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反擊——拿著天師令去找徐道覆吧...(1 / 1)

加入書籤

「大將軍有令,調謝安,謝玄兩人轉到江淮,督戰江淮!」

諸葛亮在不斷聚攏兵馬往弘農還有關右一帶聚攏,而另一邊的司馬懿也同樣得到了諸葛亮的一封密信。

在信中諸葛亮並沒有任何對司馬懿的苛責,甚至代表劉禪對司馬懿如今的局麵表示理解。

同時,諸葛亮還告訴了司馬懿一件事情,那就是讓他好好做好如今的事情就好。

簡單來說...死戰到底,不要停下!

諸葛亮的話語讓司馬懿頗為驚詫,但是有了諸葛亮這封密信,那司馬懿也就可以真正放開手腳了。

「雖然不知道諸葛孔明到底想要做什麼,但大漢如今的情況....以諸葛孔明如今的能力...的確是不用擔心老夫和整個司馬家的。」

司馬懿看著麵前的輿圖,此時也是除了嘆息之外,實在是找不到什麼其他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無奈和尷尬了。

此時的司馬懿當真是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諸葛亮所能夠承受的壓力。

其實他有一句話是沒有說錯的,那就是如今的江南司馬家,看似平靜,但實際上司馬懿比任何人都知道,這種平靜是爆發前最後的安寧了。

不是他非要在最後時刻給大漢找事兒,是如果這個時候不做些什麼的話,司馬家可能自己就亡了。

畢竟他也是頂尖兒的朝堂之臣,很多事情他看得非常清楚。

當然,他也知道如今司馬家混成這個樣子到底是誰的責任...毫無疑問是他這個叫做司馬懿的老祖宗的。

即便是現在司馬孚詢問司馬懿,若是讓他現在回到洛水之旁,他還會不會那麼做?

司馬懿給出來的也是肯定的回答。

他一定會這麼做的。

不管他選擇多少次,不管他以什麼身份,隻要是放在當年的大將軍曹爽麵前,司馬懿都會這麼做。

因為他不這麼做,司馬家就真的完蛋了。

可是如今的局麵,司馬懿是真的想不到的。

他反殺曹爽沒有錯,他違背洛水之誓,對曹爽斬草除根...到現在他也不後悔,畢竟曹爽失敗就是因為他沒有斬草除根。

但是後麵的事情...

他怎麼也想不到,他為了穩定局勢,給那些人讓了一步。

而自己的兒子,明明可以鎮壓一切的司馬師,竟然死得那麼憋屈,然後導致了自己另一個兒子司馬昭匆忙上位。

為了穩定局勢,也因為司馬昭和司馬師的能力差距,司馬昭不得不再次讓了一步。

而且還有弒君...還他娘的當街弒君!

司馬懿不後悔自己做過的事情,但是司馬懿怎麼也想不到...在後麵竟然還有那麼多的事情發生。

一件接著一件事情無不讓人意外,讓人震驚。

而隨著司馬家從反擊,背誓,然後再到後麵的掌權,奪權,稱帝...

每一次都是對那些人的退讓,而每一次他們的權力都會受到很大的損失。

最重要的是,就算是如此還不夠,因為隨著這些事情的發生...很快就爆發了那所謂的司馬家內亂。

「哎....」

司馬懿實在無法想象,他們司馬家到底是造了多大的孽,才能夠讓天下一步一步走到這個地步。

自從司馬家重新在江南立足之後,也就代表著司馬家這輩子可能都無法拿回來所有的權力了。

哪怕是如今的司馬懿,也必須要麵對這一點,隻能硬著頭皮將局勢拖延下去。

但人力有時窮,司馬懿也隻能維持到現在了。

所以現在司馬懿是真的能夠明白,也能夠體會到這個世界諸葛亮的無奈了。

那是一種絕望,眼睜睜看著自己步入絕望還無法避免的感覺。

而此時的江南司馬家,就如同這個世界的蜀漢一樣,打...尚且還有一絲絲的活路,不打...那就半點活路也沒了。

而且很快就會爆發內亂。

因此司馬懿在得到了諸葛亮的「準許」之後也不管諸葛亮想要乾什麼了。

打,必須打到底!

「既然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再多說什麼其他的也是無益,死戰到底尚且還有一線生機。」

隨著司馬懿的命令發出,越來越多的兵馬開始調動了起來。

司馬懿既然要打,那就不能僅僅是靠著荊州一線了。

而且此時和當年的漢末地形沒有什麼變化,司馬家幾乎是沒有辦法從豫州北上進攻的,那裡有著大別山等獨特地勢,根本就沒有北上的可能。

想要渡江,要麼走合肥,壽春打江淮。

要麼直接走荊州,從荊州北上。

他們最開始選擇的自然是荊州這條路,但事實也證明了有諸葛亮和王猛兩個人幫扶下的劉禪,不可能讓荊州就這麼輕鬆的被奪走。

之前陸遜在司馬家大軍的猛攻之下連連後退,差點直接退出荊州。

但是現在,陸遜加上那個叫做王鎮惡的家夥,兩路出兵,打得他司馬懿也是連連後撤了。

劉裕乃是司馬懿挖掘出來的一塊瑰寶,而在劉裕之下,司馬懿麾下尚且還有許多能征善戰的猛將。

可是這僅僅兩三個月的時間,便已經有號稱劉裕之下第一人的大將檀道濟,自稱才華不下劉裕的大將劉毅等人被王鎮惡接連擊敗。

尤其是那個叫做劉毅的,成天說自己才華隻在劉裕之上,絕不在劉裕之下。

結果這一次讓他當個偏軍策應,他硬生生去搶主將乾的活,然後就被王鎮惡打得丟盔棄甲,幾乎孤身逃亡。

除此之外,還有他司馬家麾下的名將蒯恩、傅弘之、毛修之等人接連敗在了陸遜和王鎮惡的手中。

此時他們已經快要得到南郡了,再讓他們這麼打下去的話,恐怕很快就要將劉裕給留在前方回不來了。

為此,司馬懿也隻能給劉裕一道命令,半個月之內若是不能再勝漢軍的話,就立刻撤回江陵駐守。

而半個月....諸葛亮就在營牆上等了他劉裕半個月,最後等來的也就隻有劉裕的無奈撤軍罷了。

可即便是撤,他也隻肯撤回到宛城,不可能繼續撤退。

但也請求司馬懿將劉牢之調回,讓劉牢之代替自己坐鎮南郡....

同時,劉裕也同意了將謝家叔侄調入江淮戰場的行為。

這一點,他和司馬懿倒是一拍即合。

隻不過他們兩個和諸葛亮...也算是不謀而合了。

「劉裕撤到了宛城,還不肯回到南郡,說明他需要調動一個可以對付得了伯言或者是王鎮惡將軍的大將回到南郡鎮守。

再加上亮主動放棄了江淮....嗯...謝家叔侄也就該去江淮方向開辟第二戰場了。

這兩個老人也不知道能不能扛得住這麼天南海北的折騰。

不過如今的局麵倒是不錯...」

諸葛亮看著自己麵前的輿圖忍不住露出笑容,然後朝著身後的曹沖和周不疑再次開口。

「去讓人拿著張魯的天師令告訴徐道覆,希望他別讓亮失望才好。」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