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關心(1 / 1)

加入書籤

「如何?劉銘那小子可安分了?」見劉承規回來,趙恆緩緩問道,目光卻未曾從書上移開。

現在澶州城最要緊的就是軍事,而軍事他又不懂,全權委托給寇準處理。

在全城戒備的背景下,事兒直接轉到寇準那兒去了,也沒多少政事給趙恆處理,底下的臣子忙得要死,但他這個官家卻有些無所事事。

劉美人、楊才人等宮娥又沒帶在身邊,澶州北城行宮又簡陋...

他堂堂天子竟隻能靠幾本《太平廣記》打發時間!

「回官家,劉軍使他...說傷好之後要回前線。」劉承規恭敬地答道。

「啊?」趙恆愕然地抬起頭,看向劉承規,似乎像是想從他的表情分辨出這句話的真假。

「可是這小子覺得賞賜太少了?」

「不,官家,劉軍使說他要為您禦兵鋒於澶州城外!」

「荒唐!」趙恆聽後沒感覺到欣慰,而是將書往桌子上重重一拍!

「他傷還沒好利索就又要上戰場,怎麼?斬了一個遼軍指揮使就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

「是,這小子是在軍中做了點奉獻,但他就是一個小軍使!」

「還真以為軍中離了他就不會轉了是吧?」

大宋的軍隊從太祖時期就不讓皇帝省心。

太祖時,武將王全斌在蜀地殺得人頭滾滾,官逼民反,趙恆現在都在為他擦屁股,派名臣張詠到治蜀,四川那地兒才漸漸安定下來。

太宗時期就更不用多說了,高梁河一役中,太宗要是再晚回來一點,皇位就不是他的了。

相比於這個,李繼隆在西北邊陲頻頻借番人老鄉人頭一用,似乎都顯得太過和善。

至於真宗?

他早對對前線將領(傅潛、王超)抗令不出見怪不怪,不直接造反那就謝天謝地了。

好不容易碰到一個說話好聽、悍不畏死的好苗子,結果也和他玩抗命不出這一套!

趙恆感動是很感動,但心中也頗為惱火。

「告訴劉銘那小子,好好待在城中養傷,我明日就讓人把他送到南城去,他不是喜歡讀書嗎?那就再送他一些書讀!」

「就那個身體狀況,還想上戰場?也不怕被那些小心眼的遼人給亂箭射死...」趙恆小聲嘟囔著。

他是君父,臣子有些小脾氣還能怎麼辦?隻能多多包容。

簡在帝心啊,這就是簡在帝心!

「官家,劉軍使他...身體似乎與常人不一樣,常人需要養上一年半載的傷,他隻需十天左右就能恢復如初。」

「因此他在戰場上才會采取如此激進的打法。」

「十天?」趙恆可是派人去看過劉銘的,左肩血肉模糊一片,腹部至少一掌寬的傷口,這種程度的傷勢他隻要十天就能養好了?

口舌生瘡(口腔潰瘍)嚴重一點,十天都好不了吧?

「此話當真?你該不會是在騙我?」趙恆警惕地看著劉承規,懷疑他是不是和劉銘鬧了矛盾,想讓重傷的劉銘去戰場上送死。

劉承規頓了一下,真正的心寒不是大吵大鬧,而是沉默的無奈。

官家竟然因為一個才認識不久的小卒懷疑他!

頗讓劉承規有一種一片真心都餵了狗的感覺。

「官家,臣問過郎中了,劉軍使天賦異稟,恢復力舉世罕見,確實隻需十日左右便能恢復,此乃官家之福也,大宋之福也!」

「問過郎中了...」趙恆沉吟片刻,「那好,等劉銘傷好後,叫那小子到朕麵前演武一番,若真的傷好了,朕便許他重回前線。」

「官家聖明...」劉承規恭敬地贊道。

「夠了,夠了!」趙恆擺擺手,有些不耐煩地打斷了劉承規的話,「劉銘他難道就沒向朕求些什麼?」

「呃...劉軍使說他請求將此戰自己的賞賜分給自己麾下陣亡的將士們。」

「就這?」

「就這。」

「胡鬧!」趙恆憤憤說道,「朕難道沒給陣亡的將士們發撫恤嗎?何須要他出手!」

「再說了,他的賞賜給了別人,那小子自己怎麼辦?」

「劉軍使說,他自己孤身一人,又久在軍中,吃穿用度花不了多少錢,而那些將士都是家中頂梁柱,他們的家人多拿一份撫恤,以後的日子也能再好過一些。」

「他們都會在心中感謝天子恩德呢!」

「孤身一人...」趙恆感覺劉銘的話語中似乎有幾分死誌。

這散盡家財的行為...和托孤有什麼區別?

「賞賜都給了將士們,那他自己怎麼辦?」

「劉軍使說他會再去掙,還說...官家您不會少了他的功勞。」

「竟如此自信?」發覺自己誤會了劉銘,趙恆笑了。

「這小子有心時是件好事...但他那點賞賜無異於杯水車薪,還是自己留著吧。」

「吩咐下去,此戰陣亡的將士們的撫恤全部增加一貫。」

「官家仁德!」劉承規繼續拍著趙恆的馬屁。

「仁德?若能為天下人帶來和平,這才是真仁德!」趙恆感嘆道。

「也不知韓德讓死了侄兒後,是否還想和我大宋繼續較量下去。」

韓德讓在遼國的話語權極重,他若有了和談的想法...那和談大概率能真正推行下去。

這兩個多月以來,宋遼雙方遣使不斷,白天開片、晚上和談,但都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或許韓遂昌之死能成為兩國之間的推手。

「朕記得...曹利用現在是在大名府吧?」

「叫他過去試探一下遼國的態度如何,關南,祖宗之地,絕不可割讓。」

「至於金銀財帛...可適量給予,具體數額得看遼人的態度如何。」

原本歷史上簽訂的「澶淵之盟」,宋每年與遼十萬兩白銀,看似不多,但大宋不是產銀國,這十萬兩白銀對大宋百姓造成了極大的負擔。

但是...北宋現在似乎還是銅本位,白銀...雖然是硬通貨,但在市場上也不怎麼流通。

就像現在黃金可以直接換錢,但也沒見誰拿著黃金到處買東西的,得先在金店裡麵換成人民幣才能使用,大宋也是這麼個情況。

多用於賞賜或大宗交易。

但普通百姓想使用就得在特定的金銀鋪換成現金。

「是!」

兩日後,大名府。

曹利用簡單的收拾了一下行囊,就朝著遼軍大營奔去。

風中隻留下他的一句話:「用之定不辱使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