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再取虎翼山(1 / 1)
張正道雙手用力,托住王大壽臂膀,將這漢子攙扶起來,大笑道:「王頭領能棄暗投明,真乃豪傑也!今日便許你梁山一把交椅,為山寨馬軍頭領,待破了虎翼山之後,回返山寨,再行為你接風洗塵!」
王大壽聞言,心中大喜,再次躬身施禮:「拜見哥哥!」
林沖立在一旁,見寨主收下王大壽,麵露微笑,道:「都督,林某願領一千人馬,奪下虎翼山!」
王大壽亦是上前請戰:「哥哥,王某願打頭陣,為梁山攻破虎翼山。」
張正道擺手道:「此事不急,那虎翼山離著此地五六十裡,山上如今隻有一個頭領坐鎮,取之易如反掌,先到鹽山休整一番。」
當下,王大壽在頭前帶路,引著梁山一眾人馬入了鹽山。
待眾人進了鹽山寨門,便見一人被粗麻繩倒剪在碗口粗的旗杆上。那人雖發髻散亂,卻瞪著銅鈴大眼,滿嘴汙言穢語潑灑出來,罵得寨中嘍囉麵麵相覷。
王大壽一見,三兩步搶至旗杆下,高高揚起蒲扇大的手掌,「啪!啪!」兩聲脆響震得眾人耳膜生疼。
楊烈本還梗著脖子叫罵,這兩記耳光下去,頓時頭顱歪倒,血水混著碎牙「噗」地噴在青磚上,半邊臉腫脹起來。
「狗東西!」王大壽揪住楊烈頭發,將他腦袋硬生生提起來,目帶寒光:「昔日你仗著武藝高強,欺壓良善,今日且嘗嘗爺爺的鐵槍滋味!」
楊烈被掐得麵色青紫,喉間卻仍含糊不清地罵著:「王大壽……有本事便殺了老子……」
王大壽卻鬆開雙手,來到張正道身前,請示道:「哥哥,這人雖是本領高強,卻無惡不作,懇請讓小弟結果此人性命,為那些過往冤魂報仇雪恨。」
張正道微微頷首,沉聲道:「我梁山高舉『替天行道』義旗,自是要『賞善罰惡』,這等不義之人,當誅。」
王大壽聞言,虎軀一震,抱拳領命,取過一杆鐵槍,再不遲疑,返回身來到楊烈麵前,抬起鐵槍,猛戳下去。
鮮血淋漓迸濺,楊烈慘叫一聲。
王大壽掌中鐵槍,猛然在楊烈心窩攪動一番,這惡貫滿盈之徒,便雙目圓睜,再無生息。
親手結果了「毒火龍」楊烈性命,王大壽仰天大笑,抒發心中暢快。
此時,狄雷聞訊趕來,上前與眾人見禮。
張正道先是下令梁山人馬接管了鹽山山寨,而後便跨步入了正廳。
一眾梁山頭領緊隨其後,入到廳內,分立兩旁站列。
張正道端坐主位,飲了一口香茗,笑道:「今次破了鹽山,弟兄們辛苦了!」
一眾頭領抱拳道:「都督辛苦。」
張正道擺擺手示意眾人落座,環視一圈後,再次開口道:「如今取了蛇角嶺、鹽山,僅餘一個虎翼山,不足為慮。」
眾人依言落座。
張正道目光如炬,掃過廳中豪傑,笑道:「便勞煩林教頭、大壽二位兄弟,用過飯食之後,引著一千精銳馬軍,走上一遭,將那虎翼山一並取了。」
林沖、王大壽二人聞令霍然起身,抱拳如青鬆挺立,叫道:「得令!」
張正道輕揮袍袖,道:「先準備些飯食,讓弟兄們飽餐一頓。」
王大壽起身離去,命人殺羊宰雞,款待梁山人馬。
待酒足飯飽休息半個時辰之後,林沖、王大壽挑選出一千精壯馬軍,離了鹽山,往北趕赴虎翼山。
卻說張正道選了一間正房,睡了一覺,方才恢復精神。
鹽山大寨內。
狄雷等人早已將鹽山繳獲的金銀糧草等物資裝車,準備運往梁山。又從那一千俘虜之中,挑選出精壯漢子,編練成軍。
如此,過了三日,林沖、王大壽二人亦是引著人馬,押解著虎翼山繳獲的錢糧馬匹,趕回鹽山。
原來二人領著一千騎兵,趕到虎翼山下,王大壽詐開寨門,頃刻之間,攻破虎翼山,那「索命鬼」王飛豹亦是被林沖一槍戳死。
待收斂了虎翼山財物,押解著五百餘個俘虜,放火燒了山寨,眾人便趕回鹽山。
此行,張正道盡顯霹靂手段,先是智取蛇角嶺,又設伏絞殺鹽山一千人馬,收下一位好漢,再取了虎翼山,可謂是三戰連捷。
又在鹽山休整兩日之後,梁山人馬方才起行,往蛇角嶺方向行去。
臨著離開鹽山之際,王大壽命人放火燒山,卻被張正道阻攔下來。
望著這一處險要之地,張正道再三思忖之後,將五百餘個老弱之人留下,又分出三千石糧食,三十多匹老馬,並著兩個梁山頭目,把守鹽山,以待後用。
眾人雖是不解,但也依令行事。
待一切安排妥當,眾人便押解著錢糧物資,先是到蛇角嶺與扈三娘匯合,又卷了山寨糧草,回轉梁山。
一路無話,眾人走走停停,走了五六日,才回到八百裡水泊岸邊。
此時,已是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水泊之中,依稀可見有海船出沒。
張正道心中大喜,知曉是遠在高麗的水軍返回山寨,便將一行人馬交於林沖等人調度,自己則帶著呂方、扈三娘,乘坐快船,渡過水泊,過了三關,趕到聚義廳外。
還未入廳,便見數個風塵仆仆的身影從廳內快步走出,搶到近前見禮。
卻是聞煥章、李俊、王倫、阮小二、張順等幾位山寨統領。
聞煥章搶上兩步長揖到地:「見過都督!」
張正道將這位山寨智囊扶了起來,笑道:「高麗之事,多得軍師運籌帷幄,方有如此局麵。」
阮小二撥開人群,咧嘴笑道:「哥哥有所不知,俺們山寨弟兄,在軍師哥哥的帶領下,與高麗官軍接連打了幾場硬仗,這仗打得那叫一個痛快!」
見眾人似有千言萬語,張正道整了整袍服,笑道:「今日喜事連連,來人,擂鼓聚將,今日在聚義廳內,擺設慶功宴,為一眾兄弟接風洗塵!」
當下,眾人簇擁著張正道往聚義廳內的虎皮交椅走去,待眾人分左右落座之後,聞煥章這才開口將高麗諸事一一稟報出來。
隻聽聞煥章道:「都督,我梁山兵馬,打下全羅道、慶尚道之後,又接連用兵,攻占楊廣道,如今與高麗守軍,在交州道等地對峙。」
「如今高麗國內,分為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和,高麗國主左右搖擺,始終下不了決心與我梁山決戰,隻是收整兵馬,守在開京周邊。」
張正道開口詢問道:「高麗現有多少兵馬?」
聞煥章回道:「高麗國內兵馬不足,臨時拉了十萬壯丁,鬧的國內民怨沸騰。如今,滿打滿算,高麗可戰之兵,不足十五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