆葦盪的火船時,範文程向多爾袞道:

「九貝勒,能下令了。」

多爾袞當即揮手,命人釋放號炮。

蘆葦盪裡立刻開始起火,裡麵的船隻一條一條出來。

鄭芝虎見到這一幕,就知道自己中計。

不過他沒有絲毫慌亂,反而大笑著道:

「火攻?」

「建虜能玩得過我們?」

周圍人同樣大笑,因為他們都知道鄭芝龍打敗荷蘭人,靠的就是火攻。

他們精通這種戰法,自然也有防範。

命令士兵調轉船頭,各艦尾炮對敵,鄭芝虎又下令道:

「把抬炮都抬出來,讓建虜好好看看!」

將船艙裡存儲的一堆三十毫米左右的火炮,抬出來放在支架上,對準建虜的火船,快速裝彈轟擊。

這是朱由檢命人仿照抬槍製造的武器,主要用於守城,發揮城牆步槍的作用。

因為口徑大於二十毫米,被命名為抬炮。

又因為相比大炮口徑比較小,多被稱為小抬炮。

鄭芝虎在船上也備了一些,專門用於打小船。

此時,麵對建虜的火船,這些抬炮就開始發威。

每分鍾接近十發的射速,讓建虜的火船紛紛承受火力。

不斷有火船被擊中,進水傾覆在河裡。

多爾袞、範文程看著這一幕,紛紛感嘆明軍炮利:

「大明的火器,當真日新月異。」

「什麼掣電銃、神機銃、呂公炮、小抬炮都出來了,真不知道將來還有什麼?」

這種火器,他們在攻打明軍堡寨時也見過,沒想到能用於水戰。

若非另有準備,這次的火攻很可能失敗。

但是現在,範文程則著看向明軍後麵的戰船,臉上滿是得意。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