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高爐建成(1 / 1)
土豆畝產高於趙有耕家的不在少數。
周杏花領著十歲的閨女摸黑拔了一夜土豆,往返不知搗騰了多少趟,總算將兩畝地的土豆盡數盤弄回家裡。
兩畝地攏共收獲了五十石!
周杏花按照先前定下的契書內容,交還了半數收成到宋家,剩下的土豆不僅能夠母女倆過活,甚至富餘出不少。
守著滿滿一屋子的土豆,她抱著閨女泣不成聲,「豆兒,咱娘倆往後靠自個兒總算也能過活了!」
「娘,不哭......豆兒長大了也要陪阿娘上礦山挖礦,豆兒也要掙糧食給娘吃。」
瘦小得仿若豆芽菜的小姑娘半摟著蹲在地上的娘親,小手一下下輕拍周杏花的後背,娘親的背上沒多少肉,和她乾瘦的手掌一樣硌人。
「豆兒真懂事,娘這便給你烀土豆吃!」
逃荒路上丈夫病死,夫家將她們娘倆視作拖油瓶。
原以為隻是個尋常的夜晚,周杏花如何也未料到,翌日一睜開眼,竟已被夫家丟在了半道。
路上沒有糧食。
即使隻能啃樹皮嚼草根她也不願放棄。
後來,她餓得再也走不動道,渾渾噩噩跟隨晗姐兒來到桃源村紮根。
靠著晗姐兒借糧,她才得以支撐到今天。
如今她們娘倆有了兩畝地,還有了糧,甚至能同那些男人一般出賣力氣掙糧!
再往前數半年,這樣的日子,周杏花即使在夢裡也未敢夢過。
還糧時晗姐兒說了,等來年開春,她會弄來頂好的稻種,畝產能超十石。
天老爺,何時起稻米畝產也如此駭人了?
打從周杏花隨娘家下地開始,她便知稻米畝產不足二石,麥子不足一石,晗姐兒所言著實超乎她認知。
可她學聰明了。
起初晗姐兒說土豆產出甚高她便不信,苦於別無選擇方才依言栽種。
如今土豆收獲,產量當真如同晗姐兒所言,甚至每戶都能達到畝產二十畝往上!
甭管別家信不信,反正她周杏花是信了。
如今她隻盼著這個冬天能早早過去,如此一來,她們娘倆也終於有機會嘗嘗這稻米是何種味道。
仲冬上旬,桃源村陸續收完地裡的土豆,家家倉廩豐足。
宋芸晗從空間倉庫取出紫雲英,便帶著家人來到田地撒種。紫雲英是豆科綠肥作物,有固氮作用,可提高土壤肥力,正適合仲冬種植。
舉目四望,周遭田壟僅有幾人在侍弄蔬菜。
入冬後農事漸少,村人收獲土豆後,便鮮少再往地裡去了。
宋香珠左右手各攥了一把種子跑遠,在地裡歡快的一路播撒,手裡種子揚完,又樂顛顛跑回大人身邊補貨,竟是半點不知累的模樣。
數十餘畝田地,花費了一家子半個白天。
李翠兒捶腰,抬起衣袖擦拭掉額頭的汗,頗有些困惑:
「她姑,土豆的莖葉已拿去堆肥了,你說咱們乾嘛還多費這個勁?這也不當吃。」
「嫂子,紫雲英作用可大著呢。土豆莖葉堆肥雖有作用,但紫雲英固氮效果更好。」
宋芸晗微微一笑,耐心解釋。
「等來年開春,土壤肥力大增,再種其他莊稼,收成肯定好。而且紫雲英長起來後還能當綠肥翻到土裡,持續給土地提供養分。」
李翠兒若有所思點點頭:「可這得等多久才能看到效果呀?咱這費這麼大勁,要是沒啥用可咋辦?」
「嫂子放心,我深思熟慮過。現在打好基礎,以後不愁沒好收成。這紫雲英不隻是為咱一家,大家看到好處,整個村子的土地都會變好,日子也會越過越紅火。」宋芸晗輕拍李翠兒的肩膀。
「香珠她娘啊,我兒說得有道理。咱就辛苦這一回,為了以後的好日子,值得。」一直默默乾活的江氏也開口了。
一旁,宋香珠聽著大人們的言談,懵懵懂懂,眼眸忽閃。
小姑懂得真多,待她長大,定要如小姑一般厲害!
她已識得數字「一、二、三、四、五……」好些個字了,宋香珠掰著指頭細數,滿心自豪。
這些時日來,小姑教的字她學得可快可快啦。
阿娘與阿奶皆不及她,就連顧叔叔也誇贊她聰慧。
宋芸晗選定家中一間空屋作為教室,屋內陳設桌椅,邀來村中唯一的木匠師傅自製出許多沙盤。
每日白晝,撥出幾個時辰,教授家人小學課本中的入門內容。
數學、拚音與簡體字皆囊括其中,當下所選內容皆極為淺顯。
在一群目不識丁的村人中間,但凡涉及文字,幾乎每件事皆需宋芸晗親力親為。
村正老爺子畢竟年事已高,不便過度操勞;顧須風則需看顧護衛操練之事,能替她分擔的到底有限。
宋芸晗不求立馬教出幾個學霸來,隻念著家人早些擺脫文盲處境。
即便僅能幫著記記賬也好。
諸多鄉鄰循聲而至,宋芸晗並未驅離旁聽之人,但凡有意向學的人,無論老幼,她皆分予了沙盤。
原本是打算將村人集中起來強行掃盲的,但礦山實在繁忙,就連青磚、水泥這邊也無一能分出人手,計劃隻得暫且為桃源村的發展讓步。
至於四十裡外盤踞的山匪,宋芸晗並未對村人隱瞞消息。
得知此事後,眾人便愈發積極起來。護衛隊伍中,自發加入之人竟多出一倍之數。
顧須風加強了訓練力度,夜間巡邏更是未有鬆懈。
除此之外,礦山的必經通路亦被設置上了哨卡,外人未得允許,根本無法闖入。
高爐的修建耗費許多時日,宋芸晗全程把控,總算趕在正月前完成了建造。
開爐這日全村人皆齊聚到了礦山,高爐前的空地上,烏泱泱站了三百來號人,看向高爐的眼神莫不熠熠生光。
「加料。」宋芸晗指揮著人將鐵礦石、石灰和焦炭等原料從頂部的入料口放入高爐中。
隨著爐中的焦炭被點燃,熱氣散發,高爐周圍的溫度也跟著很快升高。
寒涼的天氣,圍觀村人的棉衣下竟也被烘出一層薄汗。
不知多久過去,宋芸晗命人開啟高爐底部的出鐵口,熾熱滾燙的鐵水緩緩流入到石墨坩堝當中。
打造這坩堝極為艱難,村裡可找不出掌握如此高端技藝的工匠。
嘗試多次未果後,宋芸晗乾脆通過商城購買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