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趙成峰和李龍:這個就叫專業!(1 / 1)

加入書籤

十月上旬,裡山已經開始下雪了,進山的時候,站在高點還能看到裡山那邊有些山已經戴了白帽子。

雖然大片的鬆林還是綠色,但更多的山已經是深秋的顏色,生機不再。

李龍開著吉普車帶著趙成峰往山裡走。

孟海他們已經進去了,不光他們進去了,他還提前一天把拖拉機也開到那邊,水泥等東西也拉過去了。

趙成峰好奇的往窗外望著。

到建築安裝公司後,他基本上都是在城市裡打轉。雖然奎屯不大,但好歹也是城市,和這山裡的風景是完全不一樣的。

等車子進一步開往山裡,趙成峰一路感受著顛簸,便問道:

「李老板,這路都是你修的?」

「嗯,我組織人修的。」

「修這條路,得花不少錢吧?」趙成峰已經知道了李龍的身份,也從李安國那裡知道他是自費修這條路的。

「還行,其實修路的錢,大部分算牧民自己出的。他們從山裡帶出來特產,我把這些東西賣掉,賣的錢用來修路——不夠我再添點兒,差不多了。」

「山裡都有什麼特產?」趙成峰感興趣起來。他想著既然來了一趟,如果能搞點什麼特產回去也挺好的。

「皮子,鹿角,雪蓮花,運氣好的話可能撿到玉石。」李龍一邊開車一邊說道,「藥材的話,現在有黨參,不過不認識的現在也看不到。黨參現在棵子已經枯了,就剩下一根光杆子。」

這些東西趙成峰都想要,可惜他是個城市的乖孩子,啥也不懂。

在水邊就算看到碧玉原石,也是不認識的。

至於黨參棵子,別說光杆子棵子了,就算夏天讓他看到黨參花,他也不認識。

所以一副好奇寶寶的樣子,問著李龍關於山裡這些東西的特征用處。

「呆會兒咱們乾活的間隙,如果你有興趣,我帶你挖兩支黨參。」李龍笑著說道,「這邊的黨參特別大,小孩胳膊粗那種。」

「這麼大?」趙成峰聽也很很意外。

聊著聊著就到了修橋的地方,這時候孟海他們已經在攪拌混凝土,清理修橋位置的地基了。

趙成峰還是很敬業的,一下車就開始指導起孟海他們在這裡乾活了。

李龍這回也沒到處亂跑,他跟著趙成峰,看他拿著圖紙怎麼指導著孟海他們,從最開始的混凝土比例,到後來的橋基下挖等等,一樣樣都沒缺。

這個人是真有水平的。

李龍就算是個外行,跟他看著,也能感覺到這位對於修橋這件事情,是受過係統培訓的。

李龍如此,孟海他們幾個更是這樣。人家一出口,對圖紙的理解就和他們不是一個層次。

李龍想著,如果楊波在這裡,可能會和這個趙成峰聊得很投機吧?

修橋可不是直接挖個坑,把混凝土倒下去,把橋基打起來,然後往堆料就行的。

趙成峰從看這條河的流向、岸邊水文看流量,然後結合圖紙進行了略微的調整,指導著孟海他們一步步進行。

李龍時不時的也參與其中,他力氣大,乾活倒是細致,趙成峰讓怎麼乾就怎麼乾。

一直到下午,整個都是在打地基,包括在河水前麵堵上,讓水從另外一邊的河灘流走,把修橋的地方空出來。

孟海和李龍兩個知道時間緊,就讓趙成峰多指導一下接下來怎麼乾,包括橋麵的建設。

趙成峰知道要過拖拉機,載重要求較高,給了幾個建議讓李龍他們選,還分析了哪種最省事,哪種最保險。

李龍自然是願意最保險的,總不能修好了,到時橋出了問題把人或裝備或牲畜掉下去了,那就不好了。

十月初的時候,天黑的比較早了,李龍六點多就開著吉普車往回撤,同時讓乾活的孟海他們也早點回。

畢竟不到九點的時候,天就黑了,這差不多四十公裡路,就是小四輪拖拉機也得開兩個小時。

吉普車開出山的時候太陽已經落了,中午楊成峰是在山裡和李龍他們一起吃的。李龍去接他的時候過的石城在克尤木的店裡拿的羊雜,買的饢,吃的比較簡單。

回的時候經過石城,李龍又在老街這裡請趙成峰吃了一頓。

「不好意思,趙技術員,這回時間緊,也沒帶著你挖成黨參,下次吧,下次一定搞一些。」李龍說道。

「我才不好意思呢,」趙成峰咽掉嘴裡的雜碎,這熱呼的就是比涼的好吃,嘴裡沒食物了,他才說道,「拿了這麼多錢,就跟著你們乾了半天……要不這樣,今天回去,明天一早,我去和領導請個假,然後再過來吧。」

「好。」李龍想著這是個實誠人,拿錢拿的手燙,主要覺得自己活乾的少了。

這樣挺好。

「你請假是不是會扣工資?會扣的話,我給你補上。」李龍說道,「也不能讓你吃虧。」

「不用不用,也不會的。」趙成峰急忙擺手,「我一般不請假,偶爾請個假的話,領導還是會批的。」

「那行,那這樣我今天晚上送你回去,我就住在奎屯了,明天一早,你們上班半個小時能把假請下來吧?我到時在你們公司門口等著。」

吃完走的時候,李龍又把茹仙古麗這裡剩下的熟雜碎大部分都打了包,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給這個趙成峰帶走的,另外一部分他打算到時給二哥家裡帶過去。

馬上中秋節了,也不知道二哥能不能回去,這回正好去奎屯,那就該帶一些東西了。

車子開出石城,還沒到沙灣的時候天就已經徹底黑了下來。天黑開車李龍倒是不怕,無非是慢一些,偶爾還能碰上迎麵過來的車。

當然偶爾能看到路上或者路邊上的綠眼睛,也不知道是哪種野生動物。

李龍這時候還沒停下來打獵的想法,槍雖然在車裡,但他覺得還是消停一下吧,如果就他自己,說不定還打一打呢。

等車開到奎屯,其實不到十一點,電視還沒完呢。

把趙成峰送到家,李龍又開車去了二哥家院子裡,李安國聽到汽車聲響和敲門聲,謹慎的在門裡問了一句,知道是李龍才笑著開門。

「咋這時候回來了,快進來,把車也開進來吧,趕緊進屋喝水,吃飯沒有?要不要讓你嫂子整點飯去?」

「不餓不餓,吃過飯來的。」李龍知道二哥家這個院子房子還是能餘出來的,不過他沒打算住這裡,說道,「我送你們公司趙成峰過來的,今天他在我們那裡乾的不錯。

他說明天看能不能請一天假繼續幫我們把橋修了。我今天就在市裡住下等著了,這是今天買的一些羊雜碎,熟的,你拿上。」

陳麗蓉已經出來了,她聽到了李龍的聲音,過來打著招呼,雪蘋雪琴兩個侄女也跟了出來。

李龍隻得進了屋子,先喝口茶再說。

「二嫂,前進活乾得不錯,九月份還幫著我大哥管一管紮大掃把的活,他和俊賢走的時候,一個人拿八百,不少了。」

「那是不少了,快趕上我的工資了!」李安國贊嘆著,「他們才來半年吧,這按月算的話,比我工資高!」

兩個年輕人乾活的確不錯,能拿這麼多,一個是跟著李建國割麥子能下苦,另外就是在李安國收全村大掃把的時候,把控質量打下手乾的好。

李俊峰拿的更多一些,和妻子兩個人一起,拿了一千。他媳婦快生了,所以不能走,不光不走,他還打算看能不能留在這裡。

當然不容易,落戶到四隊的難度越來越大了。

這些事情李龍沒多問,李俊峰也沒過來煩他,挺懂事,隻是在努力乾活。

聽李龍主動說起陳前進,陳麗蓉笑了,說道:「哪有那麼能乾,還是你們慣著他哩。」

話是這麼說,陳前進是真的挺能乾的,而且他走的時候也明確說了,明年還要過來。

李龍心說,明年就要真正下苦了。種棉花,就目前階段,那玩意兒是真的吃苦。

雪蘋和雪琴兩個和李龍打了招呼,嘗了幾口雜碎,就讓李安國叫著睡覺去了。

陳麗蓉要給李龍在空房子鋪床,讓李龍拒絕了。說實話,他也算是享受慣了的,在國營旅社,住著無論是水房、洗澡啥的他花錢都好找,在二哥這裡就不太好提條件。

所以還是算了。

知道他要去住旅社,明天一早拉了趙成峰就要走,李安國便說道:

「過兩天中秋節我和你二嫂帶娃娃回去,不過不好帶東西,正好你過來了,我這裡買的一箱蘋果,一箱梨你帶上。老爹老娘喜歡吃蘋果,大哥喜歡吃梨,我這邊能買的水果也就這些。」

李龍笑了,說道:

「好。」

兄弟兩個把水果搬到車上,李龍就和二哥二嫂告別,去了旅社。

旅社裡的確要方便一些,李龍舒舒服服的洗了個澡,睡了一覺。這個國營旅社有院子的,車子開進來也不怕被撬。

第二天,結賬後問了一下服務員,找了一家不錯的早餐店吃過早餐,看看時間,慢悠悠的去建安公司等趙成峰。

趙成峰是和李安國一起出來的,李安國看到李龍後,笑著說道:「我這回也沾了老趙的光了。今天小龍是不是也要把他送回來?那正好,明天中秋,你回來到時把我們拉到大哥那裡去吧。」

「好啊。」李龍其實也是這個打算。

一路風馳電掣把趙成峰送到山裡,這邊孟海他們已經開乾了。

看到趙成峰又過來了,孟海還挺開心,他自己帶著人乾,還是有那麼點子不太放心。

這下好了,技術人員來了,乾起來就不用那麼小心謹慎了。

一直乾到下午,橋基什麼的都搞好了,按趙成峰的想法,他可能還需要請一天假。

「明天團圓節,先別請了,我們先把橋基穩下來再說,等這個周末到時我再去拉你吧。」李龍說道,「走,帶你去山裡挖兩支黨參,這玩意兒好找好挖,也不讓你空跑一趟。」

進山後趙成峰就傻眼,他啥也不認識。

看著李龍拿著鐵杴指著一個一米多高的細長草杆子說:

「這下麵應該有個大黨參。這一片有好幾棵,選這個是這附近沒石頭,沒大樹,下麵應該沒大樹根,好挖。」

說著李龍就挖起來了。

趙成峰真就半信半疑,這玩意兒下麵是黨參?

「看,杆子下麵有一段是參蘆頭,細細的,再往下,就是黨參的頭了。」

趙成峰好奇的看著,等李龍順著細細的蘆腕挖掘到粗大的參體的時候他才算是真正認識了。

下麵還真是越來越大啊!

這棵參沒李龍想像的那麼大,參體半米多長,直徑有個五六厘米,到參體下麵三分之一的地方分了個杈,就跟兩條腿一樣,不過那兩條腿一粗一細,不協調。

即使如此,也把趙成峰給高興壞了。

他現在算是明白了。修橋,他是專業的。在山裡找這些特產,李龍是專業的,各有所長吧。

「回去放著晾乾吧,不過這參足夠大,」李龍把黨參交給趙成峰,「回去晾的時候它肯定會裂開,沒事,因為吸收的營養足夠,所以憋爆了,正常的。」

趙成峰這回也有能吹牛的資本了。

橋體修建會更考驗技術,李龍讓孟海他們就照顧著橋基墩子,順便推砂石把橋基給圍住,形成過渡,一是和路連起來,另外一個是要把橋基護住,等洪水來的時候,沒辦法直接沖擊橋基。

橋體修建的時候要等本周末趙成峰再過來的時候指導。

這次趙成峰已經把該準備的東西都讓準備好了,下次過來的時候,就可以直接施工了,也就是說,十月中旬,就能把這個橋建好。

主要還是這個橋對於修路來說過於重要,不然的話,李龍不會一直跟著。

他那邊還有許多事情要處理。

比如車的手續,比如打瓜籽的事情,還比如劉高樓應該也快來了。

但橋更重要一些。

把一臉笑容的趙成峰送回到奎屯。從上車到下車,趙成峰手裡都抱著那根黨參,他甚至覺得那五十塊錢都沒這根黨參來的香。

雖然趙成峰經李龍解釋,知道黨參和人參還是有區別的,但不管怎麼說,是兩腿參啊。

送到家,李龍去了國營旅社住下,第二天到了李安國家裡,把二哥一家拉著就回去了。

蘋果和梨子李龍都沒來得及拉回去,這趟剛好。李安國還買了一些月餅,雪蘋和雪琴穿的新衣服,這時候最興奮的是她們,期待著想要早點見到哥哥姐姐。

李龍在縣裡沒停,直接把二哥一家拉到了四隊,和老爹老娘大哥大嫂見了之後,才開了車回去縣裡。

說是團圓節,其實結婚的女兒女婿是要去丈人家的,所以中午李龍是在大院子吃的飯,和顧博遠一起。

「又有人來賣打瓜籽了。」顧博遠說道。

去年打瓜籽和貝母是李龍的兩大收入來源,今年種打瓜的人多,但來收的人,一個也沒有。

李龍閒的時候也給白修名、喬星等人打電話,結果那邊說目前附近原料充足,暫時還沒過來收購的打算。

事實上並不是說原料充足,而是作為瓜子行業的標杆,年廣久的傻子瓜子出事了,現在還是經營混亂的問題,不久以後,年廣久將被立案調查。

目前民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都很謹慎,所以口裡的那些企業,特別是雇員比較多的企業,還真不敢大肆擴張。

他們收縮生產,自然就不需要那麼多瓜籽原料了。

這下子那些種打瓜籽的真就麻爪了。

口裡沒人接手,李龍這邊自然不能收。

每天都有開著拖拉機到收購站求著他們收打瓜籽的,開口的價格從原來的兩塊變成一塊五,一塊三,甚至一塊、八毛都行。

實在是有些人把賺錢的注都押在了這上麵,去年前年其實李龍這邊也給說過有風險,但這些人發現打瓜籽還能賣得出去,那就種吧。

反正這玩意兒貴,就算折到五毛錢一公斤,那也比種麥子劃算。

他們自覺的把人工成本省略掉了,自家的力氣,不算錢。

「能收的話,就收一些吧。」顧博遠勸李龍,「反正這個能放,放個一兩年,都不成問題,你說以後真就賣不掉了嗎?」

「那倒不至於,說不定明年就可以賣掉。」李龍說道,「但如果我們開了收購的口子,哪怕八毛錢一公斤收,估計能收到幾十上百噸。咱們的倉庫必然會被占掉一大部分。」

現在藥材占了一部分倉庫,再讓打瓜籽占掉一部分,後麵再收大宗東西,庫房就會有困難。

主要還是一些小庫房放著一些零碎的東西,一直就沒清理過。

「把庫房裡一些雜物清理掉,能騰出來一些地方。」顧博遠說道,「好多都是老客戶,一個個求著我,真不忍心。」

李龍笑了,嶽父這性格,還真不適合做大生意。

但有人情味兒。

「那行,收吧,不過不能高價收,最好收壓平的,不然咱們還得過一手,沒那時間。」

他們在說打瓜籽的事情,李家老大老二,卻在說著汽車的事情。

知道大哥將有一台汽車,李安國好奇極了。

消息是杜春芳說出來的,她嘴裡留不住話。

李安國當時就在想著,如果自己有一台——算了吧,沒錢。

PS:今天聽到一個讓我氣笑的消息,社保上發文,讓我們這邊某單位給原來一個持雙國籍到隔壁國家的退休職工補發原來停發的工資。

特麼的國家都不要了,現在發文要給他們補發工資?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