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皇家鍛造局!對匠人的示好!(1 / 1)

加入書籤

兵仗局。

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沉默了。

隻聽得見匠人們狼吞虎咽的聲音。

朱見深麵對胡六子的質問,根本不知道如何回答。

匠人,何錯之有?

依照太祖高皇帝製定的戶籍製度,匠人的兒子孫子一生下來就是匠人,子子孫孫世世代代都是如此,不但活得跟乞丐一樣淒慘困苦,還要時不時地被征兆抽調前去服役……

士農工商,看似商賈最為卑賤,實則工匠日子過得最是不堪。

比如眼前,就算一個匠人一頓可以吃掉兩斤糧食,兵仗局這一千多名匠人加在一起也不過三千斤糧食!

按照一兩銀子一石大米的正常糧價,這三千斤大米也就不過十五石罷了,也就是十五兩銀子,配上些下飯的鹹菜,今日這一頓頂天了二十兩紋銀!

區區二十兩銀子,還不夠那些王公子弟去一趟青,樓一,夜快活的花銷,可是放到這裡卻能讓這些可憐的匠人飽餐一頓!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匠戶們為什麼吃不飽?

拚命乾活還不能養家糊口!

不僅僅是因為貪官汙吏的盤剝,真正讓匠人不能養家糊口的罪魁禍首,恰恰是他們老朱家!

這是老朱家造的孽!

嚴苛的戶籍製度,再加上低得離譜的俸祿製度,這兩者合在一起,就成了匠戶世世代代窮困潦倒的根本原因!

大明朝俸祿低薄,那可是出了名的。

拿大明一個七品官來說,年俸四十兩,若是實發四十兩銀子俸祿,以現在大明的物價其實也不算太低了。

最大的問題在於折色製度,也就是俸祿不全部發放糧食,而是用寶鈔等東西抵扣。

發俸祿的時候可不是都給你發米的,而是發一部分米,這叫做本色,其餘部分用布匹、調料等貨物抵扣,稱之為「折色」。

這些折色的物資折合的價格遠比市場上要高的多,等於是拿到手的俸祿就已經變相貶值了。

大明混亂的貨幣製度,還有濫發的寶鈔,導致官員本就低薄的俸祿更是少得可憐!

最坑的是還有一部分是用寶鈔沖抵,大明寶鈔的名聲那可真是頂風都能臭十裡,還不如官員自個兒家中擦屁股用的廢紙!

官員俸祿尚且如此,這些前來服役的匠人,他們的待遇可想而知。

哪怕是按照規章製度,本來應該可以獲得工錢,隻怕也會被那些底層官吏給盤剝了去。

這才是大明百姓真正的生活現狀啊!

朱見深現在仍無力改變大局,他隻能先改變一下視線之內的小處。

「諸位匠人,你們先前受的苦難,朕已經知道了!」

「隻要你們按照朕的命令行事,其他的朕不敢保證,但每日都吃飽飯絕對沒有問題!」

此話一出,再次引起了眾人一陣騷動。

匠人們開始了低聲議論,這還是第一次有人親口對他們這些卑賤匠人做出承諾!

就是不知道,這還是第一次有人親口對他們這些卑賤匠人做出承諾!

就是不知道,這位剛剛即位稱帝的少年天子,是否真得守信!

胡六子卻是跪倒在地,恭敬地向朱見深叩首。

「陛下大恩大德,草民等沒齒難忘!」

開什麼玩笑,人家可是大明天子,有必要跟你鬧著玩兒在這兒騙你嗎?

他吃飽了撐得沒事乾?

所以,胡六子相信這位少年天子。

「隻要朝廷按時發放我等應得的錢糧,讓我等可以養家糊口,我等絕不會偷懶耍滑,一定按時按量完成鍛造任務!」

做多少活兒,拿多少工錢,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可是落到這些匠人身上,卻成了一種奢望!

「好!」朱見深點了點頭,給出了自己的承諾。

「隻要你們保質保量地完成任務,朕一定讓你們都吃飽飯!」

「還有一件事情,此次朕之所以來兵仗局,是有重要任務,內容胡老他們五人清楚。」

「不管是胡老還是你們之中任何一人,隻要能夠順利鍛造出燧發槍,朕會賜下千金,讓其一生衣食無憂!」

話音一落,響起陣陣驚呼。

「什麼?」

「千金?」

「金子?」

金子的莫大魅力,一直沒有降過。

尤其是對於這些窮困潦倒的匠人而言,根本就無法拒絕!

一生衣食無憂啊!

這是多少匠人樸實的夢想!

「好了,接下來朕說一下以後兵仗局的安排。」

「你們可要聽仔細了,畢竟事關你們的切身利益。」

聽見這話,匠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滿臉好奇地看著這位少年天子。

他們還真沒有見過,對自己等匠人如此上心的天潢貴胄。

朱見深停頓了一下,看了看匠人們的反應。

隻見這些匠人們明顯的眼睛亮了起來,原本有些心不在焉之人也支棱起了耳朵。

畢竟是吃過了一頓飽飯,精氣神也慢慢得顯露出來了,不再是先前那副病懨懨的模樣。

「首先兵仗局從今日起全麵改革,更名為『皇家鍛造局』,隸屬於皇室管轄,任何人無權調度過問!」

「其次隻要在皇家鍛造局乾滿一個月,就能領到一石糙米,這是基礎月俸。」

「另外從今天開始,所有工種都實行計件工資,每做好一件產品就能多拿一份錢糧,做的越多就拿的越多,采取計件工錢製度……」

「此外,鍛造局將會施行各項激勵製度與末位淘汰製度,比如燧發槍一事,千金賞賜懸在諸位眼前,而且若有人在燧發槍的研製過程中,攻克了難題,同樣可以獲得除俸祿外的賞賜……」

震驚。

所有人都震驚了。

匠人們欣喜若狂!

興安金英等卻是眉頭緊鎖!

其實不難看出,少年天子對這些匠人極其重視。

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工匠都是些專攻奇技因巧之輩,而儒家經學才是正道。

自古以來,歷朝歷代都以儒家經學為天下第一顯學,而後更是專門為讀書人設立了科舉製度,所謂武舉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現在少年天子表現出來的思想主張,分明對儒家經學極其排斥,甚至可以說是厭惡。

今日皇上巡視兵仗局,對這些工匠百般示好,一旦宣揚出去,隻怕會在朝堂之上引起軒然大波!

現如今的朝堂,可是文臣縉紳的一言堂,連皇上都要避其鋒芒!

陛下行事……太過莽撞了些!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