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我太想進步了(1 / 1)
就在趙恆回宮中的時候,邵威也踏上了歸家之途。
進了家門,雖然邵威竭力控製自己弄出來的聲響,同時告戒家中的下人不要亂說。
但還是引起了娘親的注意。
「可是威哥兒回來了?」邵威生母楊氏急切地從屋中走出來問道,「快讓娘看看,從出家門的那一刻開始,娘這心裡總是不怎麼踏實。」
「有那麼一下心跳突然漏了半拍,覺得以後再也見不到你了,快讓娘看看!」
「娘...」邵威站在陰影之中,有些抗拒,但拗不過楊氏已經到了他的麵前。
「我的兒,是誰傷你至此!」靠近了些,楊氏終於知道自己心中的不安感是哪裡來的了。
隻見自己的寶貝兒子腦袋上頂著好大一塊布!
又不是大食人,頭頂布乾什麼?隻有一種可能...
他的寶貝兒子被人打了!
可把楊氏嚇得不輕,顫抖著手摸談向邵威的額頭,摸到遮住傷口的細布之後又如觸了電一樣疾速收回。
把寶貝兒子拉到大堂裡,借著燈光把他渾身上下拍了個遍,還好還好,隻有額頭上一道傷口,楊氏鬆了口氣。
接著淚水決堤而出:「怎麼去南禦苑吃頓晚宴,回來還把頭弄破了,是誰打的?」
「虧得你爹還是殿前司都虞侯,連自己的兒子都保不住,我看還不如回家種地去算了!」
邵威有點尷尬:「娘親,這是我自己磕的...」
「怎麼可能是自己磕的?」楊氏的聲音猛然往上麵拔高幾度,「自己磕的難道還能磕出這麼大個傷口不成?難道還能把自己磕死不成!」
「今天一進門就見你畏畏縮縮的,不見以往那股張狂勁,肯定是惹了什麼了不起的人物。」
「難不成是惹到天家了?但也沒聽說官家有皇子啊...」所謂知子莫過母,正是如此。
楊氏噓寒問暖,邵威將母親的關心盡數收下,但其他的東西,守口如瓶,一點都沒有透露。
但這麼藏是藏不了多久的,殿前司都虞侯邵威回來了。
楊氏即可拋棄了自己的兒子,跑到夫君麵前陰陽怪氣道:「我看你這殿前司都虞侯也是要當到頭了,不知道哪來的人都能把你兒子打一頓,明天是不是挨揍的就是你了?」
邵勇的臉色也不好看,他也在南禦苑,隻是地方不同,得到消息的速度慢了一些,等他怒不可遏地趕過去的時候,場子早散了。
「是誰乾的?」楊氏質問道。
「劉銘。」邵勇緩緩突出兩個字。
「劉銘?」楊氏聽說過這個名字,邵勇可不少次在她前麵說過這個名字,語氣之中滿是羨慕,怎麼人家的兒子就這麼好?
自己家的...不談也罷。
但再好也是別人的兒子,楊氏管他這兒那兒的,罵道:
「就算他是功臣,也不能隨便打人啊,誰還不是個功臣似的,當初你爹還跟著太祖爺打天下呢,你也幫過太宗滅過北漢,守澶州也沒少見你身上插過箭矢,咱家的功勞不比他差!」
「必須要官家給我們一個說法!」
「消停點吧,是你兒子先出言挑釁劉銘的,罵人無父無母,就這劉銘還是收了力的,不然你兒子當場就得去見閻王!」
「都是你給他慣的!」
邵威的臉色並不好看,將門也分高低貴賤的好不好。
瞧瞧大宋的那些頂級將門,比如曹家,曹瑋現在在大宋西北發光發熱。
還有李家,李繼隆活出了第二世,至少能在庇護李家十年。
再看看自己邵家,一些關於軍職的傳聞他還是知道的,家族的餘蔭和自己的努力也隻能搏到都虞侯的高位,都指揮使...官家心中另有人選。
等王繼忠升樞密副使的時候,他說不定有希望,但也當不了幾年,劉銘又要後來者居上了。
自己的前途走到頭了,繼承人...
喜歡逛青樓也就算了,對軍事一點都不上心!
不知道在驕傲些什麼!
人比人...唉!
「什麼你兒子,你兒子的,姓邵的,難道威哥兒不是你兒子?」楊氏罵道。
「夠了!」邵勇喊道,「這小子平日裡猖狂慣了,打一頓也好,還真以為這世上沒人治得了他了。」
「但我邵威的兒子也不是誰都能隨便欺負的,我會向天子彈劾他的!」
現場的慘狀,邵勇看到了,而且據旁觀者流言,他兒子至少在地上躺了小半個時辰,若不是王太醫醫術高超,邵威就要被劉銘活活打死了。
給邵威點教訓,讓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以,但差點讓他邵家絕後,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自始至終,新生的邵威都沒能插得上話。
......
大宋景德三年一月二日。
「什麼!宮中的劉美人是我姑媽?」劉銘強壓下自己的震驚,小聲說道。
大年初二休沐呢,一大早的,劉銘都還沒從床上起來,趙恆的貼身太監劉承規就找到他麵前,說出來這個駭人聽聞的消息。
劉美人...宮中的劉美人就隻有一個叫劉娥的,未來的劉太後。
他怎麼記得宮中的那位劉美人是四川的,而原身...是定州人吧?
老劉家五代單傳,也沒聽說他那個沒見過麵的爺爺還給他留了一個姑姑。
劉銘兩世都是個孤兒,對親戚關係停留在簡單的血緣上麵,那些彎彎繞繞的他不懂,沒聽出劉承規的言外之音來。
見劉銘懵懂的樣子,不像裝的,劉承規便把話說得明白了一些:「劉軍主,你與後宮之人是近親,官家已經準備給你擬一個美差,你知道嗎?」
「喔...」劉銘這下知道了,原來是這麼個意思啊...
堂堂天子竟然賄賂臣子,他竟然是這樣的趙恆,實在是...太棒了!
劉銘是小門小戶出來了,和正四品劉美人攀上關係,也不算墮了他家的門檻,本來就沒有的東西!
至於好處嘛...那可就太大了!
劉銘想起了升官發財的楷模張耆,把劉娥往自己府上一藏就是十幾年,其間為了避嫌,自己連家都不回,在單位打地鋪一打就是十幾年,把自己的富貴打出來了!
真宗、劉太後兩朝,官位跟開了掛一樣的往上升,終至樞密使!
能被史家稱贊「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的劉娥,和她攀上關係,當政治同盟是個好得不能再好的選擇。
不對,劉銘覺得自己太淺顯了。
升不升官什麼的並不重要,他關心的是自己在大宋終於有長輩疼愛他了!
和想進步沒一毛錢關係!
想明白了的劉銘很快就動容地說道:「我想起來了,爺爺好像和爹爹說過他有一個親戚,在很小的時候就被人販子拐了去了,一直沒有找到。」
「爹爹也常用這個例子告誡兒時的我,叫我不要亂跑,免得被牙婆拐了去。」
被拐去的人是劉娥的爹!
「宮中的劉美人當是那位長輩的女兒,原來她被拐到蜀地去了嗎?蜀地...也不知道這些年受了多少苦...」
劉承規還沒說話呢,劉銘就主動把劉娥和他的關係給捋順了。
太自覺了!
大宋開國之初,蜀地還是孟家人的天下。
乾德三年(965),宋太祖派遣軍隊攻滅後蜀,六十六就讓蜀地變成了趙家的天下。
因為戰事太過順利,征蜀的宋軍將領滋生驕縱之心,不僅沒有妥善處理好善後事宜,反而激起當地兵變。
一時間戰火重燃,蜀地再遭兵燹,大批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太祖皇帝又下命將後蜀國庫的錢財全部運往開封,留給蜀地百姓的隻有兵禍、貪官和貧窮。
可以說在張詠兩度治蜀之前,蜀地就是大宋的養蠱場,各種弊病在此你方唱罷我登場!
隻有最無恥、最下流、最泯滅人性的魔鬼才能在此生存下去。
活不下去的劉娥隻能背井離鄉,到開封討生活。
蜀地生活的艱難,去開封路上的風霜...光想想劉銘幾乎心痛得無法呼吸!
情到深處不禁落下兩滴淚來。
「劉美人在哪?我想見見她。」
......
大宋皇宮之中,得知劉銘要來見自己了,劉娥劉美人有些緊張。
出身的卑微是她心中的一根刺,哪怕日後貴為皇後,乃至於太後了,也沒把這根刺拔出來,反而越陷越深。
朝中大臣三番五次地阻止她的晉升,劉娥心中自然明白,朝臣中不齒於自己卑賤出身的人為數不少,他們敢公開反對自己成為貴妃,內心深處仍然瞧不起自己。
劉銘答應得這麼痛快,讓飽受挫折的劉娥反而有了幾分不真實的感覺。
一直打逆風局,遇到順風局反而無從下手!
就在劉娥胡思亂想之際,劉銘已經到了殿門外,裡麵坐著的就是他從未見過麵的劉美人。
見到的第一麵是叫劉美人還是劉皇後,亦或是劉太後呢?
劉銘輕叩門扉,隨後推開殿門!
殿中有長輩等候,劉銘看過一眼,行晚輩之禮,恭維的話脫口而出:「姑母!」
嘿,這孩子他不傻誒!
擔憂一掃而空,劉娥臉上瞬間洋溢起笑容。
「你這孩子,太實誠了些,快起,快起!」劉娥笑著把自己剛見麵的侄兒扶了起來。
手指輕輕劃過他的麵頰:「你這孩子,才十八歲就在軍中闖出了這麼大的名聲,再成長些時日就是我大宋的柱石,你...吃了不少苦吧?」
「在軍中做事,談不上辛苦,至少吃得上飽飯,伯爺爺和姑母你才是真的苦,伯爺爺早早被拐到蜀地,舉目無親的,那是...唉!」
「所幸姑母你遇到了官家,也算是苦盡甘來了。」
「是啊,苦盡甘來...」劉娥回憶起她和趙恆初遇的時候,她真是幸運啊,能被一位皇子看上。
「不談這個,和姑母說說這些年你是怎麼過來的吧。」
「無非就是殺遼人...被遼人追殺...然後反殺。」
劉娥的神色隨著劉銘的描述而動,聽到劉銘殺遼狗則喜,聽到劉銘陷入險境就憂。
「如此而已,當時遇到覺得天都塌了,自己好似無路可退,但現在回想起來...也不過是尋常。」劉銘簡短地回顧了人身短短十幾年後笑道,很是淡然。
「一表人才...」劉娥越看越喜歡。
這個十八歲的年輕人...就現在展現出來的潛力,他足以撐起一個頂級將門!
而大宋皇室...一直有著和將門聯姻的「祖宗之法」。
像太祖的賀皇後,她的父親賀景思與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在同一個軍營當兵。
王皇後她爹是彰德軍節度使王饒。
宋皇後則是忠武軍節度使宋偓之女。
太宗也是如此,趙恆也是如此。
他們的皇後,均來自武將家庭,並不是從後宮中挑選一位後妃晉位為皇後。
雖說趙恆的皇後之位被郭氏占據,但...自從皇子趙祐不幸夭折後,痛失愛子的郭皇後悲傷過度,一病不起,現在還纏綿於病榻之上。
未來的事情...不好說,但可以確定的是等年齡到了,現在的劉軍主就會變成劉步帥、馬帥,殿帥!
至於步入西府?也不過是一層窗戶紙的距離。
一定要穩固這層「姑侄之誼」!
劉娥笑問道:「乖侄,聽聞你已經婚配了?她一定是個極好的姑娘吧?你倆都是有福氣之人!」
「極好的姑娘?」劉銘裝出來的感動裡露出一絲真正的溫柔:
「姑母說得沒錯,我是個有福氣的才能遇到她...」
「那姑母可要送她幾件首飾了,你就在軍中,和軍漢廝混,怕是不知小娘子的喜好。」劉娥笑著說道,從手上取下玉鐲遞到劉銘手上,再把桌上的木盒往他麵前推了推。
「首飾姑母還得去準備一下,這鐲子已經跟了我十幾年了,先送給侄娘子當個見麵禮吧。」
「姑母這可使不得!」劉銘把鐲子推了回去,「您身上一共就這麼幾個物件。」
太宗皇帝從小培養皇子們節儉愛民,趙恆即位後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簡樸習慣,反對奢靡。(在「天書封禪」之前)
郭皇後為人也崇尚節儉,厭惡奢華。
為討兩人歡心劉娥平日裡就特別注意自己的梳妝打扮,故意衣著簡樸,所佩佩戴首飾很少。
「是嫌姑母給的鐲子太過普通了不成?」
「不是不是...」
「這是劉家給侄娘子的,還不快收下!」
劉家...算是長輩給李姝的傳家寶了。
話都說道這份上了,劉銘不好拒絕,小心翼翼地接過,放於木盒裡。
「多謝姑母了。」
「一家人說什麼謝不謝的?」劉娥笑著擺擺手說道,「過幾日讓侄娘子進宮中看看我這個姑母就行了。」
「一定,一定,讓姑母看看侄兒挑選娘子的眼光。」劉銘笑道。
殿中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好似劉娥真是劉銘的姑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