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澶州在望(1 / 1)

加入書籤

大宋景德元年十一月十七日。

【抬禦輦,點數+1】

【抬禦輦,點數+1】

【抬禦輦,點數+1】

......

天子出行就是麻煩,騎馬一日就能搞定了路程,行在竟走了七天!

也是辛苦陪同趙恆走了一路的萬餘人馬。

劉銘卻樂在其中。

隻因打開「微操」係統麵板,每隔一分鍾就會有「點數+1」的提醒,那叫一個快啊!

想當初劉銘剛從定州出發,跑了整整五天,才勉強攢齊一百點,險之又險,差點就成了「通關最快」的主角了。

這七天的行途,除開休息和輪班,有整整兩千多點點數進帳!

這係統也是逆天,人家舒舒服服站著就把功法啊、仙草啊給掙了,他還苦哈哈地給人家抬轎子,過兩天還得上戰場拚命,收入勉強胡口。

劉銘真想一發「東風」把遼人全炸了,但望著「東風—41」後麵跟著的一連串零,他也隻能打消這個念頭。

但別說,你還真別說,給天子抬轎就是不一樣。

點數漲得快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圍繞在趙恆身邊的全是太監...呸!

是宰輔重臣!

大宋的政治心髒在此跳動,而他劉銘有幸圍觀。

入了天子法眼的劉銘,日後未嘗不可成為其中一員,他將會是第一個平民出身、軍伍出身而晉升宰執群體的傳奇、活著的傳奇!

想到這裡,劉銘還有些小激動,得多多努力、多多殺敵才行。

雖然不知道這一天何時會到來,但劉銘知道從現在開始努力就會比明天開始要早一天看到。

「係統商店,打開!」

【神箭手,售價:1000點,作用:百米之內,百發九十九中。】

這個好。

【血怒,售價:1000點,作用:宿主受傷越重,氣力越強。】

這個也好。

【名刀司命,售價:5000點,作用:為宿主抵消一次致命傷害,一天隻能使用一次。】

必買!

......

【房中術,售價:10000點,作用:強腎健體,陽氣旺盛,此功大成,夜禦數女而金槍不倒。】

劉銘看都沒看一眼,契丹未滅,何以家為!

......

「官家,遼人又派來使臣和談了。」寇準說道,麵有不悅之色。

消息是李繼隆幼子李昭亮帶來的,為表對李繼隆這個沙場老將的信任,趙恆便安排他的幼子充當澶州大軍和行在之間的聯絡人。

「這次又說了些什麼?」趙恆動了動坐得發麻的屁股,他對遼人的消息並不上心。

「還是索要關南之地。」寇準憤憤說道。

這群遼人也是真的敢想!

寇準手上癢癢的,若那遼使在他麵前說出這種話,下一秒手上的笏板指不定就要呼在他臉上!

燕雲十六州其實並不完全掌控在遼朝手上,其中瓦橋、益津、淤口三關以南的地區被周世宗光復,現在落到了大宋手中。

宋遼二十五年戰爭,遼國方麵第一訴求自然是滅了南邊的鄰居,入主中原,第二訴求就是收復關南之地。

澶州之戰打到這個份上,第一訴求是想都不要想了,第二訴求倒還有一點可能。

這份「和談書」一送就是兩個多月,是的,兩個多月!

宋遼雙方的最高統治者都意識到「和談」才是兩國唯一的出路,但怎麼談、談些什麼,那就沒個定數,雙方誰也不肯讓誰。

話語權隻能在戰場上爭!

兩個多月的戰事,期間一有不順利的地方,雙方的使臣就開始你來我往。

但大宋的要求讓遼方難辦,遼國的要求又讓宋方難辦...

既然難辦...那就別辦了!

白天開片,晚上和談,就這樣持續了兩個多月。

說起來,大宋方麵的使臣曹利用早被派出,算算日子,現在應該到了大名府。

「他們還敢索要關南之地?那朕是不是也得找他們索要燕雲十六州?癡心妄想!」趙恆罵道。

趙恆用力地揮了揮臂膀,現在的趙恆已經不是以前的趙恆了,他的底氣遠比遼人要足:

「既然遼人想打,那就打!」

「邊民橫被殺傷,骨肉分離,朕為君父,不忍見兩國百姓為之哀哭,便有『和談』一事,派遣使臣。」

「遼人卻將朕的好心以為懦弱,索要關南之地?祖宗之地,不可割讓分毫!」

「讓李卿嚴陣以待之,朕要親臨北城,叫遼人知道,誰才是那個『進退失據』的人!」

「官家您這話講得深刻啊!」同知樞密院事馮拯拍著趙恆的馬屁。

其實馮拯是不太贊同親征的,雖然他是西府長官,但對軍事也隻是個一知半解的狀態。

靠得是鹹平二年(999年),王超、傅潛兩庸將分別鎮守定州和瀛洲,還是一樣的龜縮在城中不敢出戰,馮拯提前察覺到異樣,提醒宋廷,事實還真如他所說。

後來馮拯對邊防之事又屢屢發表自己的意見,真宗認為他有武乾,才提拔他做同知樞密院事,入了西府。

實際上馮拯是個連戰場都沒上過的水貨,但這無傷大雅。

樞密院始設於唐朝,樞密使最初是由宦官擔任,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樞密院也漸漸開始了「內朝——天子寵臣——外朝」的轉變。

太宗、真宗時期的樞密使多是由心腹擔任的,能力都是次要。

比如樞密使王繼英就是趙恆的潛邸舊臣。

這也無傷大雅,樞密院的權力他自己把握不住,自有人幫他把握。

在特定的時間裡,就催生出了寇準這個統攬軍政大權的怪物。

自十一月四日,禦前奏對寇準將大宋主和派最有力的一隻臂膀王欽若「放飛」到了大名府後。

朝堂上便沒了「南逃」、「求和」的聲音。

沒人敢和寇·加特林·準對線。

上一個和他對線的到了大名府...剛得到消息,有三萬遼軍圍城,現在生死不明。

「遼賊畏威而不畏德,就不該給他們些許好顏色看!」

遠方澶州南城輪廓盡顯,黃河結成冰霜,馮拯此刻心中也生出幾分豪邁之情,詩興大發:

「懇請官家讓臣吟詩一首,以壯我大宋軍威!」

「準!」趙恆說道。

「馬蹄塵煙起,胡騎獵寒冬。」

「漢家兵十萬,列陣壓黑雲!」

......

突來的軍報打斷了馮貳樞還未吟完的詩句,同時還打斷了他大發的詩性:

「德清軍被遼人攻破,大名府的援軍也被擊退!」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