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發現了秘密(兩章 合一)(1 / 1)

加入書籤

祿王和福王一樣,他們都是太上皇的兄弟。

太上皇眼中的廢材,世人眼中的笑柄,卻又是宮鬥奪嫡中唯二活下來,並且富貴一生的人物,又何嘗不是聰明人呢。

同樣,作為他們的子孫,無論是表麵上不學無術的祿王世子,還是尚未成年的趙廷珞,他們都是在各自的王府裡殺出一條血路的人。

他們不但不傻,且都有八百個心眼子。

七皇子長在深宮,不知蕭嶽何許人也,可是他們知道。

那是個連庶子都不如的外室子!

太上皇想過繼孩子給壽康皇帝承嗣,宗室裡大把的適齡人選可供選擇。

即使不想在宗室中選,那還有皇親,還有勛貴,還有朝臣,太上皇想認個乾孫子,有的是人選。

就像趙時晴,同樣是太上皇認的乾親,可是住在官驛裡的這兩天,祿王世子也從內侍口中打聽出來,這位真實身份也不一般,竟然是老梁王的養女,小梁王的妹妹,宗人府裡記名的皇女。

如趙時晴這樣的,才是太上皇乾孫女的合適人選。

一個乾孫女尚且如此,那麼給已故孝康皇帝承嗣的乾孫子,就更會慎重。

而蕭嶽是外室子。

若非開口的是太上皇,祿王世子甚至會懷疑,這是對孝康皇帝的羞辱。

但這番話自太上皇口中說出,且,祿王世子在京城時也聽說過觀月公子的名號,那位在這次水患中出的風頭,不遜蕭真!

正有傳說他是觀音菩薩座下金童的,總之,如今的觀月公子,早已盛名在外。

之後得知太上皇已認觀月公子為乾孫子,祿王世子便心領神會,之前的那些美名,十有八九就是太上皇給乾孫子臉上貼金呢。

太上皇老了,人老了就會喜歡孫子,他又長年住在長壽宮,親孫子們沒有機會承歡膝下,就讓乾孫子鑽了空子。

不過,乾孫子就是乾孫子,與皇位無緣,後宮的娘娘們不會把他視作眼中釘,皇子們更不會把他當成絆腳石,相反,大家還會善待他,與他結交,通過他在太上皇麵前刷刷好感。

因此,臨來之前,祿王世子便讓府裡備了兩份厚禮,一份給觀月公子,一份給趙時晴。

可是現在,祿王世子得知觀月公子就是蕭嶽,而太上皇竟然讓蕭嶽給孝康皇帝承嗣,他的心裡驚起千重浪。

他下意識去看趙廷珞,卻見趙廷珞一派從容,麵露微笑,竟是看不出什麼。

祿王世子心中一凜,他竟然還比不上一個小孩子。

他使勁吸了一口氣,鼻子發酸,硬生生憋出一泡眼淚。

「可憐天下父母心,太上皇聖明啊,孝康皇帝有後啦,有後啦!」

祿王世子又哭了,知道的是孝康皇帝有後,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才是孝康皇帝流落在外的兒子。

說話之間,宗人府的人便到了。

按理,以太上皇的身份,陪同七皇子一起出京迎接的,必須是宗人令。

可是不巧,宗人令趙陳年事已高,十天前病倒,至今未愈,連床都不能下,更就不能出京麵聖了。

趙陳的兒孫都在府裡侍疾,因此,此次代表宗人府來的,是趙千和趙永。

這兩位與趙陳同出一支,但是要叫趙陳一聲從伯。

趙陳與永嘉帝平輩,而這兩位則和七皇子及趙廷珞平輩,說白了,他們在太上皇麵前就是孫子輩的。

不但太上皇不重視他們,就連七皇子也沒把他們放在眼裡。

此刻太上皇把二人叫來,不是和他們商量的,而是通知他們。

兩人稀裡糊塗地過來,又稀裡糊塗的離開。

回到自己的房間,兩人材緩過神來。

趙永問趙千:「從兄,你說那位觀月公子,不對,現在要稱一聲......」

說到此處,趙永怔了怔,太上皇隻是下令將趙觀月記上族譜,並沒有提冊封之事,也就是說,觀月公子還是觀月公子。

「你說,觀月公子何許人也,莫非也和趙二姑娘一樣,出自八大王府?」

同樣,這兩位也沒見過蕭嶽。

見過蕭嶽的,除了年少的,就是祿王世子這種遊手好閒的,趙千和趙永雖然也是孫子輩,但是已經三十多歲,又是在宗人府裡當差的,也隻是知道蕭駙馬有個外室子,卻不曾見過。

「趙二姑娘是宗人府裡登記在冊的皇女,還是我執筆,將她的名字寫上去的,可這位觀月公子,你在宗人譜上見過這個名字嗎?沒有吧,即使他真是八大王的子孫,那也是外室子,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趙二姑娘是養女,也能記上宗人譜,八大王的外室子又豈會流落在外不上族譜?把外室子計在側妃或者姬人的名下很難嗎?

再說,這位觀月公子,無論容貌的,還是氣度,比起幾位皇子,有過之而無不及,太上皇能不喜歡?」趙千說道。

趙永點點頭:「從兄說得在理,這位觀月公子貴氣天生,但應該不是出自八大王,可是這就更說不通了,孝康皇帝已經過世十幾年了,太上皇怎麼忽然想起給孝康皇帝過繼兒子了?」

趙千拍拍他的肩膀:「這不是咱們該管的事,咱們能做的事,就是動筆而已,從伯父早不病晚不病,這個時候病倒,你還看不出來嗎?」

趙永一怔,趙陳是什麼時候病的?

好像就是太上皇認下乾孫子乾孫女,找回親外孫,又抓了親孫子的消息傳到京城之後的事。

趙永忽然想到什麼,他求助般看向趙千:「從兄,您怎麼不早說,早知如此,我......」

趙永:「不要患得患失,咱們隻是小人物,連裝病的資格也沒有,走一步看一步吧。」

同樣的還有祿王世子,從太上皇那裡回來,祿王世子的心裡就像是揣了隻兔子,惴惴不安。

他想了想,決定去找趙廷珞。

想想就可笑,他三十七,趙廷珞十歲還是十一?比他兒子還要小,可現在,他覺得趙廷珞才是他的主心骨。

「大侄子,你也認出來了吧,那位觀月公子就是蕭嶽,你說太上皇為何會這樣做?

你知道吧,我有個胞弟,八歲時生天花死的,前幾年,我母妃要把我家老二過繼給他,世子妃不答應,婆媳大戰三百回合,後來我家那兩個不孝子闖禍了,母妃幡然醒悟,覺得若是把老二那闖禍精過繼了,說不定會影響我弟弟投胎轉世,於是便想從宗室裡過繼一個。

我父王親自從宗室營挑了個孩子帶回來,我母妃一打聽,得知那孩子雖然是繼室所出的嫡子,卻是那繼室進門六個月生下來的。

說得不好聽,這就是奸生子。

我母妃大怒,還把我父王的老臉給抓傷了,我父王說他不知此事,我記得我父王當時說了一句話:哪有做父親的會給親兒子過繼奸生子的。」

祿王世子點到為止,眼巴巴看著趙廷珞,這最後一句話才是重點。

蕭嶽是外室子,相當於奸生子。

孝康皇帝雖然死了多年,可他是皇帝,哪怕是死後追封,他也是皇帝!

祿王這種出名的紈絝王爺,都做不出給早夭幼子過繼奸生子的事,堂堂太上皇又豈會給皇帝兒子過繼外室子?

趙廷珞翻翻眼皮:「祿王爺那樣說,是因為王妃已經查實,那個孩子確實是個奸生子。」

祿王世子怔了怔,忽然瞪大了眼睛:「你是說,你是說,他,他不是......」

趙廷珞笑道:「我可什麼都沒說。」

祿王世子乾笑:「嗬嗬,你的確什麼都沒說,沒說,是伯父聽岔了。」

祿王世子施施然回到自己屋裡,呆坐良久。

是啊,如果蕭嶽並非外室子,那麼這件事就說得過去了。

可是太上皇又如何知道蕭嶽不是外室子呢?

對了,有蕭真,蕭真能告訴他。

可是話又說回來,蕭嶽不是外室子,那他是誰?

當年,佳宜長公主當街捉奸的事,京城裡誰不知道?

祿王府就派人去看過熱鬧。

不是外室子,卻又被接進長公主府,錦衣玉食長大,雖然身份尷尬,常被人拿來取笑,可是卻有蕭真維護,蕭真活著的時候,京城那些紈絝沒人真的敢把蕭嶽如何,就連朱玉,也是在蕭真「死」後,才對蕭嶽下手的。

可是話又說回來,朱玉也死了,他是不是真對蕭嶽做過什麼,誰又知道?

祿王世子一拍腦門,他為何才發現!

換個角度看,這蕭嶽分明就是被佳宜長公主一家保護著的!

佳宜長公主是孝康皇帝的胞妹,唯一的胞妹!

太上皇是他們的親爹!

如果蕭嶽不是蕭駙馬的種,那他的親爹是誰?

一個名字呼之欲出,祿王世子臉色煞白。

他現在想飛奔回京,去找自己的親爹。

爹啊,兒子知道了一個秘密,可是兒子不想知道啊,嚶嚶嚶,怎麼辦啊!

趙廷珞你個小妖精,你為啥要點醒我啊,好像時光倒流,我還是那個傻傻的我。

祿王世子當然不能回京找爹,他又去找趙廷珞了。

「大侄子,有空嗎,咱們爺倆嘮嘮?」

趙廷珞打個哈欠:「賢伯父,我困了,年紀小,愛睡覺。」

話外音:我還是個孩子,咱倆嘮不到一塊去。

祿王世子氣個半死。

你祖父和我爹並稱臥龍鳳雛,大雍朝一對混蛋王爺。

現在我是世子,你是世孫,咱倆就應該繼承長輩衣缽,手拉手繼續做混蛋。

可是我還在成為老混蛋的路上,你這個小混蛋卻不帶我一起玩了。

嚶嚶嚶,你好壞!

祿王世子失魂落魄地回來,懷揣秘密是一件可怕的事,祿王世子恨不能變成烏龜,縮進殼裡藏起來。

可是偏偏有人不想讓他扮烏龜,他剛剛屏退了伺候的人,想一個人靜一靜,一轉身,身後多了一名黑衣人。

他尚未驚呼出聲,嘴巴便被堵住,接著,他便被扛了起來。

那名黑衣人躲開重重守衛,神不知鬼不覺地把他帶進一座院子。

這院子,白天他剛剛去過,就是太上皇住的那個院子。

祿王世子的恐懼不但沒有消減,反而翻倍了。

太上皇死了,把他扛過來背鍋!

太上皇知道他發現了秘密,把他扛過來滅口!

祿王世子後悔,發現這個秘密,他就應該派人給家裡送信,讓那兩個不孝子有多遠就跑多遠,他們不是想闖盪江湖嗎,那就去吧,這輩子下輩子也不要回京城了,嚶嚶嚶,京城好可怕。

下一刻,祿王世子被扔到了地上,有人執燈走到他麵前,他看到了一雙藍地繡白花,鞋幫上縫著一條麻布的繡鞋。

繡鞋,有孝在身!

他緩緩抬頭,抬頭,便看到了這雙繡鞋的主人。

趙時晴!

對啊,老梁王薨逝尚不滿三年,趙時晴雖是養女,卻也是要戴孝的。

想到死得莫名其妙的老梁王,祿王世子的心裡冰冰涼。

皇室之中太多這種莫名其妙的死亡了。

最近十幾年,便有吳王世子、孝康皇帝和老梁王。

現在再多一個祿王世子,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祿王世子的眼淚奪眶而出,這次不是技巧,而是真心實感。

趙時晴怔住,碎大石兄弟竟然有個多愁善感的爹?

大叔,你哭啥啊,我連話都沒說,也沒欺負你啊。

祿王世子越哭越傷心,趙時晴隻好讓他好好哭個夠。

祿王世子哭了一會兒,見四周沒有聲音,他抬頭,見趙時晴正用衣袖掩嘴打哈欠,看人哭也是一件能催眠的事。

「還哭嗎?要不您再哭一會兒?」趙時晴問道。

祿王世子的厚臉皮竟然有點熱,他訕訕:「看到姑娘,本世子想起了令尊,有感而發。」

趙時晴點頭:「您有心了。」

門內,太上皇正在和沈觀月聊天,孫兒和他不熟,他便見縫插針把孫兒叫過來聊聊天。

現在正在聊的是大旺村,太上皇在大旺村住過三天,和沈觀月能聊到一起。

「裡正家的大兒子娶了李嫂子的女兒?還真讓老夫猜對了,裡正家的大兒子幫李嫂子挑水,幫忙就幫忙吧,還紅著臉,一看就是別有居心。

不過成親是好事,可惜老夫沒能喝到喜酒。」

祿王世子進來時,聽到的便是這個,他怔怔發呆,以為自己的耳朵出了問題,他一定是聽錯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