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組團旅遊,目標雲南!(1 / 1)
蒙城最近發生了許多可謂天翻地覆的大事,可對普通民眾而言,卻感受不到太多。
最多也就是感覺,前陣子那場如火如荼的全城促銷,忽然間就偃旗息鼓了。很多後知後覺的消費者還在懊惱,自己居然沒趕上這波「羊毛」。
而在城市另一端,不為人知的權力鬥爭已然落幕。隨著整個夜娛市場幾乎被張岩一人獨吞,曾經嚴陣以待、分布在各處的安保力量也逐漸不再那麼重要。
曾幾何時,這些穿著黑衣的安保人員,是最不起眼卻最能扛壓的崗位。
如今,風平浪靜,張岩大手一揮,乾脆給第一批跟隨自己打拚的安保老兄弟們放了個假,大家一同進行一場團建旅行。
目標,雲南·孟連。
這次看似臨時起意的團建旅行,其實是張岩早就謀畫好的一步棋(詳見第231章她欠你一個交代)。他早早以旅行社的名義包下了南航CZ6459次航班整整105個座位,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條。
一行人從蒙城龍嘉機場出發,經由昆明中轉抵達瀾滄·景邁機場,隨後三輛專用大巴早已等候,帶著他們前往目的地,孟連如意酒店。
雖然興師動眾,但得益於計劃啟動得早、預定安排妥當,加之時機剛好錯開了十一黃金周,這趟行程總體還算順利。
孟連並不是什麼熱門的旅遊打卡地,但邊境風情、古鎮文化、以及五彩斑斕的少數民族風貌,也確實自有一番看頭。
隻是這裡畢竟是邊境,隔著一道山梁的那頭,就是緬甸與老撾。
因此,這次隨行而來的諸多員工,麵對這片陌生的土地,心中也難免有些打鼓。
「哎,你說,老板不會把我們賣了吧?」,坐在床邊的一位年輕人看著周圍逐漸空曠的景色,忽然轉頭問向身邊的同伴。
「你傻了吧?咱們教官那可都是正兒八經的退伍軍人,這次也跟著一塊兒來了,你就算不相信老板,也得相信教官啊!」,同伴不屑地撇撇嘴,一臉看傻子的表情。
「你說的有道理哈!不過我也不是懷疑老板,就是閒得無聊隨口一問,你可別給我打小報告啊!」
類似的小聲議論,在前往最後一站的大巴上起了幾句波瀾,又很快歸於平靜。
這次隨行出發的,正是磐岩安保最早期的第一批學員,以及幾位勞苦功高的教官,合計整整一百人。
除了他們,張岩還帶上了夏習清、沈虹,以及沈虹的兩個「小跟班」——沈傑和沈羽,構成了此次「集體旅遊」的全部陣容。
抵達雲南·孟連時,已是深夜。
舟車勞頓一整天,張岩也不多折騰,簡單洗漱之後,抱著香香軟軟的學姐就準備結束這一天。
房間裡燈光昏黃,兩人安靜地貼靠著,呼吸逐漸放緩。
就在即將入眠時,夏習清忽然輕聲問道:「張岩,怎麼突然帶我們來這邊旅遊?而且還隻帶了我?」
張岩閉著眼睛,懶洋洋地將她摟得更緊了一些:
「梅姨要照顧小君,還得盯裝修;悅寶、妍寶、萌萌幾個都在上課;珊珊和卿安最近業務多,脫不開身。你啊,就是我身邊唯一的大閒人,我不帶著你還能帶著誰?」
「張岩,你說的雖然都沒錯......」,夏習清聲音柔軟,卻仍不放棄,「可女孩子的第六感是很準的。我總覺得,你這次帶我來這裡,是有事的。」
張岩沉默了一瞬,才淡淡開口:「我帶你來這裡,是為了見一個人。」
「誰?」,夏習清疑惑地問道,「我不記得在雲南認識誰啊?」
「別急,再過幾天你就會見到了。在那之前,你就當是一次輕鬆的旅行,好好跟著我欣賞美景就行了。」
「神神秘秘的......」,她小聲嘀咕著,卻也沒再追問。
淺聊之中,她的呼吸越來越均勻,很快便沉沉睡去。
張岩微微鬆開些懷抱,讓她睡的更舒服一些。
「我說過,她欠你一個交代......是時候讓她給出這個交代了。」
夜色沉沉,窗外的蟲鳴與遠山風聲交織成線。他靜靜復盤著腦海中早已布局完的計劃,不知不覺間,也沉入了睡夢。
第二天一早,幾位教官便分別帶領部分安保員工,前往奈允古鎮、孟連大金塔、法翰山、孟媽溫泉等地遊玩,同時順帶熟悉地形。
而張岩則沒有同行。
他隻帶著夏習清、沈虹以及沈傑、沈羽,組成五人小團隊,前往一個更為重要的地點——此時,那裡一個耗時許久的收購談判,應該剛好迎來了最終結果。
孟連縣地處普洱茶核心產區,與景邁山茶區相鄰。
原本本地企業普遍規模不大、年產值多在幾千萬以下,但在「瀾滄景邁古茶林」申遺成功之後,茶旅結合的模式迅速發展。
就在那時,一位本地民營企業家橫空出世,通過資本運作整合了多個中小型茶園區,最終打造出名為瀾山古茶莊園的大型綜合集團。
瀾山古茶莊園坐落於孟連縣南壘河畔,緊鄰奈允古鎮,距離縣城僅八公裡。其最輝煌時期,估值高達1.5到2億,是當地排名前五的民營龍頭企業。
然而,輝煌沒有持續太久——
茶價下行,銷量下滑,原董事長在高估行業前景的情況下盲目擴張,導致莊園負債累累,光是銀行貸款就有六千萬之巨。
隨後核心管理層相繼出走,年輕市場遲遲打不開局麵,企業很快陷入崩潰邊緣。
對於當局而言,瀾山古茶莊園的倒下,無疑是不能接受的後果。
但問題是:價格不合理,債務又重,當局竭力尋找接盤方,卻始終無人問津。前董事長咬死價格不鬆口,心裡打的算盤就是逼得當局不得不托底注資。
然而當局財政也拮據,即便再想救,也無力填上這巨大的窟窿,一時間局勢陷入僵局。
直到張岩出手。
他悄然使用係統提供的【彩禮卡】兌換了該產業資產,徹底打破僵局。
當然,即便有係統支撐,想談下這樁收購案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畢竟涉及債務、地方當局協調、銀行評估等多重因素,連係統都隻能勉強推動談判進度緩慢推進。
張岩一直等到進度條走到95%,這才動身親自前來,準備親手完成最後一步。
此時,會客廳內氣氛輕鬆,談判桌上再無先前的唇槍舌劍與針鋒相對。
歷時數周、數度博弈的收購案,終於在今日畫下圓滿句點。
「哈哈哈,黃律師,您可真是勞苦功高啊!」
一位中年男子滿麵笑容地伸出手,與黃律師緊緊一握,「待會兒我們在夢江大酒店設了宴,咱們可得好好慶祝一下!」
此人正是孟連縣商務局的劉局長,此次作為當地官方代表,負責全程協調企業、銀行、債權人等各方訴求,堪稱此次交易的幕後推手之一。
而會議桌另一側,一位略顯消瘦、神情復雜的中年男人則默默收起桌上的合同。他正是瀾山古茶莊園的前任董事長。
此刻的他,神色間交織著釋然與悵然——
企業賣掉了,債務終於還清,自己也得以體麵退場。
但與此同時,這家他一手拉扯大、傾注半生心血的莊園,也就此改姓易主,從此成為他人所有物,而他與那個此生最愛的女人之間的約定,也就完全達不成了。
他當然也不想賣,想要再拖一拖,拖到買家失去耐心,拖到當局不得不救他。
但對方的價格給得太準了,精確踩在他的心理底線上,不多一分,不少一毫。再加上劉局長幾番「暗示」,他已知不能再拒絕。局勢已至如此,能全身而退,已是最好的結局。
隻是想到這半生如夢,不免令人唏噓。
而此刻站在眾人正中央、被多方贊譽的那位黃律師則神色謙恭,輕輕擺了擺手:
「劉局長,我隻是個辦事的,哪敢勞您這麼看重?」
他頓了頓,眼中掠過一絲意味深長的光,「不過,合同已經敲定,我們老板正好此刻抵達,準備親自前來簽署最後的交割文件。劉局長若能親自迎接,才是最妥當的禮數。」
「哦?張總親自來了?」,劉局長一聽,頓時驚訝地一拍大腿,「哎呀,這可真是怠慢了!早知道張總會親臨,我怎麼也得提前安排好歡迎儀式!」
他眼神一亮,隨即笑得意味深長:「能親自來這種地方走一趟,說明咱們孟連的投資環境還是值得信賴的。張總這等貴人,哪怕隻是落地考察,都足夠讓咱們整個縣城沾光了!」
在劉局長眼中,這不僅是一筆價值近億的收購,更是一座尚未開發的「金礦」。
能在這種縣域經濟裡,毫不猶豫地砸出近億真金白銀的年輕人,背後顯然不僅僅是財力那麼簡單。
若能乘此機會拉攏住這個人,不說再引來幾個投資項目,哪怕幫忙牽線幾筆資源,也足以成為他仕途上亮眼的政績。
就在眾人翹首以盼之下,接到消息的黃律師親自起身,快步走向會議室門口,滿臉恭敬地親自迎接。
畢竟這次的項目,他一人抽傭近百萬,麵對這位真正的金主,他自然殷勤到了極點。
會議室的大門緩緩打開——
率先踏入其中的是一位年輕得過分的男子,身姿挺拔,氣場逼人。
他身旁挽著的,則是一位漂亮得過分的女孩,眉眼清冷,氣質出挑,光是站在那裡,便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會議室內幾位地方乾部與原董事長瞬間露出詫異的神色,顯然沒有想到,出手豪擲近億、拯救瀕臨破產的本地龍頭企業的「神秘大佬」,竟然如此年輕。
不過劉局長很快回過神來,收起輕微的驚訝,滿臉熱情地迎了上去,毫不自持官威,主動伸手握住了張岩的手:
「這位就是張總吧?真是英雄出少年!張總願意來我們孟連投資,真是我們的榮幸!
等這邊手續一辦完,我一定要好好盡盡地主之誼,帶張總在咱們邊境走一走,看一看祖國的美景風光。」
張岩輕輕一笑,不卑不亢地回握了過去:
「劉局長言重了。黃律師跟我說了不少,這次能談得這麼順利,離不開您的鼎力相助,這筆買賣順利落地,劉局居功至偉。」
「哎喲,不敢當不敢當,張總太抬舉我了,哈哈哈。」
寒暄幾句後,眾人各自落座,重新回到了會議桌前。
黃律師早已準備好一套精簡又精準的說辭,雖然張岩每天都會收到他的階段性匯報,但在此時此地,他依舊恪守職責,用一份專業簡報的口吻開口總結:
「張總,項目整體已完成評估與全部談判。
瀾山古茶莊園總茶園麵積約4200畝,其中核心的古樹茶園占1000畝,樹齡多數在百年以上,部分核心茶樹可追溯至三至四百年;台地茶園麵積約為3200畝。
現有初製所兩座,日鮮葉處理能力20噸,熟茶發酵廠一座,年產能300噸......
主力產品線涵蓋『瀾山古樹』、『南壘春芽』、『佤山印象』......
市場網絡方麵,在昆明設有品牌展廳,在廣州芳村茶葉市場有固定經銷商,不過電商板塊薄弱,線上銷售體係近乎停滯,缺乏對年輕消費群體的有效觸達。
經多輪談判,最終雙方確認:以9800萬元現金,完成瀾山古茶莊園100%股權的整體收購,包括土地經營權、品牌所有權、設備資產與歷史遺留債務清償責任等。」
說完,他將收購協議正式文件推到張岩麵前,麵帶笑容示意:「張總,隻等您簽字。」
眾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那個年輕人身上,仿佛都在等著看他在這關鍵時刻的反應。
這可不是一筆小買賣。
一個瀕臨破產、資產估值近兩億的龍頭茶企,9800萬元的收購協議已經擺在眼前——
所以,他所露出的神情,是肉痛?是得意?是謹慎持重?還是其他什麼別樣的波瀾?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張岩隻是靜靜地聽完黃律師的簡明匯報,然後淡然一笑,甚至連一句確認都沒有,便隨手拿起那份最終協議。
他低頭,提筆,簽字,一氣嗬成,乾淨利落。
那動作之自然,仿佛隻是在簽一份公司內部的采購單,一張毫不起眼的請假申請表。
一切就這麼結束了。
整個會議室,安靜了幾秒。
眾人的眉頭不由微微一挑,彼此對視,眼中卻多了幾分難以掩飾的敬意與驚異:這個年輕人,的確不簡單。
不緊不慢、不疾不徐。
在這樣一個需要魄力的節點上,竟然沒有絲毫猶豫與遲疑。
他們不禁在心中默默揣度著:這位張總,究竟是什麼背景?有著怎樣的實力和格局?莫非這次投資,對他而言隻是隨手布局的一顆小棋子?
他們當然不會知道,張岩是真的一點都不在意。
反正錢不是他花,就連律師費也不是他出。