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返程憂不斷,布局當收網(1 / 1)
隨著麵無血色的叛軍頭領被錦衣衛拖出山穀,關進囚車之中押解回洛陽,其他叛軍將領也開始陸陸續續被處理。
他們會跟著一小隊護衛被押解至各個驛站,通過往來驛站的押解,一路前往遼東戴罪立功。
至於茫茫多俘虜,反倒成了一個大問題。
夜幕降臨,這處無名山穀卻難以將歇。
燈火通明的中軍帳之中,各方將領正將自己匯總的人員數目源源不斷的送過來。
大帳內亦是一片忙碌,早有能識文斷字的將軍協同一齊確認總人數。
等忙到後半夜,帳外終於消停下來,盧象升等人也將俘虜的總人數報了上來。
「稟皇上,此次俘虜人數總計一萬三千八百二十一人,傷者五千零六十人,其中重傷者一百餘人,恐怕活不過今夜。」
「我們的損失呢?」
「稟皇上,新軍陣亡九百六十人,其中首次交鋒便損失了五百餘人。京營將士亦折損八百人,戰馬三百匹。」
將這份不算好看的戰報遞上去,盧象升那也是緊咬著牙關,不敢多言。
他不敢說的是,京營將士折損的八百人之中,其中一多半是在強行拿下潼關時折損的。
事實上自他離開潼關,一路追擊叛軍時候,心裡就起了後悔的念頭。
因為他攻破潼關以後,才從守軍的口中得到對方糧食緊缺的消息。
畢竟叛軍是如同蝗蟲一般的,他們不事生產,隻會劫掠。
這種隊伍一般不可能堅守城池,一旦被圍困,說不定不出幾日就會自己分崩離析。
而現在進行強攻,不僅使得潼關城付之一炬,連帶著京營將士也折損不少。
盧象升可以清楚的感覺到,在拿到詳細戰報後的皇上,臉色明顯黑了幾分。
諸葛亮看著那花名冊上的總數字,心中都在滴血。
在他心中,麵對叛軍那不過是歷練罷了,饒是這份歷練,就斷送了近千餘名新軍將士。
這一下折損五分之一,他如何不心痛。
惟一值得苦中作樂的,便是新軍將士得到了磨礪,終於不再是未曾見血的新兵蛋子了。
接下來隻需要利用現有的新兵進行二次擴充,以新帶舊,又一支新軍將會涅槃重生。
至於京營將士的折損,除開盧象升魯莽的一波,其他的折損都還在可接受範圍內。
諸葛亮默然一嘆,終於開口定評道。
「此一戰雖然收獲頗豐,然我等也暴露出諸多不足。事後總結,全軍將士封賞可暫緩,眼下我等雖已獲勝,然戰俘甚多,若不安頓好他們,勢必會引起二次叛亂。
我有意將一部分引至遼東,一部分留在河南安置。正好有徐光啟徐老爺子大力推薦的甘薯急缺人手種植,若能將他們利用起來,朝廷亦可增收。」
眾將士聞言,各自眼前一亮,都覺得這處理方法不錯。
這些人要是全放了,那等於仗白打。要是一直養著,那朝廷這一仗可是虧大了。
唯一的好辦法就是將他們遷走,移居到別處生活。
如此一來,既可削減陝西流寇數量,也防止他們再受到天災威脅。
隻是這其中有一關鍵問題,被初來乍到的孫傳庭一針見血的指了出來。
他雖是才入新軍的,並且官職隻是千戶而已,然而其他將領在聽聞他率領殘兵和陝郡百姓,能在絕無後援的情況下堅守數月,心中都佩服不已。
古有玉門十三郎,今有陝郡一傳庭,倒也相合。
孫傳庭這時候走出隊列,語氣堅定道。
「皇上,此法雖好,然據臣觀察,河南,山西兩地雖遭災不嚴重,但兩省內的土地幾乎都有主了,忽然湧入萬餘災民安置土地,算上他們後麵接來的家人,這可是個不小的數字啊。
臣稍有悲觀的認為,此法難。」
空氣隨著孫傳庭的話凝固了起來,大家都驚訝的看著這個初來乍到的小將,欽佩他敢於直言的勇氣。
而他所說的問題,也是關鍵中的關鍵。
事實上陝西內還有大量流民需要外遷,否則那赤地千裡,蝗蟲四起的災禍,沒有人能夠扛得住。
就連當地的部分地主,那都是被迫流亡南方。
諸葛亮聽著孫傳庭的話,不僅不惱對方當眾指出問題,反而稍顯欣慰。
盧象升的莽撞讓他稍稍灰心,沒想到突然出現的孫傳庭卻給他一個驚喜。
此人若是有心栽培,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此事我早已知曉,至於解決之法,我心中有數。諸位的任務,就是在返程路上,讓各級將領匯總那些叛軍的意向。
有敢去遼東的,隻需上了戰場梟首一人即可免罪。留下的則需要聽候安排,以工贖罪。」
「是!」
眾將士聽了皇帝的話,雖想不通到底有何解決辦法,但還是應承了下來,各自退下準備前去執行。
待得他們走後,錦衣衛又被召喚了進來。
盧劍星,靳一川兩位錦衣衛新秀領著兩列人馬,恭恭敬敬的到了皇帝近前拱手道。
「稟皇上,您找我等?」
「是了!」
諸葛亮此刻已經起了身,輕撫著羽扇笑著接著說道。
「如今大軍得勝,錦衣衛也該忙起來了。」
「您的意思是?」
「你等令我命令,快馬加鞭將收網的消息送至陝西,山西兩地。走馬案,走私案,也該落下帷幕了!令太原布政司協同錦衣衛,對證據確鑿的山西商人,範永鬥,王登庫,靳良玉等一眾商人一網打盡,家產抄沒,人員盡數押解至洛陽受審!」
聽得皇帝終於開口,要將這些早就該繩之以法的奸商拿下,盧劍星的整個臉都漲紅了起來。
他是負責走馬案子的負責人,那是親眼目睹了這些奸商是如何瘋狂的把大明的軍馬賣出關外,再利用這些錢,古玩等,囤積糧食,把糧價不斷抄高,直到一部分人吃不起飯活活餓死。
那種慘烈的景況,盧劍星那是歷歷在目。
「我等必定不負皇恩,定將竭力完成任務。」
「好!再叮囑你們一句,自抓捕之日開始,消息就不必隱瞞,我要讓有心人知曉當下的處境才行!」
「是!」
兩排錦衣衛幾乎是斷喝一般回應著,隨後紛紛起身,急不可耐的騎著軍馬連夜出發。
這抄家的活不管放在哪個朝代,都是富得流油的美差。縱然在當今皇上的嚴防死守下,他們可能貪不了一星半點的財物,但是抄家的功勞同樣也是很好掙的啊!
比如找到抄家對象的隱秘家產,或是找出更多線索,發掘被抄家者的罪行。
無論哪一條,那都是不少錦衣衛升官的良藥。
至於皇帝後一句叮囑,這倒是讓他們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讓有心人知道當下的處境,可是有心人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