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慧心公主的心思(兩章 合一)(1 / 1)
「你說要在山上種果樹,村裡人同意了嗎?朕記得有幾個老家夥反對?」太上皇問道。
趙觀月:「有人反對也無所謂,村裡人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不過現在不是栽種的時候,要等明年春天了。」
太上皇遺憾:「可惜朕看不到漫山遍野果實累累的景色了。」
趙觀月:「為何看不到?皇祖父想看,孫兒陪您去看。」
太上皇大悅,孫子還是親的好,也隻有親孫子才心甘情願陪朕去那窮鄉僻壤。
想到大旺村的貧困,太上皇腦海裡浮現出趙觀月穿著粗布麻衣,卷著褲腿的身影。
耳邊卻響起一道不和諧的聲音:「觀月公子有情有義至純至孝,犬子與觀月公子差不多年紀,卻如沙礫與金玉,差之千裡。」
離開京城太久,太上皇不知碎大石兄弟的豐功偉績,覺得祿王世子還是有優點的,比如現在,祿王世子就很有自知之明。
朕的孫兒是荊山抱璞玉,一線清光便暉映九殿。
你們這些凡夫俗子哪裡能比?
太上皇含笑頷首,看向祿王世子的目光又慈和了幾分。
祿王世子的心怦怦直跳,他好像知道,太上皇讓人把他扛過來的原因了。
這一刻,祿王世子想到的不是自家老爹,竟然是趙廷珞。
他想起今天見到趙觀月時,趙廷珞的一派從容。
看來早在今天之前,太上皇便已經單獨召見過他了。
祿王世子在心裡默默嘆息:我與趙廷珞,一個代表祿王府,一個代表福王府。太上皇想要扶植趙觀月,就離不開宗室的支持,說到宗室,那就繞不開祿王府和福王府!
祿王世子的目光落在趙觀月身上,如果太上皇扶植趙觀月是真的,那麼我的猜測就是對的,蕭嶽,不,趙觀月,他就是孝康皇帝的兒子。
趙觀月現在也隻是十四五歲的年紀,那麼十二年前,孝康皇帝薨逝時,他隻有兩三歲。
兩三歲的小孩,本世子恰好還記得一位。
那就是孝康皇帝長子,也是唯一的兒子,趙淵!
蕭嶽就是趙淵,趙淵就是趙觀月,太上皇想讓趙觀月取代當今聖上!
祿王世子想到這裡,雙腿一軟,跪倒在地,膝蓋落在地磚上,一陣劇痛,祿王世子的腦子也變得清明起來。
太上皇要造反!
不對,太上皇不能叫做造反,應是逼宮。
難怪趙陳稱病沒有來,這老滑頭想來早就猜到了。
那麼趙廷珞是什麼意思?
看那小鬼頭那麼平靜,他是站到太上皇這邊了?
當今聖上那麼喜歡他,他竟然背叛聖上,選擇太上皇,這個小沒良心的。
可是祿王世子轉念一想,聖上對趙廷珞那麼好,趙廷珞還要選擇太上皇,這說明什麼?說明太上皇勝券在握!
趙陳是老滑頭,福王是老滑頭中的老滑頭,趙陳能想到的事,福王肯定也想到了。
所以尚未出京之前,福王和趙廷珞這對祖孫就已經衡量再三,做出選擇了。
唉,自家老爹還和人家並稱臥龍鳳雛呢,人家福王能想到的事,他卻想不到。
祿王世子對自家老爹越發失望,老爹沒有交待,他能如何,隻能隨大流了。
代表福王府的趙廷珞站隊了,代表宗人府的趙陳棄權了,當然,祿王府也可以選擇當今聖上,可是卻又覺得這選擇不太安全。
祿王世子心中如同萬馬奔騰,就連那聲「免禮平身」也沒有聽到。
太上皇睨了他一眼,冷聲說道:「祿王世子是想長跪不起嗎?」
站在一旁的趙時晴有些好笑地看著跪在地上的祿王世子,好在碎大石兄弟不像他,否則連朋友都沒得做。
看在碎大石兄弟的麵子上,趙時晴好心提醒:「世子爺,世子爺!」
祿王世子那馳騁千裡的腦子終於被拉回現實,他打個激靈,下意識看向趙時晴。
趙時晴小聲說道:「太上皇讓您平身。」
祿王世子恍然:「謝主洪恩謝主洪恩!」
太上皇:朕就是讓你站起來而已。
祿王世子從地上爬起來,把胸脯拍得砰砰響:「皇伯父,侄子是個粗人,啥也沒有,就隻有對您老人家的滿腔忠誠。」
太上皇有點沒眼看,耐著性子問道:「朕聽說你有兩個兒子,不知他們幾歲了?」
祿王世子心中一動,趙廷珞那個小壞蛋站隊站得這麼痛快,一定是太上皇給他塞了蜜棗,什麼蜜棗呢?
趙廷珞雖然比趙觀月小了四五歲,但說起來也是差不多的年紀。
祿王世子的腦海裡浮現出四個大字——
從龍之功!
奶奶個腿兒!
福王府有從龍之功?
不就是和趙觀月差不多大的熊孩子嗎?
又不是隻有福王府才有,祿王府也有啊,論起熊孩子來,祿王府敢稱第二,整個京城沒人敢稱第一。
「回稟皇伯父,侄兒家的那兩個臭小子,一個十八,一個十六,都是閒不住的性子,這京城裡就沒有他們不熟的地方。」
太上皇點點頭:「等回了京城,讓他們和觀月多親近,都是少年人,想來能玩到一起。」
祿王世子嘴巴咧到腮幫子了:「肯定能玩到一起,肯定能!」
太上皇微笑:「你是個聰明人,比你父王強得多,想來你那兩個兒子也是好的。」
祿王世子大喜過望,他比他爹強的這個秘密,終於被人發現了!
這一次,祿王世子又是暈乎乎從這個院子裡走出去的,所謂物極必反,再一再二不再三,他們祿王府已經兩代廢物了,現在到了第三代,終於要揚眉吐氣了。
從龍之功啊!
從龍之功啊!
祿王世子雖然還是被人扛回來的,可是卻不再恐懼,反而很是享受這種騰雲駕霧的感覺。
今日老子爭取到這麼一個好機會,日後那兩個逆子若敢不孝,老子扒了他們的皮!
此時正在睡夢中的七皇子,做夢也沒有想到,就在他不知道的時候,一場結盟已經定下!
兩日後,太上皇回京的消息傳到京城,永嘉帝攜三皇子、六皇子、八皇子,率皇室宗親、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得知兒子還活著的消息,佳宜長公主據說激動得暈倒三次,蕭駙馬給天尊老爺跪了整整一夜,感謝天尊顯靈,讓他們的寶貝兒子死而復生。
當然,這都是夫妻倆做給別人看的,他們的兒子是生是死,他們比誰都清楚。
而此時,還有一個人是真真正正的喜極而泣。
那便是慧心公主。
她投靠了喬貴妃,林森死了,她不用下嫁,不過這隻是暫時的,慧心公主心裡明白,在喬貴妃眼裡,她的用處隻有一個,那就是用來籠絡人心。
她遲早還是要嫁的,不同的是,以前她的婚姻是由皇帝和皇後決定,而現在,決定她命運的是喬貴妃。
但是無論如何,她不用尚給林森那個賤人了,慧心公主覺得自己的這步棋還是走對了。
尤其是現在,蕭真果然還活著!
慧心公主強掩心中激動,還要裝出不曾知道的樣子。
自從見過那道背影,她便認定那就是蕭真,蕭真還活著。
隻是後來那道背影再也沒有出現,她也隻能作罷。
而現在蕭真要回來了,他要正大光明出現在世人麵前了。
慧心公主心中湧起一個念頭,這是她的機會,她必須要抓住。
趁著太上皇還沒到京城,她進宮見了喬貴妃。
喬貴妃正心煩著呢,她剛剛收到消息,太上皇給沈觀月賜姓,不但記入宗人府,而且還記在了孝康皇帝名下!
雖說這個趙觀月不過是個嗣子,看在孝康皇帝的麵子上頂多封個王爺,可是不知為何,喬貴妃就是覺得心慌。
原本還想讓範秋筠在宮裡多留幾天的,現在她心中不安,便讓範秋筠提前出宮,並且給娘家送信,親事提前。
隻要範秋筠嫁進喬家,肚子裡的孩子便穩了,無論是男是女,都不會影響到三皇子。
範秋筠自是不肯,她想嫁進三皇子府,她想成為側妃,日後更是要做貴妃。
可是由不得她,她雖然萬般不願,還是被塞進一頂小轎,抬進了喬家別院。
慧心公主進宮的時候,範秋筠剛剛離開。
兩人在宮門外恰好遇上,慧心公主有些意外,範秋筠卻似笑非笑地看著她,與她擦肩而過時,她聽到範秋筠帶著嘲諷的聲音:「金枝玉葉也不過如此。」
慧心公主怔在那裡,難道範秋筠猜到她進宮的目的了?
所以範秋筠在鄙視她?
範秋筠有什麼資格鄙視她?
範家說是書香世家,可其實卻在行商賈之事,範秋筠說是宮中女官,可其實她和三皇子不清不白,現在又要嫁去喬家了,這當中保不住就有齷齪事。
而她,是堂堂公主。
慧心公主整理好情緒,昂著頭,跨進宮門。
她的頭一路昂著,像是生怕稍一低頭,便再也抬不起來。
她見到了喬貴妃,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要嫁給蕭真。」
喬貴妃看她一眼:「蕭真?他和你是表兄妹,你們也算是青梅竹馬,若是佳宜看上你,你們早就成了,何必等到現在?不要忘了,你是佳宜的親侄女,她可從未給過你好臉色,本宮勸你還是不要做夢了,就憑你的身份,最好的出路就是下嫁寒門士子。」
慧心公主猜到喬貴妃會這樣說,若是一年前,她一定不敢反駁,可是現在,她也隻是微微一笑。
「貴妃娘娘,說來也巧,剛剛在宮門前遇到範女宮了,多日不見,範女宮豐腴了許多,就連小腹也略顯圓潤了。」
喬貴妃眼中閃過一點寒芒。
她今天剛剛見過範秋筠,範秋筠尚未顯懷,不是特意留意,絕對看不出來。
慧心肯定沒有看出來,她是知道了什麼,還是在使詐?
喬貴妃不想賭。
她讓懷孕的女宮下嫁自己的親侄子,不僅是醜聞,更是能治罪的,傳出去她和她的娘家,都會顏麵掃地。
更何況,範秋筠肚子裡的孩子,還是三皇子的。
當然,這種情況下,給範秋筠落胎才是明智之舉。
但這是三皇子的第一個孩子,三皇子舍不得,喬貴妃同樣舍不得。
因此,現在這種情況下,喬貴妃能想到,也最容易操作的,就是讓範秋筠嫁進喬家。
見喬貴妃不語,慧心公主繼續說道:「貴妃娘娘,蕭真是太上皇找到,並且在童州立了大功,這就意味著,陛下必會對他穩以重用。
您也說了,蕭真與我是表兄妹,可是您是不是忘了,蕭真與三殿下也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表兄弟。
可是我卻記得,蕭真與三皇子好像並不親近。
唉,好可惜啊,這樣的人材,卻不能為三皇子所用。」
喬貴妃心中一凜,她曾猜測蕭真出意外,是永嘉帝指使四皇子乾的,可是現在看來卻又不像。
蕭真與三皇子不親近,問題出在佳宜身上。
佳宜看不上她這個貴妃娘娘,所以寧可讓蕭真和四皇子來往,也不讓他和三皇子一起玩。
但那時的蕭真還是個半大孩子,可現在,蕭真不但長大了,而且經歷一番生死之後,他還搭上了太上皇。
身為貴妃,喬貴妃太清楚太上皇對這幾個外孫的態度了。
說的好聽是疏忽,說的不好聽,就是壓根看不上!
可現在卻不一樣了,太上皇明顯是要抬舉蕭真。
慧心公主見她神色緩和,繼續說道:「隻要貴妃娘娘能助我一臂之力,待到我與蕭真成親之後,我就有辦法拉近他與三殿下的關係。」
喬貴妃望著她:「就憑你?你何德何能,又有何手段讓蕭真聽你的?」
慧心公主藏在袖子裡雙手緊握成拳:「我,我,我和他一起長大,我知道他以蕭家為榮,但是蕭家這些年一直被壓著,隻要三殿下願意親近蕭家,我便能說服他,讓他為三皇子所用。」
喬貴妃嗬嗬了兩聲,顯然沒把她說的話當真。
「算了,本宮給你一個機會,佳宜母子團圓,依著她的性子,一定要舉辦盛大的宴會,到時本宮讓人陪著你一起去,至於能不能成事,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佳宜長公主從不把這兩個侄女放在眼裡,她自己的宴會,更不會給慧心公主下帖子,但是喬貴妃想要張請帖,卻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