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江南的情況,誰也不能北伐成功!(1 / 1)

加入書籤

江淮的戰場有些讓人失望,諸葛亮已經給了姚紹足夠的提醒,但最終還是讓謝家叔侄找到了機會,鑽了空子。

不過這也沒有太過於出乎諸葛亮的預料。

謝家叔侄的能力,他還是非常認可的。

如果不是因為司馬懿在江南崛起,硬生生將他們給壓製下去的話,恐怕他們早就應該揚名立萬了。

而他調動江淮的那一刻,就已經在心中做好了這種準備,江淮可能會有一場大敗。

不過諸葛亮依舊還是要這麼做,因為他就是要用江淮來讓江南司馬家進行分兵!

如果說徐道覆帶領的天師道兵馬是把司馬懿或者是將劉裕等荊州晉軍名將逼回去一部分的話。

那麼江淮的情況就是逼著司馬家重新啟用一些已經壓製下去的勢力。

比如,謝家叔侄!

諸葛亮的戰場,從來不是在荊州或者是中原腹地的戰場之上,他真正的戰場一直都是在司馬家的朝堂之上。

在眾人擔心中,諸葛亮再次在江淮大敗這個消息傳來的時候,告訴了眾人一個讓他們感覺到驚恐的預測。

「你們無需擔心江淮的情況,隻需要苟萇帶領萬餘騎兵在徐州南部遊盪一陣,謝家帶領的晉軍,自然而然就會回去的。

到時候讓重整旗鼓的姚紹配合苟萇重新整頓兵馬就是了。

何須如此擔心。」

眾人對於諸葛亮的這個說法當然是不肯相信的,可是劉禪相信,他們也隻能等待消息。

當讓眾人感覺到震驚的是,隨著苟萇率領高泰、掌據、趙充哲等人以及萬餘名騎兵殺到徐州之後,剛剛占據大量土地城池的晉軍也立刻就開始了撤退。

甚至看著他們攜帶大量百姓乘坐舟船離開的速度,都感覺這群家夥恐怕早就已經準備多時了一樣。

之後封孚、申紹、高泰等這些年被挖掘出來的河北名臣以及苻堅庶長子苻丕就馬上進入了徐州,順帶將徐州上下給替換了一遍。

看這個架式,諸葛亮之前的所作所為,似乎還有重新整頓徐州官場和府衙的意思,隻是眾人看出來了也不敢說罷了。

直到徐州重新穩定的消息傳回來之後,諸葛亮這才和劉禪以及大漢的眾將臣子們解釋了起來。

「其實就算是亮不動用江淮的兵馬,讓江淮出現空缺的話,司馬仲達若是想要破局。

最後也是少不了在江淮做手腳的。

但那個時候,江淮的戰場就是司馬仲達說了算了,對於謝家,對於我等其實都沒有什麼好處。

而現在亮主動給了他們機會,讓謝家也找到了機會。

看似是敗了一場,折損了一些兵馬,還丟失了一些百姓。

但這對於我大漢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損失,最起碼這些是在我大漢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

但對於江南的司馬家來說,司馬仲達好不容易壓下去的謝家,以及以謝家為首的權貴家族們,將會再次掀起波瀾。

這讓本就已經開始不穩的司馬家局勢變得更加岌岌可危。

這種事情...在做的有不少都是出身不俗,即便是出身不好的,這些年應該也是看得明白。

亮也就不多做解釋了。

至於江淮的局勢會不會進一步的糜爛...

且不說亮隻是調動了江淮的兵馬進入中原,就算是直接把江淮的兵馬調到荊州那又能如何?

隻要我等想,這些兵馬立刻就能殺回去。

而且青州,冀州還有關右我等本身就有大量的兵馬存在。

謝安和謝玄拿下江淮,占據主動也就算了,他若是真的敢帶兵直接離開長江和江淮的水域進入徐州平原...

就下邳到彭城的這一片大平原,亮敢拿出三五萬精騎天天和他們兜圈子,不知道他們拿出來什麼東西攔住我等?

遼東,幽州,並州還有西北二州全都在我等手中。

就司馬家這些年偷偷摸摸從遼東馬販手中買來的那點戰馬,恐怕還是有些不太夠用的。

再其次...就算是謝家叔侄有這個本事,難道他們真的想要和我大漢翻臉麼?

司馬家真正的問題從來不是他們有沒有戰馬,有沒有充足的騎兵。

也不是他們有多少能征善戰的將領,有多少悍不畏死的士卒。

而是江南之地的家族們已經慢慢從以國為本變成了以家為本。

在如今我大漢占據了絕對優勢,而君主賢明,能臣良將層出不窮。

穩穩占據著絕大部分的天下,明眼人都看出來了,江南司馬家的覆滅不過就是時間的問題。

這個時候,他們這些成天叨念家族利益的人,又如何會將事情做絕了?

難不成真想著等到大漢的兵馬渡江之後,他們舉家自盡以全自己的名節?

而且就不算是這些,再打下去對於這些人來說,利益也終歸是比不得他們的損失。

一人或者兩人掌握權力,靠著絕對的統治和鐵血的手腕,或許能夠完成北伐這個事情。

但一旦後方出現問題,就算那個人是戰神復生....也別想北伐成功!」

諸葛亮說到這裡的時候,也是滿臉的嘲諷。

畢竟在諸葛亮這個位置上來看司馬家,他們已經爛到了根子裡。

為什麼諸葛亮不怕劉裕?

以如今劉裕表現出來的能力,他還遠遠沒有到巔峰。

若是他真的到了巔峰,在戰場上自己就算是十倍於他的兵力,他也有些發怵。

但...誰要和他在戰場上決勝負?

就司馬家的那種情況,別說劉裕了,就算是韓白衛霍加在一起都跟著劉裕又能如何?

隻要自己給他後方找出一點事兒,他就算是打到自己家門口了,後麵那群隻看利益不看大局的家夥,也得給他拽回去。

而且都不需要自己想辦法,他們自然就會將這個家夥拽回去的。

越看司馬家,越看劉裕,諸葛亮就越覺得自家的孩子還是好。

「陛下不管有多少問題存在....但最起碼這孩子絕大部分是真的不扯人的後腿...嗯...最起碼絕大部分不扯後腿。

也不會搞什麼人亡政息的荒唐事情,陛下的底子還是很好的!」

而隨著諸葛亮對江淮乃至江南局勢的分析,大漢的無數兵馬也終於慢慢聚集到了他的身邊。

這一次,諸葛亮以自己為統帥,以王買德為謀主,以江淮姚紹,中原符登,荊州關羽,南郡陸遜,荊南王鎮惡等人為主將。

起兵數十萬號稱百萬就這麼開始了逐步推進,一步一步穩紮穩打硬生生的將戰線直接從弘農推到了荊州腹地。

中原,江淮,荊州的南陽,南郡乃至江夏大部接連被大漢奪了回來。

而此時,司馬懿也終於知道諸葛亮想要乾什麼了。

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他積攢多年的力量真的如同笑話一樣,瞬間被打了個粉碎。

而劉裕那號稱勇猛過人,在戰場上如同戰神附體的猛將,名將。

在幾十萬大軍,數十上百位名將,猛將的針對下,也是一丁點的辦法都沒有,硬生生的被摁回了司馬懿的身邊....

而此時,江南內部的局勢愈發復雜,徐道覆連戰連勝,謝安帶領百姓撤離徐州之後,卻占據兵權大有重新崛起於江南的趨勢。

桓氏的一些小家夥,此時也開始了有些不好的舉動。

整個江南在大漢的不斷威逼之下,當真是搖搖欲墜。

而司馬懿,也終於決定回歸建業,完成自己最後的計劃了。

「如果北伐失敗,那麼就必須要保證江南穩定,一些不穩定的人...該殺就得殺!」

這一次,司馬懿看向的卻是剛剛立下大功,威名大躁卻又被諸葛亮直接擊退的劉裕了....

↑返回頂部↑

書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