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有飯吃有衣穿(1 / 1)

加入書籤

「時下,桃源村正處發展關鍵之際,亟須人力以壯大實力。若爾等願意加入,當知以桃源村為要,嚴守村中之秘,與村人同心協力,共護此片土地。」

「我可許諸位容身之所及食物,爾等亦當以忠誠勤勉回報,為桃源村的未來拚盡所能。」

待宋芸晗言罷,村正老爺子含笑捋著胡須,眸中贊賞之色盡顯。

流民們麵麵相覷,心中各有所思。

「俺們走投無路,若能在此有個容身之所,定當竭盡全力。」其中一個麵容滄桑中年男子率先開口,話語中透露出對安穩生活的渴望。

「這村子真能容得下咱這麼多人?俺可不想再被攆來攆去。」亦有人麵上寫滿不安。

他們本已走投無路,如今驟然尋得安身之所,竟是一時不敢全信。

宋芸晗雙眸微眯,緩緩而言:「我所言決策,乃為桃源村長遠之計。既入我桃源村,便要遵我規矩,若有違抗者,定不輕饒!」

「大夥當攜手共進,於這亂世之中闖出一方天地。」

流民中一長者率先踏出,恭敬抱拳行禮。

「咱們願聽從差遣,為桃源村效命,絕不泄露村中機密。」

其餘之人亦紛紛附和,皆言願意遵守規矩,共同為桃源村的未來努力。

宋芸晗目露欣慰,轉身對村正說道:「阿爺,此事還望您多多費心,妥善安排他們的住處與分工。」村正應諾,旋即著手去辦。

隨著新成員的加入,桃源村的建設愈加如火如荼。

與此同時,宋芸晗於四十裡外發現了一股山賊勢力,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不知何時便會留意到村中動靜。

天漸寒涼,孟冬將至。

恰此時,二十二輛牛車自山道盡頭緩緩而來,車上滿載棉花與冬布。

宋芸晗騎於高頭大馬之上,與顧須風並行於隊伍前端。

此次以與行商交易為借口,久被圈養於空間內的耕牛們,終得見天日。

往年在北郡,冬日裡田間無農事,屋外嚴寒,村中是鮮有人願意出門的。

村中有幾個孩童遠遠望見隊伍,爭相回村報訊,村人紛紛出迎。

「不得了,這白白軟軟之物竟是棉花!」

「晗姐兒為咱們村帶回棉花,還有布匹,今冬無需再受凍哩!」「晗姐兒」之稱出自何處已無從考究,然而隨宋芸晗聲望日隆,愈發深入人心,無論老幼,大多如此喚她。

「您實乃能耐人啊......」

溫月娘費了好一番力氣,方才擠至人群前端。

抬眸望見那一車車雪白棉花,眼中綻光。

眼見快入冬,如今她依然身著兩層單衣,村正家相較旁的人家,雖日子稍好過些,卻也未敢奢想人人皆有棉衣可穿。

若無厚衣可穿,再過些時日,全家便隻能閉戶取暖,僅有的棉衣也隻能緊著出門之人。

歸家後,需得小心脫下,妥善放置。

尋常人家,燒不起炭火,唯靠著入冬前早早拾來堆於家中的柴火熬過寒冬。雖柴火熏嗆,卻也救了無數貧寒之家性命。

物資被迎入村中,後山空地前,人潮湧動,卻秩序井然。

村人圍聚,皆望向宋芸晗,「晗姐兒,這些棉花你打算以何種方式分配?」

眾人皆知宋芸晗行事素有章法,此等物資並非無償相送,而是賒欠予眾人。取物之前,需將各項信息詳記於賬本之上。

「別急。」

宋芸晗身側置一木桌,上麵放著紙筆,她雙手環在胸前,清了清嗓子。

「此次棉花數量有限,僅可用於縫製禦寒棉服,不可作鋪蓋被褥之用。」

「大夥放心,各家皆有份額。餘下的,依照後兩日各家於礦山出力的多寡依次分配,若有人舍棄份額,資格則順延。」

人群中頓時響起一陣輕微的議論聲,各自心起微瀾。

這批棉花竟可滿足村中三百餘人製衣所需?!

然而無人在意宋芸晗於棉花用途的限製,製衣本為正當用途,誰家好人舍得以此縫被?

棉花於這世道,實乃稀罕之物,唯有地主老爺方敢如此奢侈。

平民人家,唯有收集些蘆花、柳絮填充到衣物中,再不濟的,隻能以稻草麥秸代之。

沒成想如今在晗姐兒的帶領下,他們這些泥腿子,竟也能肖想到地主家才配穿的棉衣了!

宋芸晗似未察覺到村人們眼中的狂喜,復又拋下重磅消息。

「諸位無需憂心冬日禦寒之物不足,過兩日行商會再來,屆時還有一批棉被至。」

人口得來不易,桃源村不足三百之數,於發展初期的領地而言,每一口人皆無比珍貴。

但凡凍死一個,宋芸晗都會無比痛心,故早有謀劃。

「竟有棉被!冬日裡蓋上,那得有多暖......」

狂喜之後,村人旋即一陣失落,如此稀罕物,豈是他們所能消費得起?晗姐兒為村人已墊諸多銀錢,如今估計再難拿出餘資。

未料宋芸晗再度開口。

「此番花銷,我已擔下。」

「諸位都清楚,如今桃源村正處發展關鍵之時,每一份物資皆當用在刀刃上。」

「得到棉花的人家,日後當以勞動償還。眾人齊心,方能使村子越來越好。」

眾人聽後,一片叫好。

村正老爺子尚在礦山督工,當下的記錄工作順理成章落到顧須風身上,他雖百般不願提筆書寫,卻也隻得老實忙碌。

依宋芸晗的要求,顧須風將各戶情況逐一登記於賬冊。

此次牛車總共帶回四千斤棉花。

宋芸晗早有估算,一套厚實成人棉衣需五斤左右棉花。

村中人口若粗略算作三百成人,每人製兩套棉衣,需三千斤棉花,備下的分量完全足夠分配。

村人們熱切的盯著白軟軟的棉花,暗暗下定決心要為村子多做貢獻。

如今日子當真好了,不愁吃食,隻要大夥跟著晗姐兒往一處使力,日後必有更多物資!

孟仲二冬相連之際,田中的土豆率先成熟。原本綠色的葉片已然枯黃,莖稈也失去了往日的挺拔,開始倒伏。

本應在礦山之人紛紛現於田壟之上。

趙有耕小心脫下棉衣置於乾淨所在,雙手齊動,揪著莖葉,奮力拔出一大串土豆。

每一塊土豆都有巴掌那般大,沉甸甸的,一畝田竟收獲有二十二石之多!

趙有耕不顧穿透後背的冰涼,躺倒在地裡。他呆滯望向頭頂灰蒙的天空,已是熱淚盈眶。

豐收了,真的豐收了!

往後再不必挨餓,晗姐兒所言,當真是天大的實話!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