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談心局!武臣勛貴的苦澀!(1 / 1)
禦書房。
朱見深看著眼前這三位白發蒼蒼的勛貴,眼淚都差點掉下來了。
成安侯郭晟,七十二了。
定襄伯郭登,年過六十。
忻城伯趙榮,也快六十了。
他們三位,還是朱見深扒拉之後,才挑選出來的武臣。
可是此刻見到這三位白發蒼蒼的老爺子,朱見深頓時就有些意興闌珊。
這事兒鬧得,他這位少年天子,好像犯了一個大錯!
三位勛貴老老實實地跪地行禮,朱見深急忙命人將他們給扶了起來,唯恐哪位一不小心就骨折,甚至是直接就給送走了。
扒拉來扒拉去,最後扒拉出三位白發老人!
大明朝的武官勛臣,真是沒落了啊!
該死的朱土木,該死的垃圾!
朱見深日常咒罵了兩句,隨即擠出了一個笑容,看向三位勛貴。
這三人裡麵,郭晟趙榮都是二代,而且還是靖難二代,依靠父輩追隨太宗文皇帝起兵靖難的滔天功勛,這才得以承襲爵位。
而且這兩人在史書上麵的評價也不怎麼好,可以說除了根正苗紅外一無是處。
朱見深真正看重之人,乃是定襄伯郭登!
郭登與郭晟趙榮二人完全不同,雖然他是大明朝開國名將武定侯郭英的孫子,但是他這定襄伯的爵位卻是自己真刀實槍地拚殺出來的,與他父祖沒有絲毫關係!
武定侯郭英為人低調謙虛,謹小慎微,所以能夠躲過洪武老爺子的血腥大清洗,一家老小得以善終,成了人人羨慕的富貴之家。
但是,老郭家做的唯一一件錯事,就是站隊站錯了,靖難之役中選擇了爛泥扶不上牆的建文皇帝。
郭英先後跟隨耿炳文和李景隆攻打燕王朱棣,其次子郭銘在朱棣占領南京後自殺以明誌,如此種種作死行為之下,朱棣可謂是恨透了老郭家。
正因為如此,等到朱棣即位稱帝之後,雖然他痛恨郭英,但是老郭家聯姻帝室,與老朱家乃是姻親關係,因此朱棣最後隻能忍下這口氣,放過郭英一家,於是將郭英罷免官職趕回家養老。
謹小慎微的郭英就是這麼幸運,他躲過了朱元璋歷次殺戮功臣,甚至於和朱棣作戰最後也沒有被清算,最後善終於家中,朱棣聽說郭英死了,還必須念及他的功勞,追封他為營國公,賜諡號「威襄」。
不過郭英這一死,朱棣就把怒火發泄到了他的子孫後人上麵,根本不提及武定侯爵位世襲的事情,硬生生地斷了人家的傳承!
老郭家自知當初站隊站錯了,皇帝陛下不清算自己就是邀天之幸了,還敢要什麼自行車,所以他們也是裝聾作啞,不敢提及爵位的事情。
結果就這麼著,老郭家武定侯的爵位就這麼沒了。
後麵還因此爆發出了很多醃臢事情,反正鬧到了最後,武定侯的爵位也是時斷時續,至少與郭登毫無乾係。
郭登乃是天生將才,先前參加麓川之役,又多次跟隨黔國公沐斌征戰雲南蠻夷叛軍,展現出了大將風姿。
土木之變中,郭登留守大同,也先讓朱土木這位叫門天子叫門,郭登置之不理,暗中派遣將士劫營救駕,可惜因敵軍防守嚴密,未能如願,最後瓦剌軍久攻不下隻能轉道他處。
到了景泰年間,也先多次率軍進犯,均被郭登擊退無功而返。
土木堡一役,於謙之所以能夠力挽狂瀾,正是郭登、範廣等人的拚死作戰,這才保住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隻是可惜,名將郭登已經年邁,而且常年戎馬生涯讓他身子留下了不少暗疾。
「三位愛卿,朕今日喚你們前來,正是因五軍都督府與京營一事。」
「郭愛卿,想必你也已經接到聖旨了,自今日起你便是京營提督大臣兼總兵官!」
聽到這話,郭登神情動容,當即跪倒在地。
「臣叩謝陛下隆恩,願為大明赴死!」
京營啊!
這可是大明目前唯一的戰兵了!
郭登乃是當世名將,對大明兵事了如指掌。
昔年太祖高皇帝創立了衛所製,在天下各地養了百萬衛所兵,現在都已經爛到骨子裡了。
大明唯一的可戰之兵,就是現在的京營,或者稱之為十團營更為準確!
少年天子大手一揮,直接就把十團營交給了自己,這份知遇之恩,很難不令人動容!
「郭愛卿快快請起,十團營的事情,還需要郭愛卿多多費心了。」
「於太師雖然給了朕一個插手十團營的機會,但是郭愛卿想要將十團營從兵部手中奪過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郭登剛剛起身坐下,聽到皇上這話,也是臉色微變。
他這個名義上的提督大臣,提督的可是京營,而不是十團營!
要想重新奪回京營執掌兵權,並不是那麼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這又是必須做的事情!
因為五軍都督府的命脈根基,就是京營,就是兵權!
因為一場土木之禍,五軍都督府無人主持大局,導致兵部奪走了京營,兵權落入文臣集團之手,五軍都督府哪有不衰亡的道理?
反過來講,文臣集團之所以現在能夠壓製武官勛臣,正是因為他們掌控著京營,他們手裡麵握著兵權!
既然如此,這些個陰險狡詐的文臣,又豈會心甘情願地交出兵權?
所以,這個差事,並不好做啊!
朱見深同樣嘆了口氣,轉而看向了成安侯郭晟,這個名義上的五軍都督府都督。
麵對皇帝陛下的詢問,郭晟臉上浮現出了苦澀。
「陛下,五軍都督府,早就名存實亡了啊!」
「自洪武十三年太祖高皇帝設立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就繼承了大都督府的最高軍事指揮權,掌管著除親軍十二衛之外的所有衛所,但是卻失去了調兵的權力。」
「即便如此,從洪武十三年至正統十四年,五軍都督府的權力仍然很大,衛所將領的選拔和更替、衛所士卒的操練、管理軍戶屯田和軍事情報的獲取都五軍都督府掌管,此外,事關大明安危的重大軍事行動都需要皇上和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商議後才能決定。」
「那時候的兵部,不過是個皇上向五軍都督府發布調兵命令的信息傳達機構罷了,不僅重大軍事行動的商議兵部不得參與,就連五軍都督府的事務兵部都不得乾預!」
郭晟作為老牌勛貴,對五軍都督府的權力演變很是清楚。
「但是,隨著宣德十年正月宣宗章皇帝突然駕崩,內閣三楊乘正統皇上年幼之機將當時的兵部尚書王驥扶上了麓川之役明軍主帥的位置,兵部第一次觸碰到了軍事指揮權。」
「不過僅僅如此,文臣也難以撼動五府的地位,隻是誰都沒有料到,土木堡之變的發生,為兵部地位的崛起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契機,徹底改變了這一切!」
「自景泰陛下登基後,以於謙提督京營,兵部地位開始崛起,五軍都督府的權力開始逐步削弱,衛所將領的選拔和更替、衛所士卒的操練等權力都被收歸兵部,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就隻剩下了管理軍戶戶籍和屯田等雜項……」
「而且先帝每遇重大軍事行動,都是跟一眾文臣商量,完全忘記了五軍都督府,忘記了我們這些武官勛臣,那些個文臣牢牢掌控著兵權,現在五軍都督府反倒成了兵部的下屬部門。」
朱見深聽得滿臉愕然,最終隻能長嘆了一口氣。
不是你們不爭氣,而是你們遇到了百年不遇的豬隊友啊!
朱土木這個天殺的垃圾,死一萬次都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