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危機再現!金刀案與宮變案!(1 / 1)

加入書籤

景泰帝,會知道嗎?

肯定會。

此案名義上由於謙主審,但景泰帝的心腹,禦馬監太監成敬可是陪審!

太監陪審重大案件,這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畢竟大明朝最受人詬病的地方,就在於廠衛特務製度。

發展至今,大明廠衛乃既不隸屬於正式的官僚係統,又不隻是侍奉皇帝的內廷機構。

實際上,東廠與錦衣衛,現在已經成為景泰帝製衡外朝甚至直接負責朝政的非正式權力集團。

大明帝王自幼多由宦官照料侍奉,使得宦官能準確揣度帝王心思,雙方感情深厚。

比如朱土木偏愛寵信王振,甚至親切地稱他為「王伴伴」,王振專權之後,更是敬稱其為「先生」。

而且景泰一朝,文官集團本就對朱祁鈺臨時即位頗有非議,習慣性地抱團抗爭皇權,如朱祁鈺無故廢後與改立太子,更是使得景泰帝與文官集團離心離德。

畢竟這些個文人官員,讀的是聖賢書,學的聖人經,張口閉口就是仁義道德,借儒家倫理處處製約皇權。

相比於他們,唯唯諾諾和忠心不二的宦官,往往能得到信任和重用。

甚至為了提高宦官理政之能,宣宗章皇帝還「設內書堂,選小內侍,令大學士陳山教習之,遂為定製」,給了宦官閹人讀書識字的恩德!

而禦馬監大太監成敬本身就是滿腹才學的進士出身,而後無辜受牽連遭受宮刑後進入了郕王府邸為宦官,受到朱祁鈺的敬重與信賴。

景泰帝此次派遣成敬陪審此案,自然是想即刻得到案件的最新進展,或者說追查到孫太後參與其中的鐵證!

朱見深原本還以為,證據隻有可能出現在孫繼宗身上。

但是孫繼宗不蠢,想必他也知道自己一旦開口,會導致整個孫氏身死族滅!

然而朱見深萬萬沒有想到,真正的證據竟然會出現在曹吉祥身上!

這個該死的閹人,不但承認了自己是孫太後的人,而且還吐露了在家中豢養精銳甲士的驚天猛料!

這是什麼行為?

他這是遞刀子給景泰帝,讓這位大明天子舉起屠刀,直接砍了孫太後與朱土木啊!

曹吉祥,你這該死的東西!

思索良久,朱見深急忙看向了於謙,追問道:「可曾去曹吉祥家中證實過?他當真豢養了死士甲士?」

於謙深深地看了朱見深一眼,沉聲道:「成敬公公直接帶禁軍去了,想必此刻正在回宮的路上!」

完了!

這回景泰帝要發飆了!

要是攔不住他,那大明會生亂了!

朱見深聞言一怔,隨即怒罵出聲。

「興安?興安!早朝取消,孤要立刻前去麵聖!」

聽到太子爺的召喚,興安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然而他一聽到朱見深這話,臉上頓時露出了難色。

「太子殿下,皇上命您監國理政,這可是第一天,要是您就……」

「行了別囉嗦了,要出大事了,孤必須立馬去麵聖!」

興安聞言一愣,下意識地看向了於謙。

後者麵無表情,鳥都不鳥興安這尊內廷大璫。

畢竟文臣一向看不起身體殘缺的閹人,更不會主動與他們來往,這會使得自己的賢名受損。

眼見興安還在發愣,朱見深直接孤身走了出去。

興安見狀大驚失色,這才小跑著跟上,直奔乾清宮而去。

然而等朱見深趕到了乾清宮,卻被告知景泰帝此刻不在,已經去了仁壽宮!

聽到這個消息,朱見深驚得頭皮發麻,匆匆趕往了仁壽宮。

路上興安忍不住低聲詢問了一下,究竟發生了何事,才令太子爺如此驚慌失措。

朱見深著急趕路,原本不想多言。

但是他轉念一想,興安乃是景泰帝的心腹宦官,對朱祁鈺最為了解。

興許告訴了他,還能得到一個不錯的建議。

反正景泰帝已經知曉此事,此刻他隻怕正暴怒地想要殺害孫太後,所以興安即便知情也無傷大雅。

所以朱見深一邊趕路,一邊言簡意賅地講出了曹吉祥一事。

然而當興安靜靜聽完後,卻是被嚇得滿臉慘白,不見絲毫血色。

「殺才!」

「那曹吉祥真是個該死的殺才!」

「他是故意讓皇上知道這些,準備將大明攪個天翻地覆啊!」

興安了解景泰帝嗎?

自然了解。

他從小長在郕王府,對自家主子的脾氣秉性很是了解。

所以,當他得知曹吉祥的供詞後,直接嚇得腿都快軟了。

朱見深見他神色有異,頓時追問道:「興安,什麼情況?你快說啊!」

這位內廷大璫,看向太子朱見深,露出了一個苦澀笑容。

「殿下可知『金刀案』?」

「略有耳聞,不太了解詳情。」

朱見深下意識地回答道,腦海中浮現出金刀案的細節。

這赫赫有名的金刀案,其實就是一件小事,卻被別有用心的人抓住,逐漸演變成了一場驚天大案!

朱土木從瓦剌回來後,就被圈禁在東苑南宮。

不過因為他當過十四年的皇帝,皇宮中的老太監大都跟他很熟,看守南內的老太監阮(ruǎn)浪便是其中一個。

阮浪顧念舊情,所以服侍朱土木極為周到,朱土木因而很感激阮浪。

有一回阮浪過生日,朱土木將自己用過的金刀送給阮浪作禮物,這金刀是天子之物,製作自然十分精致而且價值連城,阮浪門下宦官王瑤見到後愛不釋手,阮浪便大大方方地送給了王瑤。

小宦官王瑤又與錦衣衛指揮盧忠交好,經常在一起吃吃喝喝。

這盧忠聽說金刀是太上皇之物後,立即起了歹念,想借此誣告升官發財,於是他將王瑤灌醉,偷了金刀就去告發,稱說太上皇與阮浪、王瑤勾結,圖謀復辟,金刀便是證據。

景泰帝聽後勃然大怒,立即下令逮捕阮浪、王瑤,酷刑逼供,因為反復審訊,誣告者盧忠也不斷上堂作證,他眼見事情鬧大了,反而害怕了起來,直接裝瘋賣傻,竟因此得以逃脫。

然而景帝卻還是不放心,將王瑤淩遲處死,阮浪年紀已大,不久後死在獄中。

也正是這場金刀案後,景泰帝大為警惕,不僅加強了南宮內的防守,還派人將南宮內成片的樹木全部砍掉,防止有人攀越樹木越過高牆與朱土木聯係。

除此之外,南宮內的大門也被上了鎖,鎖裡還灌上了鉛,這樣一來即便有鑰匙也無法開門。

甚至朱土木日常的飲食衣物,都是從一個小窗戶遞送進去的,嚴苛到了極點。

或者說,正是這場盧忠一手炮製的金刀案,將朱土木這個太上皇徹底變成了囚徒!

當然,這都是正史上麵的說法,史真相實情究竟如何,恐怕誰都不知道。

然而,興安接下來說的這句話,卻是令朱見深感到毛骨悚然,脊背發涼!

「殿下可知,皇上當時……真的動了殺心!」

「所以皇上才會下令對一眾案犯酷刑逼供,希望能就此牽連出太上皇,從而徹底解決這個隱患……」

興安戰戰兢兢地壓低聲音說出了這句話,額頭上已經是冷汗直流。

朱見深瞬間就明白了過來,景泰帝不是不想殺了孫太後與朱土木,隻是沒有一個令天下信服的借口!

而當初的金刀案,與現在的宮變案,何其相似?

隻不過不同的地方,在於一些小人物。

金刀案中,阮浪、王瑤都很有骨氣,寧死不肯誣告朱土木。

然而宮變案中,曹吉祥卻毫無骨氣,甚至是故意告知景泰帝真相,想要將大明攪得天翻地覆!

金刀案中,景泰帝沒有拿到刀子,所以他隻能偃旗息鼓,錯過良機!

但是現在的宮變案中,曹吉祥親手遞給了他一把刀子,就希望他殺了孫太後與朱土木,做個不孝不悌之人!

如果景泰帝真這麼做了,那大明可就真會……天下大亂!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