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奪下鹽山(1 / 1)
楊烈暴喝如雷,鬢角青筋突突直跳,手中赤鐵方天戟挽出碗口大戟花,竟將呂方朱纓畫戟與狄雲劈風刀同時盪開!
但見那戟杆裹著玄鐵吞口,與呂方戟尖相擊時迸發火星,又順勢盪開狄雲斜劈刀鋒,帶起的勁風刮得枯葉打著旋兒亂飛。
呂方怒目圓睜,朱紅戰袍被汗浸透,將祖傳畫戟使得潑水不漏,戟影化作赤色長虹,專取楊烈咽喉要害。
狄雲則如鬼魅般遊走,劈風刀貼著馬腹斜削,刀鋒過處草葉齊斷。
三人戰作一團,那楊烈卻越戰越勇,赤鐵戟忽而橫掃千軍,忽而直刺蒼穹,竟在兩人夾攻中尋得空隙,戟尖直逼狄雲麵門,驚得狄雲後仰避過,頭巾都被挑飛!
呂方趁機猛刺,畫戟擦著楊烈耳畔掠過,挑落幾縷黑發,三人招式狠辣淩厲,直殺得難分難解。
此時,梁山一千鐵騎,長槍突刺,寒光閃爍處血花飛濺,馬蹄踐踏,哀嚎聲中肉泥滿地。
鹽山與虎翼山殘存嘍囉們丟盔棄甲,抱頭鼠竄,不過盞茶功夫,偌大一群嘍囉們,竟被這千餘鐵騎沖得七零八落,作鳥獸散矣。
那七百弓手,亦是自林子裡殺出,配合著騎兵招降俘虜,打掃戰場。
楊烈見自家陣腳如崩山倒海般潰敗,心中早生脫逃之念。正要撥馬奪路,忽聞腦後金刃劈風之聲,卻是狄雲舞著劈風刀斜刺裡殺出,寒光如練直取後心。楊烈急扭身軀避過要害,卻見側邊呂方紅纓槍抖出碗大槍花,攔住去路。
「賊子休走!「狄雲暴喝震得耳鼓發麻,刀鋒帶起罡風逼得楊烈連連後退。
呂方長戟如靈蛇吐信,封死左右退路,二人一左一右將楊烈困在垓心。
楊烈雖武藝不俗,怎奈腹背受敵,饒是使出渾身解數,手中赤鐵戟上下翻飛,也隻堪堪招架。
但見塵土飛揚處,刀光槍影交織,恰似惡虎鬥群狼,楊烈空有脫身之意,卻似困獸般再難挪動半步。
張正道見大局已定,橫槍立馬,觀瞧三人纏鬥。
這楊烈不愧號稱「毒火龍」,一手赤鐵戟法,出神入化,獨鬥狄雲、呂方二人而不落下風。
轉瞬間,三人已鬥過二百餘回合,楊烈見場中僅剩自己,心中惱怒不已,有些脫逃,卻被眼前二人死死纏住,心下發狠,拚著背後挨了一刀,撥馬便往鹽山方向掠去。
狄雲、呂方剛要打馬追去,便聽張正道叫道:「不用追了,打掃一下戰場。」
二人聞聽悻悻而回,喝令手下弟兄打掃戰場,收整俘虜。
此一戰,有心算無心,絞殺四百餘人,俘虜七百餘人,其餘俱是不知所蹤。
其中,鹽山頭領楊烈逃脫,鄧天寶被亂箭射殺,虎翼山頭領趙富被狄雲斬於馬下,趙貴亦是死在亂軍之中。
梁山折損了十餘個兄弟,狄雲命人將屍首收斂一處,而後將姓名一一記錄下來,這才燃起火堆,火化之後,裝入壇中,帶回山寨埋葬。
又令那七百多被俘的嘍囉在林中挖下一個深坑,將那四百餘具鹽山、虎翼山的嘍囉屍體,扔進坑中填埋。
等到一切收拾妥當,天光放亮。
張正道揮手一指:「去往鹽山。」
一彪人馬押著七百餘個俘虜,往鹽山方向行進。
此時,鹽山寨門前,一匹快馬,馱著一個狼狽不堪的身影,奔至近前。
「快開寨門!」那馬上大漢沖著把守寨門的嘍囉呼喝一聲。
寨門打開,大漢打馬飛奔入寨,扔下手中赤鐵戟,跳下馬來,直奔正廳。
正廳內,已是煥然一新,打掃乾淨,楊烈心焦火燎之際,也未留意,見王大壽獨自一人坐在廳內,便高聲叫道:「大壽兄弟,施家哥哥現在何處?」
王大壽心知楊烈遭遇梁山人馬埋伏,卻仍是詳裝不知,反而開口詢問:「楊兄弟不是帶人去救虎翼山,如何這麼快就回返山寨?」
楊烈也不搭話,搶上數步,虎撲般到得桌前,探手攥住酒壺,「啪」地一聲摜飛銅蓋,脖頸暴起青筋,仰起頭來「咕嘟咕嘟」灌將下去。
濁酒順著嘴角飛濺,浸透前襟,喉間發出牛飲般的「咕咚」聲響,直如飲馬長川,頃刻間一壺烈酒見了底。
楊烈將酒壺仍在地上,用衣袖抹了抹嘴角,咧嘴道:「痛快!」而後癱坐在虎皮交椅上,喝罵一聲:「他奶奶的,路上遇到賊廝埋伏,一千多兄弟全都折了,天寶兄弟也被亂箭射死,那虎翼山的趙家兄弟也是凶多吉少。」
王大壽嘴角含笑,麵露不屑,道:「楊烈,你折損山寨弟兄,獨自逃生,可是死罪!」
楊烈聞言,怒拍桌案,叫道:「王大壽,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王大壽哈哈大笑道:「楊烈,今日就是你的死期!」
楊烈又驚又怒,剛想起身,卻發覺四肢酸軟無力,頭腦陣陣眩暈,眼角掃過地上的酒壺,心中明白過來,怒喝道:「王大壽,你他娘的給老子下藥?」
王大壽不再與他言語,手掌用力拍動,發出「啪啪」兩聲,那後廳門口處,竄出十餘個嘍囉,拿著繩索,湧上前來,將楊烈捆了個結結實實。
楊烈忍著眩暈之感,咒罵不已。
王大壽揮手令人將楊烈帶出正廳,綁在寨中一跟旗杆之上。
林沖、狄雷自後廳踱步而出,王大壽連忙起身相迎,笑道:「林教頭、狄兄弟。」
狄雷朗聲笑道:「大壽兄弟,手段果然高明,不費吹灰之力,拿下此人。」
王大壽搖頭苦笑道:「下三濫的手段,上不得台麵,教二位頭領見笑了。」
林沖卻道:「既然這楊烈單獨逃了回來,想必都督那裡已然無憂。」言罷,又對王大壽道:「王頭領,且隨我前去迎接都督上山。」
王大壽聞言,心中一凜,不敢怠慢,連忙道:「林教頭所言甚是。」
當下,留下狄雷把守鹽山山寨,王大壽與林沖二人,帶著十數個心腹弟兄,快步下山,前去迎接梁山人馬。
此時,日頭高懸,一彪人馬押著五七百人,來到鹽山腳下。
張正道正要差遣探馬前去查探,忽見塵頭起處,十餘騎健馬奔將過來。定睛看時,卻是豹子頭林沖並著一眾心腹。
林沖縱馬近前,翻身落馬,抱拳當胸朗聲道:「都督在上,林某幸不辱命!」
張正道撫掌大笑,麵上喜色難掩:「林教頭這趟端的好手段!此番奪了鹽山要寨,教頭當居首功,且待回轉山寨,必當重賞!」
林沖聞言,慌忙擺手後退半步,沉聲道:「使不得!使不得!這鹽山一戰,全賴眾兄弟用命,林某豈敢獨貪功勞?」
正說話間,「鐵槍」王大壽拍馬上前,翻身下馬,納頭便拜,聲若洪鍾:「在下鹽山王大壽,見過張寨主!」
張正道見此人膀闊腰圓,倒有幾分好漢氣象,下馬相攙,口中說道:「王頭領快快請起,張某素聞鹽山有位使鐵槍的好漢,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王大壽卻不起身,虎目含淚道:「張寨主有所不知,王某原是威勝州人士,一年前,田虎作亂,王某帶著一家老小逃離,路過鹽山,被那施威、楊烈等人劫掠,生死之際,隻好上山從賊,王某空有一身武藝,卻無法脫身,終日忍辱負重。今次得遇林教頭,親手殺了施威狗賊,為王某雪恨!」
說罷,王大壽抬起頭來,鄭重道:「小人願意將鹽山奉上,但求張寨主收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